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九重阳节,祝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的形成、发展、延续,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除夕、清明、中元三节统称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大祭祖节日。

这个节日的名字,来源于《易经》,在《易经》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不但是阳数,还是数字中的最后一个,所以称为“老阳”。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节”,也称“重九节”。因为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所以这一天也称“登高节”。

重阳节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先秦时期。据《吕氏春秋》的中《季秋纪》记载:

“(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由此可见,在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在这一天举办庆祝活动了,祭祀天地神灵,祭祀祖宗,以表感谢,也期待着来年的农作物能够获得丰收。

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大家都很熟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个“茱萸”有什么来头呢?这个习俗来源于汉朝,《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原来佩戴茱萸的风俗是这么来的,目的是求长寿。

“重阳节”的名称,最早见于三国时代。据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

“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到了唐朝时期,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从此以后,无论是宫廷上下,还是民间各地,大家都一起欢天喜地的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随后到了宋代、明代,重阳节这一天变得更加热闹,皇宫上下不仅要吃花糕庆祝,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望远,以畅秋志。

到了清代,重阳节的风俗活动,依旧盛行,延至今天。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到了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文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在这一天里,在外漂泊的游子,都会回到家中与父母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最后,在这殊胜的节日里,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又重阳,祝天下的父母平安喜乐,愿儿女的孝心都有着落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饮一杯菊酒,一杯敬过往,一杯敬明天
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感恩父母的话
母亲节的经典送花祝福语
今日重阳节:祝天下父母幸福安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