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姜、姜皮的药理和临床运用

姜、姜皮

姜的药物饮片有生姜、干姜、煨姜、炮姜炭、生姜汁、生姜皮等。

【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温。功效: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生姜汁,止呕化痰;生姜皮,利

尿消肿;煨姜,温中止呕;炮姜,温中止泻;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痰。

【传统应用】

生姜主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胃寒呕吐;中鱼蟹毒而呕吐、腹泻等病症。

姜汁主治恶心呕吐、痰多咳嗽等病症。

姜衣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

煨姜主治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病症。

炮姜主治脾虚腹泻,中寒腹痛,虚寒出血,便血、崩漏等病症。

干姜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脘腹冷痛;阴寒内盛的四肢厥冷、脉微弱;以及咳

嗽痰稀而多,形如泡沫等病症。

本品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验方(《本草汇言》):生姜、紫苏叶,治疗感冒风寒;

②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治疗恶心、呕吐;③生姜泻心汤(《伤寒

论》):生姜、干姜、人参、黄连、黄芩、半夏、甘草、大枣,治疗胃中不和,干噫食

臭,腹鸣下利等症;④理中丸(《伤寒论》):人参、干姜、白术、甘草,治疗脾胃虚寒,

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吐涎沫;⑤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干姜、人参、

半夏,治疗妊娠呕吐;⑥二姜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干姜、高良姜,治疗心脾冷

痛;⑦验方(《本草纲目》):干姜,烧黑存性,治疗血痢不止。

《伤寒论》的桂枝汤、葛根汤、小柴胡汤、大青龙汤、大柴胡汤、小建中汤、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吴茱萸汤、真武汤等大量的重要方剂中均有生姜。在小青龙汤、四逆

汤、白通汤、桃花汤、乌梅丸等重要方剂中均有干姜。《金匮要略》的越婢汤、温经汤

中有生姜;肾着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中也有干姜。

在著名方剂九味羌活汤中有生姜,以助发汗解表;半夏白术天麻汤中有生姜,以助

和胃止呕;生化汤中有干姜,以助温经止痛。实脾饮中有炮姜,以助健脾燥湿。五皮

散、五皮饮中有生姜皮,以助健脾利水。

【主要成分】

生姜主要含碳水化物等营养成分,以及挥发油和姜辣素等成分。挥发油主要有姜

醇、姜烯、莰烯、水芹烯、芳樟醇、甲基庚烯酮、柠檬醛、壬醛、8-龙脑等。生姜的辣

味成分为姜辣素,分解后变为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姜萜酮的混

合物。

干姜所含成分与生姜大致相同。

【药理作用】

(一)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50%生姜水煎剂置于狗口腔中,胃液和胃酸分泌呈双向作用,在最初数小时内为抑

制,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向胃内灌注25%水煎剂200ml呈兴奋作用。狗服用生姜

0.1~1.0g,胃液和胃酸分泌增加,但胃蛋白酶对蛋白的消化作用降低,脂肪酶作用增

强。

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呕吐,服用10%~30%姜汁30ml止呕有效,但

5%的就无效。生姜中的姜烯酮、姜酮的混合物也有止呕效果,最小有效量为3mg。姜

油酮可使家兔肠管松弛,蠕动减弱。

生姜对消化道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可使肠管张力、节律、蠕动增加,并继之降低,

可用作驱风剂,治疗胀气和肠绞痛。

(二)升压作用

正常人口嚼生姜1g,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1.2mmHg,舒张压升高14mmHg,对

脉率则无影响。

生姜醇提液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的兴奋

作用。

(三)止血作用

炮姜和炮姜炭醚提物和姜炭水煎液具有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姜炭的凝血

作用强于炮姜,水煎液强于醚提物。而生姜和干姜则无凝血作用。

(四)其他作用

1.抗菌体外试验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2.蛙皮下注射姜油酮能引起运动中枢麻痹。

【临床应用】

1.治疗普通感冒,恶风恶寒,全身不舒。

2.治疗恶心、胃痛,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3.治疗细菌性痢疾。

4.治疗风湿痛、腰腿痛、肩周炎、老年性膝关节肿痛。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生姜3~9g,炮姜3~9g,干姜3~9g。

临床常用剂量:生姜2~3片,姜汁3~10滴,姜皮1.5~4.5g,煨姜2~3片,炮

姜1.5~4.5g,干姜1.5~9g。

大剂量:不宜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生姜可外敷。

【临床体会】

(一)关于姜的食用

姜是我国家庭的常用食物和调味品,也可作蔬菜食用。

老姜为烧菜的常用调味品,既可去腥味,也能增加鲜味和香味,而且可以中和寒

性。对平时有脾胃虚弱的人,可以避免和减少由于食用水产品性寒凉而引起的胃肠道不

舒。

(二)关于姜的古代药用

古方中姜的使用非常广泛,大多作为配伍药,有的是加强发散发汗之功,以治疗风

寒感冒;有的是加强温中和胃之功,以止呕止痛止泻止血;有的是加强利水化湿之功,

以退水肿;有的是加强回阳救逆之功,以治疗阳气衰徽;有的是加强化痰化饮之功,以

治疗痰饮病的痰多稀薄、咳嗽、气急。

(三)姜的民间药用

姜在民间被广泛应用着,一年四季都用:①春季受寒冷而感冒,家庭用生姜、青

葱、红糖,煮沸,热汤饮下,以发汗;②夏季饮食不当,有轻微的腹痛腹泻,用老姜煎

汤饮服,有的与黄连素同用,可止痛止泻;③秋季食蟹后,胃肠不舒,用生姜末、紫

苏、米醋、红糖,拌,连姜食下,可和胃解寒解毒;④冬季受冷后膝关节酸痛或肩周炎

刺痛,可用生姜泥局部包裹,以散寒止痛消肿。

(四)姜的临床药用

1.消化道疾病治疗急慢性胃炎,泛泛欲吐,常用生姜与半夏、苏梗等同用,以

和胃止呕。对胃痛、腹痛者在复方加入生姜或干姜可协助止痛。

治疗慢性腹泻,炮姜炭与黄连、白术等同用,可以吸收水分,抑制肠道腺体分泌,

使大便成形,比西药炭片效果为好。因此,临床常将理中汤之干姜改为炮姜炭。

服用某些中药滑肠,大便稀薄泡沫状的病人,炮姜炭、黄连能使大便水分减少而成

形。但炮姜炭不能使大便次数减少。

2.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泡沫状痰液,用干姜与桂枝、细辛

等同用,可抑制肺泡和细支气管的渗出,而使泡沫痰减少。

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冬病夏治,用生姜泥与白芥子、甘遂、麝香等同用,三伏天

作背部腧穴敷贴,可减轻减少发作。

3.心血管疾病对慢性心衰下肢浮肿,干姜与附子、人参同用可协助强心和升压。

至于四肢厥冷、脉微细的休克,现都用西药抢救。但对长期的慢性的血压低下,心

搏衰弱的病人,可以服用中药,如人参、附子、干姜、甘草等药,是可以慢慢地将血压

提升至正常的。对无脉病血压测不出的病人,干姜可与活血化瘀药同用。

4.水肿肾病水肿和肝硬化腹水,生姜皮与利水药同用,可协助利尿消肿。

5.膝关节滑囊炎积液,干姜或炮姜内服外敷,可帮助积液吸收。内服可与白芥子、

葶苈子等同用。

【不良反应】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

多食则生恶肉。”

(二)临床观察

生姜、干姜、炮姜、姜皮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食用或大剂量服

用会有明显的内热,如大便干燥、目糊、口疮、毛囊炎等。故内火较大之人不宜多食久

食。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了解生姜、干姜、炮姜、煨姜、姜炭与煨姜
那些“烧焦”的中药,是怎么回事?
炒黑干姜的功效与作用(炒黑干姜药理作用)
(4)木子
谈半夏的炮制研究
今天我们说说“三姜”,即生姜、干姜、炮姜。生姜是我们生活中的老朋友了,餐桌上哪一顿都离不开它。但它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