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唐死磕高句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 循迹晓讲

近代以来,一些历史学家把隋唐帝国称为“世界帝国”,意为隋唐帝国不仅统治了中国,并且还将影响力及于东亚其他区域,构建了一个以隋唐帝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华夏本位的中国传统史学并没有接受这一观点。

传统史学家认为隋唐帝国的扩张仅及华夏及其边缘,是对秦汉帝国的直接继承而非构建一个新的“世界”。

隋唐时期的佛教雕塑

判断一个政权的行为究竟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有一个很好的指标,那就是观察它的真正目的。一些行为,表面看是外向,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内向。

隋代时间虽然短,但在很多方面都奠定了唐代未来发展的基础,甚至有一些行为是从隋到唐一以贯之的。

例如:征伐高句丽的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隋唐帝国的统治者前后七次,用近四十年的时间发动的这场征伐战争,被人们认为是隋唐帝国外向扩张的标志之一。

大祚荣(?-719年),本名祚荣,无姓,粟末靺鞨族人、渤海国建立者

但对外战争,其目的不一定是扩张。高句丽亡后,唐曾经建立安东都护府,但不久其控制力就宣告瓦解。原高句丽部将大祚荣建立渤海国,继承了大部分原高句丽国土,唐政府没能统治高句丽地区。

费了那么大的劲,送出了多少青年军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仅仅是渤海国表面上的“称臣”,这笔买卖真不划算。

但在隋炀帝和唐太宗心中,这笔买卖却可能是不得不做,由不得他们去追究是否划算的。

这是由隋唐政权的性质和内部形势决定,最后的战争结果也可以说基本达到了隋唐帝国的目标。

01.高句丽绝非小邦

在中国的史书里,对高句丽民族的评价不高,说这个民族“性凶急喜寇钞”、“尚气力习战斗”,似乎是一个野蛮民族。但是,高句丽这个国家的发展却并不完全吻合中国史书对它的评价。

高句丽建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7年。这一年,西汉元帝选王昭君入宫,希律王重修了犹太第二圣殿。

高朱蒙后世追封谥号东明圣王,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人,第一代高句骊侯

在东北亚地区,西汉政权于朝鲜半岛北部设置的四个郡对当地的统治逐渐式微。高句丽的开国君主朱蒙王在纥升骨城建立国都,正式建国。

因为朝鲜半岛及其以北地区在古代开发程度不高,无法开展大规模农耕,高句丽一直觊觎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辽东。

从立国开始,高句丽并先后与东汉、曹魏、慕容鲜卑反复争夺辽东,终于在好太王时期取得了对辽东的控制,疆域一度西达辽河一带。控制辽东后,高句丽政权改变策略,对当时中国的北魏政权称臣,双方实现了短暂的和平。

北魏时期的高句丽势力范围

在此期间,高句丽人口出现显著增长。中国史书记载,曹魏时期高句丽只有9万户,约30-50万人,但到了隋代,高句丽增加到70万户,数百万人口。

在高句丽的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单一民族,而是以高句丽人为主,经过征讨、招纳、掳掠等途径,吸收融入了众多的部族。

初期即有高句丽人和扶余人的结合,后纳入沸流、盖马、沃沮、靺鞨、乌丸、鲜卑等部民众。随着战争的深入,大量汉人和百济、新罗人也成为高句丽国人。

在高句丽国内,城邑林立,地方行政十分完备。国内城池约176座,设立郡县,实行有效管理。地方行政长官称道使、太守、县令,同时兼任行政长官和军事指挥官。

隋唐时代,高句丽国常备军队约在60万左右(不包括为了应战而临时征调的民间武装)。军队驻防地叫做“山城”,大多位于交通要塞、水路要冲、构造坚固、设施完备。

军队由步兵、骑兵、水兵构成,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武器装备也十分精良,铁制兵器为主,长短结合。

壁画中的高句丽具装骑兵

作为一个地区性的大国,高句丽有其自身的统治利益。它需要保持对周边国家的压力,以维持自身安全。

向东南,不断侵扰新罗和百济,向西则对隋保持紧张的防御态势。凭借广袤的土地和充裕的人口,高句丽渐成东北亚一霸。

隋开皇时期,经过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全国户达到890万户,人口5000多万。也不过就是高句丽人口的十倍而已。

隋与高句丽可以用后来的宋辽来做类比,宋人口达七至八千万,辽人口仅数百万,不到宋人口的十分之一。

仅以如此小的体量,就让宋在宋辽战争中付出巨大代价,且对宋总能保持攻势,在东北亚地区称得上是“大国”。如此看来,高句丽绝对是大国了。

02.大小相交之道

高句丽形式上对北魏称臣,后来是对北周和隋称臣。但像高句丽这样的国家,已经拥有自身的核心文化圈层,并不可能全盘接受汉文化。

高句丽统治者对内是在积极消除汉文化的影响,从史书上高句丽的地名和人名就可以看出,高句丽并非汉化程度较深的国家。

高句丽势力范围

另一方面,高句丽也不得不借鉴中国的建筑、音乐、宗教,以完善其国家形态,这种矛盾和扭曲也深深影响了高句丽的国家方针。

人们看历史,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窠臼,品评中原政权和相邻政权的关系,就会不自觉地以中原政权为中心,即所谓“中华中心主义”、“中华沙文主义”。

周边国家对中原帝国称臣,人们很少考察周边国家称臣的原因,似乎中原帝国就理应是全世界的主人、普天之下的共主,周边国家称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实不然,周边国家对中原帝国的态度,完全取决于自身的统治需要。

对于高句丽来说,它的体量比不上中原帝国,并且长期以来与中原政权征战,直至夺占了原属于中原帝国的辽东地区。

高句丽要保住辽东这一块丰腴之地,就必须思考如何与中原政权相处。既然中原帝国是大国,实力雄厚,其君主又喜欢以天下共主自居,好面子胜过实际利益,与其相邻的小国就没有理由舍弃利益而顾面子,硬与中原大国对抗。

不失时机地俯首称臣,以面子换里子,其实是周边国家与大国相处的政治智慧。

高句丽王

同时,小国之间也有冲突和竞争,在多个小国的竞赛中,如果有一家率先对大国称臣,获得了大国名义上的“册封”,对于其他小国来说,就意味着被大国册封的这一家有了大国的实力做后盾,与其他独立小国相比就不一样了,也更有利于它与其他小国竞争,也能吸引更多的部族向它依附。

大国爱虚名,也并非完全没有实际意义。由于统治区域十分巨大,再先进的文化、再发达的官僚制度,也无法时刻保障对境内各地维持强有力的控制。

加强统治就必须加入一些意识形态的说教以及精神上的恐吓和激励。一个域外小国的臣服,能够对境内势力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促使其心向中央,如果域外小国降而又叛,大国一旦出兵征讨取得胜利,又可以对境内势力产生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

这两种示范和震慑的作用,支撑着统治者所鼓吹的“天命”、“天下”等意识形态理论,对大国统治者带来统治力的加持。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

所以说,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不存在纯粹的不可干涉的“内政”,大国册封小国,小国已经在客观上干涉了大国的内政。

大国与小国的这种互动,表面上看是外向型的政治活动,是扩张性的,但目的却是为了对内加强统治,其本质是内向型的政治活动,是一种收缩。这种情形,即使在现代,也能在一些传统性很强的国家身上看到。

由此可见,“隋唐世界帝国”的理论很值得商榷,因为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以现代世界秩序的逻辑套隋唐帝国,而忽略了秦汉帝国及其继承者施政的根本落脚点在维护和加强统治,而非构建更大维度的公共秩序。

03.冲突的起因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高句丽王汤被北周册封为“辽东王”。

这一册封可以看作是高句丽的一次重大外交胜利,因为封为“辽东王”意味着即将统一天下的北周,继续承认高句丽对辽东的占有。

而且,高句丽王的新封号,并没有保留原有的“高句丽王”的封号,只称“辽东王”,在中原政权看来,高句丽王从化外蛮夷晋升至中原世界的一部分,得以正式在一块文明的区域列土封疆。

在那个还不存在国格平等的时代里,这是中原政权对高句丽国最高等级的外交承认。

然而,仅仅四年后,中原政权已经改头换面,革周为隋,高句丽再次遣使入朝,却被隋文帝改封为“高丽王”。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

高句丽在改朝换代之后再次遣使,目的就是要确认新朝能够继承前朝的双边关系。隋文帝将其改封,实际是改变了隋与高句丽的双边关系。

从“辽东王”到“高句丽王”,高句丽又从列土封疆的一方诸侯改回了化外蛮夷,意味着隋文帝有意将两国关系降级,且不承认高句丽对辽东的合法占领。

为此,高句丽一直在开展外交斡旋,从开皇元年至开皇四年,共遣使入隋七次。

如此频繁往复,很可能是有重要事宜要跟隋朝交涉。开皇三年到四年间,隋文帝北伐突厥,消灭了投靠突厥,并与高句丽有往来的营州高保宁集团。

附近的契丹人闻风归降隋文帝。此前的外交斡旋似乎没有结果,高句丽意识到隋的重大威胁,就断绝了与隋的往来,改为向南陈称臣。

隋灭陈路线

开皇九年,隋灭陈,高句丽失去了远交近攻的盟友。高句丽王汤害怕隋挥兵北上,在边境大局屯兵。

不久,高句丽王汤去世,继位的新王元遣使入隋,竟然只获得了“袭爵辽东郡公”,连“高句丽王”的封号也没有得到。随后再次遣使入隋斡旋,隋文帝才又把“高句丽王”的封号还给了他。

开皇十八年,高句丽王元联合靺鞨等族的力量侵袭辽西地区。隋文帝发兵讨伐高句丽,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高句丽人见好就收,主动罢兵求和,并向隋文帝上表请罪。

在谢罪表中,元的自称是“辽东粪土臣元”,而非“高句丽臣元”,满满都是巩固辽东的心思。高句丽人的态度,隋朝人也全部都看在眼里,而高句丽与隋关系的症结所在,就是辽东。

北魏时期的高句丽势力范围

要说辽东到底归谁,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裴矩劝说隋炀帝征高句丽,其理由是高句丽本是箕子的封地,言下之意高句丽地区应该臣服于中国。

但箕子恰好是因为不愿臣服于周,才远走辽东,周封箕子为朝鲜侯只是就坡下驴象征性的举动,箕子朝鲜是不属于中国的。

箕子最初并没有到达朝鲜半岛,只是在辽东地区,辽东就是西周时期的“朝鲜国”。后来箕子朝鲜国与燕国发生冲突,燕王发兵征讨,朝鲜侯向东南撤退,才让出了辽东。

高句丽人号称继承了箕子朝鲜,自然也有理由继承箕子朝鲜当年的辽东之地。

04.准备出击

隋文帝于开皇十八年发兵三十万讨伐高句丽。这次战争,缘起于高句丽进犯辽西,隋文帝怒发冲冠,发动战争。

然而,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师”,怒气之下所做的决定难免冲动,没有做好准备,结果便很可能不好。隋军行军到一半,遭逢大雨,泥泞难行,根本还没与高句丽军接触,就粮草用净,狼狈退军。

文帝、炀帝征伐高句丽

另一路水军在海上遭遇暴风,又折损大半。这次失败,让隋文帝树立了慎进徐图的方针,没有再对高句丽用兵。

到了隋炀帝继位后,一改其父包容审慎的外交原则,定要平定辽东,攻灭高句丽,以此作为其文治武功的背书,实现他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

然而,攻取辽东到底有什么作用,隋炀帝却并没有想好,他的思维仅仅停留在“胜利”、“成功”这样的空虚概念之上。其实,抛去性格问题,炀帝之所以需要对高句丽用兵,更多还是对自身权力地位层面的考虑。

文帝本有太子杨勇,后来废黜杨勇改立杨广,但并不能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所以,杨广才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在炀帝一厢情愿的脑袋里,发动一场战争可以重组军事指挥系统,打乱前朝将领在军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提拔、任用一批新人。如果取得胜利,自己的功绩则转化为巩固权力的资本,在与政敌争夺支持者的竞争中占据上风。

影视剧中隋文帝形象

但是隋炀帝忽略了一个最大的前提。统治国家靠的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要加强统治,应该做能够真正增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事情。比如整顿内政、劝课农桑、清丈土地、抑制豪强、繁荣商业等。

外交方面,也要弭兵修好,与民休息,国家的财富才能真正增长起来。这一点,隋文帝做了一大半,国家才有了比较雄厚的家底。

但人民还远远谈不上富足,文帝为国家积累的财政力量正好可以给炀帝创造与民休息的空间,真正做到国富民丰。

可是炀帝完全认识不到这一点,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一场历史悲剧就这样展开。

05.屡败屡战

大业八年,炀帝御驾亲征,调集水路大军一百一十多万人第一次东征高句丽。这场战争炀帝其实并没有准备打一场恶战,而是虚张声势,迫其投降。

所以隋军上下都没有做好充足的作战准备,麻痹轻敌的情绪弥漫全军。一百多万人的行动十分缓慢,一路上吹吹打打,锣鼓喧天,从琢郡到达辽河的千余里的路程竟用了七十余天。

孙子曰,“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隋军声势浩大,行动迟缓,反而让高句丽充分布防。到达辽河之时,高句丽军已经在对岸严阵以待。

影视剧中隋炀帝形象

隋军一边渡河,一边被高句丽军射杀,损失惨重,光渡河就用了两天。隋军大部渡河之后,又陷入高句丽山城堡垒的重重阻击中,两个多月也不能前进一步。

同时,宇文述、于仲文等率一支奇兵轻装疾进,不与高句丽防线纠缠,直接扑向高句丽都城,一般认为是今平壤。

然而,行军太急,军队行至鸭绿江,粮草就供应不上,无法继续前进了。高句丽宰相乙支文德率兵四面包抄,隋军大乱,军士争相奔逃,绝大多数人都被杀或者走失在高句丽境内。

前锋逃回来的乱兵又搅乱了主力部署,百万隋军抱头鼠窜,残兵败将狼狈逃回辽河以西。

乙支文德

大业八年第一次东征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隋军规模过大,劳师远征,后勤供应不上,极大损耗了战斗力。

御驾亲征的炀帝没有充分授权麾下将领,事事躬亲,等战报送到炀帝这里,战场形势早就瞬息万变。同时,高句丽方面依山拒河,以逸待劳,战术得当,以少胜多。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炀帝气馁,在撤退途中,炀帝就下令来年再战。

大业九年,炀帝第二次御驾亲征。这次隋军吸取了第一次东征失败的教训,千里急行军,分三路扑向高句丽在辽东的新城和朝鲜半岛的都城。

炀帝也不再事必躬亲,而是充分授予将领临场指挥之权。在隋军的猛烈攻势下,高句丽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

杨玄感(?~613年8月21日)

然而,就在最紧要的关头,负责督运粮草的杨玄感造反了。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督运粮草的任务如此重要,交给杨玄感负责,炀帝怎么就放得下心来呢?

其实,杨玄感并非蓄谋发动叛乱。

炀帝让杨玄感督运粮草,也是为了安抚他的情绪,表示自己对他的重视,并且将杨玄感带在身边,既可以随时监视,又不给他带兵威胁自己。

如果一切顺利,炀帝的如意算盘应该还是有一定作用。不过由于连续两年发动大规模战争,军队所到之处大举征发民力以供应军需,已经引发了民变。

杨玄感看到了炀帝的统治实际上已经风雨飘摇,再加上自己掌握大量粮草,才决定举兵叛乱。

与杨玄感同谋的斛斯政叛逃高句丽,将炀帝的军事部署全部泄漏。如此,这场战争无论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06.不撞南墙不回头

第二次东征,败于杨玄感叛乱。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东征导致了民变,杨玄感在民变四起的背景下才决心反叛隋朝。

虽然隋文帝时期高筑墙广积粮,造成了国库丰盈的局面,有足够的资本给炀帝挥霍。但国富掩盖了民穷,隋文帝的财政是建立在充分压榨民间财富潜力的基础上,整顿户口,清丈土地,全国几乎没有一个遗漏在编户齐民之外的人口,也没有一寸遗漏在皇天王土之外的土地了。

可是此时距离南北朝乱世不过三十多年,人民还没有充分恢复生产,民间的财富并不宽裕。

与高句丽骑兵(右)作战的隋军

隋炀帝发动战争,不仅仅需要从国库花钱供应军饷,还要沿途征发地方府库的粮食,甚至直接向沿途民众征收。

因为古代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后勤补给必须就近运输。农民种粮依靠天时周期,即使国家征发粮草向农民付了钱,但被征粮的农民需要维持生计、准备下一轮耕种,当他们拿着钱再去买粮的时,农民就无法用这笔钱再买回同样多的粮食。

而炀帝发动的战争动辄上百万人(包括运输辎重的民夫等)参战,所需征发的粮草数量巨大,当被征粮的农民拿着国家给的补偿款,去市面上购粮时,市场几乎无可供应了。

这些一无所有的农民走投无路,只能选择造反。

东征高句丽的军队迅速调转枪头,回师镇压杨玄感叛乱。杨玄感被灭后,过了一年,炀帝又要东征高句丽了。

高句丽具装骑兵

此时,国内形势已经风云变幻,处处都有农民起义的星火,炀帝却完全不管,一意孤行要东征。也许,在炀帝心里,他认为只要高句丽一被灭,农民起义军自然就会慑于天威,不敢再造反。

大业十年,炀帝第三次东征。然而,各地军队根本无人从命,即使被强迫拉入军中的,也在途中想方设法逃亡。这次行军士气低落,从涿郡到辽河的行军速度竟然比第一次东征还要慢,千里路程走了五个月之久。

虽然隋军根本不像能打仗的样子,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连续三年的战争也拖垮了高句丽的经济,高句丽王赶在隋军发动进攻之前向炀帝求和。

此时的炀帝终于认清了自己几斤几两,也不敢再战,给了自己一个面子,接受高句丽的求和。

隋军退走,没有能够前进辽东一步,而高句丽放低姿态,表面臣服,却依然保全了国土。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结语

隋与高句丽的矛盾,缘起于领土争端,但背后是两国统治者对内巩固权力的内在需求,辽东领土的争端被统治者当成了筹码和工具。

对于古代小国来说,领土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国家安身立命之本。

对于古代王朝来说,领土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如果能够舍弃一些利益,让周边小国更加安定,增进两国关系,弭兵修好,无疑是对国家和人民更有利的选择。

为了并不重要的蝇头小利,兵戎相向,必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后来者不可不察。

隋没有能够完成的东征事业后来又被唐继承,虽然唐最终灭亡了高句丽,但在高句丽故土上又兴起了渤海国政权,基本继承了高句丽所有的辽东之地。

唐帝国劳师远征,即使胜利也没能获得实际的利益,得不偿失。

最后,《腾飞五千年》系列专辑最后的收官之作《隋唐五代传》将于近期上线,欢迎大家踊跃购买,请支持循迹原创的知识付费产品。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小国竟将隋军俘虏灌金属水制塑像!李世民大怒立誓为前朝报仇
真实杨广 鉴照后人(3)
隋炀帝杨广
隋代东北亚形势和炀帝耀武三征高句丽(2)
隋与高句丽的战争
607年,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丽使者(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