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则小故事,看看古代的天子,是如何尽孝的!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善心善行的开端,如果连父母都不能孝顺,还怎么指望他去关心爱护他人呢?所以说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尽孝,孝顺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之一。那怎样做才算孝呢?我们看看下面两个故事,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一、大孝虞舜

虞代的舜帝,姓姚,名重华。他的父亲叫瞽叟,性格顽劣,但亲生母亲非常贤良,却不幸早逝,后来父亲就娶了后母。

后母非常嚣张,经常辱骂、虐待舜,后母所生的弟弟名叫象,也非常傲慢无礼。父亲听信后母谗言,和后母、弟弟一起,三番五次设计谋害舜。舜呼号哭泣,就像穷人没有家回一样。但他从来没有怨恨父母和弟弟,而是认为自己做的不好,没有侍奉好父母,所以才会令父母讨厌。舜的一片孝心,感动了上天。当他在历山耕种的时候,有大象过来帮他耕田,飞鸟帮他耕耘、除草。

当时在位的尧帝听闻他的事迹后,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经过很多次的考验、锻炼,确认了舜的德行和能力。后来天下大治,尧帝就把皇位让给了舜。

大舜之所以有如此的孝心,是因为在他心中,只有父母,没有其他;只想让父母欢心,所以始终不见父母的不是。甚至父母兄弟想加害于他,他还能以德报怨,所以几千年来,都被人所赞叹。

二、汉文帝为母尝药

汉文帝,姓刘名恒。因为他是庶出,所以最初是在外地做“代王”,吕后死后,吕氏一党被一网打尽,朝中大臣迎请刘恒进京称帝。汉文帝仁慈宽厚,励精图治,使得汉朝从此进入强盛时期,后人称赞的“文景之治”,就是对汉文帝功绩的肯定。

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却非常孝顺,侍奉母亲薄太后,日日夜夜,从来不敢懈怠。有一次薄太后生病,躺在床上三年之久。文帝服侍母后,非常细心周到。甚至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连衣带都不敢解开,三年之中,就没有好好合眼睡过觉。薄太后所吃的汤药,文帝都要先亲自尝过,确定汤药的温度合适后,才会送到母后面前。他的仁孝名声,从此传遍天下,令人赞叹。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文帝贵为天子,日理万机,却还能亲自侍奉母亲,无微不至,三年如一日,真的令人汗颜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孝经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孝感动天 等
什么是孝敬?和他们比,我们会不会汗颜?
【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的意思,和它们的故事?】百度作业帮
历代帝王中两位最著名的大孝子
古帝王虞舜大孝至孝之简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