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贤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最近这些年传统文化复兴的势头不错,认可的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传统文化的学校和活动越来越多,国家也在积极倡导和弘扬。为什么要弘扬传统文化呢?因为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最伟大的教育,是历代圣贤的教育,是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那大家学了半天,圣贤教育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我们总要知道。

圣贤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开发智慧。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圣贤教育都是在教导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规范,讲的是道法自然,讲的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但这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都是为帮助我们开发智慧服务的,这个智慧不是普通所谓的智慧,而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我们看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说的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说的就是圣贤教育的终极目标。

这个“明明德”什么意思?第一个“明”是动词,是显现、显明、彰显的意思;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形容后边这个“德”的;这个“德”是什么?是智慧德能,“明德”就是能明明白白、了知一切的智慧德能,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真心本性,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个“性”,是佛法常说的真如自性。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整句的意思就是——圣贤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彰显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这和佛教讲的明心见性,是一个意思,传统文化叫明明德,佛教叫明心见性,名词不同,意义一样,最终目的都是要回归自性,开发我们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德能。

那明明德以后呢?相当于佛教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光自己大彻大悟还不行,还要帮助教化众生,让众生也开悟,也明明德,这是大乘佛法,这就是“亲民”,这个“民”代表人民大众、六道众生、十法界众生,也要让他们个个都明明德。自己明明德究竟圆满,帮助众生明明德也究竟圆满,这就是觉行圆满,“止于至善”了

为什么说圣贤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智慧而不是德行呢?因为我们自性本具无量无边的智慧德能,智慧是体,德行是用。德行只是智慧的一种体现,一种作用,有了智慧,一定有德行、有慈悲,没有德行的智慧,那不是真正的智慧,智慧再大,也不是自性的真智慧,它里面还有邪见,还有烦恼。只要我们开启了自性的智慧,无量德能自然显现,一切都通达了,一切思想言行都会符合道德规范,一切世出世间法也都了了分明,无师自通,不但自己学过的都明白了,别人学过的东西我们也都会了。

古人常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就是圣贤教育的学习方法,读书千遍,不是为了让你背诵,而是让你心定下来,让你开悟。虽然目的不是背诵,但你读了一千遍之后,自自然然就背下来了,但这只是副作用,目的是开悟,开启自性智慧。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学无限的知识,最终一定会失败的。那庄子的意思就是不学了吗?当然不是,知识可以不学,但智慧不能没有,有了智慧,知识自然就都会了。

所以说,圣贤教育和现在的教育不一样,古人的教育不重视记问之学,而是重视开悟,开智慧,开启自身本具的无量智慧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子必读:让孩子一生遇贵人(2)
常怀谦德,常积阴德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十
怎么样实现人生的终极意义?看看《系辞传》提供的答案
《群书治要360》第四十六集第1讲
《大学》心解(7):本末厚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