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善知识”?

佛教里面经常讲,学佛就要多接触“善知识”,而我们又总觉得这个“善知识”真是太难找了,可遇而不可求。那究竟什么人才算是“善知识”呢?有正知正见,佛知佛见,正直而有德行的人,就是善知识,也叫善友、善缘、亲善友。和善知识相对的是恶知识,邪知邪见。

但是我们一般人都有个毛病,就是容易原谅自己,但对别人要求却特别严格,即使一个人正知正见,德行很好,但有一条戒律没守住,我们就会把人家的好处全部抹杀掉,一下子推到反面去,推到恶知识那边去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这就落到边见去了。

其实,只要他知见没破,还有正知正见,即使破了戒律,做了一点坏事,他还可以做善知识,因为他说的确实一点没错,虽然做不到,但见解是从老师那学习来的,还是正知正见,佛知佛见。如果一个人虽然戒律守得很严,从来不破戒,行为上找不到一点错误,但是他的知见不正,不是正知正见,那也不能做善知识。

天台智者大师说:“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大师把正知正见的人分为两个级别:能说又能做到的,这是国宝级别的;能说的出来,但做不到,这是国师的级别。最关键是看他的知见,确实是正知正见,思想、见解没有错误,这就可以做善知识。

为什么能说不能做呢?其实很容易理解,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我们学了经典后,确实知道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但是无量劫来的烦恼习气太重了,不是说改就一下子能改过来的,所谓“看得破,忍不过”,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学佛后我们知道不能贪恋女色,但是假如一个非常漂亮的美女来到我们面前,谁又敢保证不起心动念呢?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他知见没有破,确实有悟处,确实还是佛知佛见,虽然他行动上没有做到,我们也不能因此轻视他,因为只要有一天他悔悟,能够忏悔,能够改过,还是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除非他造作极重的罪业或者傲慢心很强,错了还死不承认,用种种方法来掩饰,这就很难回头了。

所以说,我们身边不是没有善知识,而是我们要求太苛刻了。只要具备正知正见,讲的都是佛知佛见,即使犯一点小小的错误,这还是善知识,还是值得我们的学习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更应严守戒律(转)
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严守戒律的人
结夏安居,自恣圆满
有一颗佛的心 看别人就是佛
什么是戒律?修行者为何一定要受戒?
戒律是戒自己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