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微循环

最近,刚参加工作的小珍同学遇到一件让她迷惑不已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ICU工作的她参与了好几例危重患者的救治。这些患者无一例外地在临死前,迅速出现血压下降、氧合下降。虽经积极补液治疗,疗效欠佳。

“曾老师,这些病人并没有容量的丢失,怎么都出现了循环的衰竭呢?而且经积极扩容治疗,疗效都差。”小珍不解地问。

曾老师笑着回答她:“这是微循环坍塌的后果!”

什么是微循环

从理论上讲,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微血管、微淋巴管和组织间的循环。

微循环有如下特点:微血管特别细,只有人的头发丝的二十分之—;微血管又特别薄,仅相当于—张纸的一百分之一;微血管还特别多,大约有—百亿根,如果将它们连接起来,长达十—万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综上,人体的所有的组织细胞都处于微循环的包裹之中。因此微循环被称为生命之网。

人体的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如同一条大河,逐渐分支核灌溉着四周的土地一样,也在营养着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人体血管输送血液营养着周身的组织细胞,但仅靠心脏的有限收缩力是不能将血液直接输送到各组织细胞中去的,还必须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节律性运动进行第二次调节供血,血液才能灌注到各细胞中去。因此微循环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循环功能

微循环对人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方面将氧气和营养物质带到各组织细胞,另—方面又将组织细胞代谢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废物带走排出体外。

它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及组织液的流动。微循环的紊乱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已有研究表明:人体的衰老,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糖尿病、长期的亚健康状态等等,其病变都源于微循环障碍。

MODS中循环衰竭患者的微循环特点

 

MODS患者因为血液流变学及身体代谢废物的堆积尤其是乳酸的堆积导致微循环障碍,后期因为炎性因子的释放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集聚,造成相对的容量不足,引起血压下降,循环衰竭。因为微循环的储备量极大,所以如果不能解决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根本问题,常规补液很难逆转病情。

微循环这一理论的历史及现状

微循环的发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早期研究(17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系统研究(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和综合系统研究(近40年)。现已形成不同于大循环的理论及技术,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微循环”这个名词是在1954年第一届美国微循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并确定。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成立微循环学会,已召开了六次世界性微循环大会,三次亚洲微循环大会。微循环的研究已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血流,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

听完曾老师的讲解,小珍茅塞顿开。她决定将微循环的理论再系统性地复习一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微循环
改善微循环保健方法
探秘人体微循环与健康!
微循环
血液微循环
微循环的基本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