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屠龙代表反抗权威?龙:俺们生来就是被宰的命 | 循迹晓讲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一,相信各位通过自媒体的“狂轰滥炸”式的科普,这些日子对哪吒的故事已经熟的不能再熟悉了。

◇ 图为相关新闻截图


说起来,在传统故事里这个陈塘关总兵的三公子干过最出格的事是“闹海”,就是和龙王三太子敖丙大战一番后,抽出敖丙的龙筋准备做条腰带,这是哪吒整段故事中把剧情推向高潮的一部分。

◇ 图为1978版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哪吒抽了敖丙的筋

人们津津乐道的不只是哪吒天生神力,更看中他藐视权威,作为古代帝王象征的“龙”,哪吒说屠就屠。其实在古代诸多名著传说中,出现过很多屠龙的故事,那么,咱们老祖宗为啥非要跟龙过不去?到底是不是为了弘扬所谓“不屈的反抗精神”,这么高大上?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龙在上古时代就作为神兽存在,但绝没有神化到与领导合为一体的高度,充其量也就是服侍统治者左右。《左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舜帝统治时期,董父擅长养龙,而且这位具备特异功能,能让龙都绕着他飞,舜帝知道这件事以后很高兴,于是专门找到董父命令他为自己养龙,还赐董父为豢龙氏。

◇ 图为董父

此后龙越来越少,夏朝孔甲的时候,因为他恭顺上天,天帝于是赐给孔甲雌雄一对儿龙用来拉车,可是孔甲没有人会养龙,孔甲多方寻找,终于听说名叫刘累的曾经在豢龙氏那里学过养龙,于是孔甲就命令刘累为他养龙,并赐刘累为御龙氏。

◇ 但是龙可以理解为神仙专用牛马 图为汉砖画中的龙拉车

可能是刘累学艺不精,养龙没有学到家,养着养着竟然把雌龙给养死了,他怕孔甲知道后怪罪于他,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便把雌龙抽筋去骨,炖成一锅美味的肉汤献给了孔甲。这孔甲也是个吃货,吃了这肉汤之后就再也忘不掉这样的美味,于是他下令让孔甲每天都做美味的肉汤给他吃,可是孔甲哪里知道这肉汤是用龙肉做的,总共就只有两条龙,死了一条,现在就只剩一条了,刘累不敢再杀死雄龙给孔甲炖汤喝,他更怕孔甲发现龙死了的事情加罪于他,所以他连夜跑路,逃到了鲁县定居下来,那里姓范的人就是他的后代。

◇ 图为刘累雕塑

可见“龙”这种神兽在当时地位并不高贵,也不是什么神圣化的象征,除了拉车用还能废物利用把它炖成一锅汤,甚至“豢龙”“屠龙学”还能够成为一门被传授的技术。《庄子》中有个故事这么讲的,有个人叫朱泙漫,他一心想学到一种神奇的本领。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他学了整整三年,把家产都折腾光了,才把宰龙的本领学到手。可是本领学到手又有什么用呢?毕竟天下根本没有龙,他那一身奇妙的本领即便学会了也无从施展,后来人们用“屠龙之技”这个成语,来比喻毫无实际用途的本领。

随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王朝,龙这种专门拉车的神兽也逐渐成为皇家专属,不过皇帝是真龙天子,不代表龙就跟着神圣不可触摸,有时候帝王为了自己的权威,往往需要杀一条龙来祭天。

◇ 图为刘备斩杀“白帝之子”

《史记》记载刘邦在起兵之时就杀了一条巨蟒,这条巨蟒是还未化龙的白帝之子,既然有如此胆识,那刘邦接管天下也是理所应当了。不光是中原王朝,在游牧民族政权中,也迷信屠龙的传说,《辽史》记载太祖耶律阿保机登基不久,有人就在河里发现一条龙,这条龙浑身黝黑,人们发现后立即将消息汇报给阿保机。三天后,耶律阿保机终于抵达,看见那条黑龙还在水面上,足足“长十余丈”,阿保机即刻挽弓将其射杀,还把龙骨保存了下来留作纪念。

◇ 图为辽上京博物馆广场上的耶律阿保机雕塑

辽帝屠龙的消息很快引起宋朝的兴趣,宋神宗年间沈括作为使者出使了辽国,一路上对当地风土人情进行记录,其中还专门去看了耶律阿保机杀黑龙的地方,当时辽国人已经在此地修建了“射龙庙”,并把龙舌供奉其内。等到辽国被金所灭,金国人也把这条龙作为自己继承大统的象征完全接管过来,南宋建立后曾经派出大臣洪皓到金国议和,不料被金国人扣留了15年,在此期间洪皓结识了一些金国高官,通过对他们的采访得知,这条龙的龙骨仍然保存完整,只是龙角被截断。

等到1214年贞祐南渡,金宣宗为了躲避北方蒙古人的锋芒被迫迁都开封,龙骨也一起被打包跟着南下,金朝灭亡后龙骨彻底下落不明。此事传得这么煞有介事,但众所周知龙并不存在,一般的骨头也不能如此保存几百年,这所谓的龙骨多半是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天命所归”,扩大自身影响力的人造象征罢了。

与此同时,当时流行开来的小说演义中,龙的形象更像是“兽”,虽然是个有权力的神兽,但它的权力来自于更高层的人所赐予。比如咱们常看到的龙王,它们的权威更多来自于上天交给它的任务,一旦它们不能履行职能,定斩不留不在话下。

◇ 图为“斩龙台”

今天重庆《巫山县志》记载,大禹治水时曾向天地许愿,请各路神灵鼎力相助,神灵们商定以龙族在前方导流,人类的工匠们紧随其后开凿峡谷,疏通洪水。不料在巫山三峡地界却出了篓子,一条龙跑错了方向,结果就是工匠们开凿出一条完全无用的峡谷,耽误了治水的宝贵时间,大禹怒不可遏,将罪龙拖到附近的山上,一刀斩首。从此这座山峰被民间称为“斩龙台”,而那条无用的峡谷,也叫“错开峡”。

而在明朝的小说演义中还有斩龙的故事,唐朝初年大旱,此时袁天罡掐指一算,当众算出明日有大雨,连几分几毫都算的分明,当时负责降雨的泾河龙王不信,便跳出水面与袁天罡打赌。不料玉帝很快降旨,时辰雨量与袁天罡所说并无两样。泾河龙王为了赢,私改雨量,触犯天条。玉帝降旨将其斩杀,行刑人正是当朝宰相魏征。泾河龙王便托梦唐太宗,希望能在明日午时拖住魏征,救他一条老命,唐太宗见老龙王如此凄惨可怜,便应了下来,第二日约魏征来宫中下棋,想拖过行刑时间,没想到魏征早有打算,趴在棋盘睡着了,借这个机会元神出窍杀了泾河龙王。

◇ 图为“魏征飞神斩龙云中”

龙王认为唐太宗言而无信,冤魂绕着他讨个说法,唐太宗不胜其扰,派人去西天取经回来做法事,这段故事经过改编,就被写进了《西游记》。无论是大禹还是魏征,都是用屠龙的方式彰显自己的权力,咱们老祖宗编这些传说跟所谓“反抗精神”关系不大,说他们是敬仰能够屠龙的慕强心理倒是更贴切。

这么看来,龙这种生物在传说中并不罕见,而且会经常被作者牺牲掉来衬托统治者的高大伟岸。实际上屠龙根本不是什么反抗强权的象征,甚至于屠龙本身就象征着强权,因为这些龙绝大部分都是被领导下令杀死的。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麻的都为樂抢龙子
西游记中唯一被“戴绿帽”的神仙
古代神话中的四大“屠龙英雄”,其中一个是上古大神,一个是天师
西游记 七大圣的秘密
多亏我熟读西游记,不然真不懂《哪吒2》中的龙族,为何如此凄惨
西海龙王布局17年,唐僧师徒四人成垫脚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