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辣评|雷诺新战略要“减脂增肌”,中国市场依然是重点

不知道这位新“私教”能力如何呢。


文/宋双辉

01


雷诺转型,降规模增利润
辣评:

新CEO上任半年后终于拿出了一份完整的改革方案,其实所有传统车企的转型改革方案都是一个宗旨,就是“减脂增肌”,缩小规模、减少产能、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率,向出行公司转型,雷诺也不例外。

具体来说,雷诺的产能要从2019年的400万台减少到2025年的310万台,六个车型平台缩减为3个,8个动力总成系列缩减到4个。车型也要转型,纯电要做,混动要做,氢能源要做,当然软件和出行业务也要做。

虽然雷诺在中国已经撤掉了燃油乘用车业务,但是中国市场这么大的蛋糕它不可能放弃,电动车和轻型商用车业务将继续,在中国拥有的这些产能和资源也会反哺欧洲市场。

整体来看,这是一份“循规蹈矩”的新战略,和其他大集团并无二致,但是这种瘦身战略推行起来的难度,也和其他大集团一样,阻力重重,毕竟关闭工厂、裁员这些后续动作会引发很多矛盾。


02


中国电动车能否真的全球领先?
辣评:

瑞银分析师预判了十年后电动车市场的四种可能出现的格局,第一就是中国成为主导,中国品牌占据全球40%-50%市场份额;第二种由于安全或贸易政策阻碍,中国品牌依然无法突破西方市场,呈现割据状态。

第三种是外国电动品牌崛起后,对中国用户吸引力更大,中国电动车依然像燃油车时代一样处于落后地位;第四种则是中国企业沦为外国品牌的代工厂。

当然四种情况最终可能不会单一出现,很可能是一种融合局面,乐观来看中国品牌有可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阻碍因素依然很多,变数很大,我们不能现在就开始盲目乐观。

拿销量来看,去年疫情爆发后,欧洲已经超越了中国成为第一大电动车消费市场,中国在电动车领域只是起步更早,但是一旦全球市场都开始觉醒了,这种先发优势也会逐渐失去影响力。


03


吉利+富士康=另一家麦格纳?
辣评:

富士康和吉利最近动作都不少,富士康一边出手拯救拜腾,另一边又和吉利成立合资公司;吉利刚和百度牵手,又转身找到了富士康。

不过吉利与富士康的合作,更加与众不同,它们不是要造自己品牌的车,而是要为其他企业造车,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要打造另一个麦格纳,只要你有想造车的想法,就算你不懂设计不懂研发不懂工程不懂制造,交给吉利富士康,也能帮你搞定。

那么看下来谁最需要这样的服务呢?我觉得是苹果和滴滴这样的企业,要么想卖车,但是强项只是软件和钱多,要么需要车作为业务载体,它们都可以把造车业务交给吉利富士康搞定,比起自己吭哧吭哧造车,绝对是物美价廉。

根据上面瑞银分析师的判断,今后中国可能会有很多车企都变成外国品牌的代工厂,反正我们产能严重过剩,可利用资源很多。

做代工也没什么不好,关键看定位了,如果把智能电动汽车代工做到极致,做到业界No.1,那也是很可观的收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利联手富士康造电动车 将在内地销售
富士康“联姻”吉利!“汽车界的安卓”要来了?
吉利联手富士康为第三方代工,百度还是苹果?
富士康造车的大门,正在慢慢关闭
郑州富士康产能达到今年以来高峰
富士康造车了?首款车居然叫Model 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