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海龙屯到遵义,景城互动是遵义城市和旅游发展的共同未来 | 文旅新时代

多数时候,旅游是对到达前所获知识和体验预期的确认。对于初次到遵义旅游的人而言,抵达前的遵义印象,和抵达后之现实所见之间,多数会存在非常大的反差。

遵义一直以来给外界的印象是“红色之都”、“转折之城”,红色旅游不仅在很多人眼中是唯一的旅游期待,而且,就是对遵义这个城市本身,也大多会认为地处西南边陲,大山之间,贫困落后应是理所当然。

目前,新晋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土司遗址以一夜成名,但在著名的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系中,对遵义的旅游推荐里是找不到海龙屯的。 而且,如果稍微深入去了解,就会发现,遵义事实上还有着非常优质的遗产、文化、生态、乡村、农业、户外运动等类型的旅游资源。

海龙屯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得遵义突然间被全国人所关注。方塘智库认为,对于亟待转型升级的遵义旅游而言,海龙屯可谓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对于丰富遵义旅游除了红色旅游之外的目的地和符号,具有很大想象空间,并可能中国区域旅游和城市旅游转型发展中,实现遵义区域和城市旅游的发展模式。

这显然是极为不易的。海龙屯的旅游价值的深挖,将牵扯到遵义的方方面面。

如果能利用打造海龙屯旅游的契机,提升遵义的基础设施、旅游环境、交通条件、服务意识等旅游硬件和软件,构建良性的区域旅游生态系统,并在景城互动的逻辑下,推动景区和城市的协同发展,那么整个遵义旅游也一定会因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和层面。

这也将是海龙屯土司遗址超越一个单纯的景区的价值所在,而是对整个遵义旅游生态的重塑都具有巨大价值。

1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不匹配旅游影响

除红色旅游和海龙屯土司遗址外,遵义还有太多旅游资源处于未开发或者浅度开发的状态上。而遵义旅游的价值,与目前所产生的影响和效益,是不相匹配的。

在我们看来,随着海龙屯旅游的崛起,未来遵义的其它旅游资源如果能构建起良性的区域旅游生态,那么遵义将会因此变成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旅游目的地,甚至是一个世界旅游目的地。

我们在梳理遵义的旅游资源后发现,遵义旅游所具有的核心潜力至少包括:

第一,极佳的气候和生态。在气候方面,遵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都适合旅游,具有全时旅游的天然优势。地理生态上,遵义以山地为主,还有大量的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并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这些都为遵义发展生态游、户外运动旅游、养老养生旅游、自驾游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厚重的长征文化、战争文化,为红色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转型升级的空间。海龙屯的土司文化,更是遵义旅游的新名片。此外还有夜郎文化、国酒文化、茶文化、仡佬文化、丹砂文化,都有广阔的价值表达空间,为多彩遵义的旅游长远发展提供悠远厚重的底蕴。

而且,这一系列文化资源中,多数是遵义所独有的,具有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它们还和遵义的山水人情紧密相连、互为表里,也就可以给游客体验带来多层次的享受和体验。

第三,遵义的城市休闲基因。贵州的多个州市给人的一个总体感觉是,核心的旅游资源往往是在乡村和小镇,而城市、县城的旅游功能很不完善。在这点上,遵义却是例外。遵义主城区常住人口多达百万,仅次于贵阳,并且规模仍在快速的扩张当中。遵义人“会玩”,热衷于享受游玩、美食、购物、休闲。遵义人自认为他们的城市从口音到精神,都更接近遥远的成都,而不是南边的贵阳。因此,遵义这座城市具有休闲的基因,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功能。

此外,遵义下辖的仁怀、湄潭等县市,也都是颇具休闲性和旅游功能的城市。城市不仅是区域发展的核心与枢纽,也决定着区域旅游发展的结构、规模和水平。

因此,遵义所拥有的城市基础,也为发展区域旅游、促进城市和景区之间的景城互动、构建良性的、有活力的区域旅游生态系统等,打下了难得的基础。

但今天的遵义旅游,整体上并没有将这些资源优势充分地发掘出来。就算已经长年发展的红色旅游,虽然红红火火,但只是停留在观光和看展的初级阶段。而传统的观光景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其接待专业水平低,产品颇显粗糙,至今停留在初级的发展层次,有待在增强休闲、度假、体验的方向上持续深挖。

因此,相对于中国旅游向休闲体验转型的大势,遵义旅游目前所处的阶段是落后的。遵义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接待游客517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444.4亿元。但是旅游真正给遵义的贡献并不大。

事实上,遵义的整个第三产业的占比还偏低,低于第二产业。而贵州全省的第三产业的GDP占比,已在2013年历史性地超越了第二产业。 

2 遵义旅游经济发展的七大诊断

遵义辖区里遗存的丰富资源,与尴尬的旅游发展现状之间存在明显鸿沟。这种鸿沟不独在遵义,也普遍存在于广大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品牌营销与产品意识较弱、文旅投资能力和投资力度较弱等,让很多优质旅游资源至今还处在“躲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中。

我们对目前遵义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诊断包括:

第一,旅游业态单一,红色旅游表面热闹但综合效益不佳。红色旅游的游客是很多,但来了就走,过夜比例低,对酒店、娱乐、购物、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与红色旅游的名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文旅资源丰富,文旅产业规模却很小。目前遵义已有的文旅产业,主要是对老城区红色景点的提升,但对全市旅游格局的改变不大。而在景区的开发运营上,演艺、主题公园、影视、创意等文旅产业都没有发展起来。使得遵义即便有心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愁于没有强有力的抓手。

第三,文化遗产丰富,但旅游氛围不足,旅游功能不完善。遵义下辖的区县里,较为著名的景点有赤水河、酒文化等景点,以及基于当地果园、茶园、花田而建设的景点。但很多景区开发的基础设施滞后,产品单调、初级,旅游不像是主打功能,更像是附加的而已,使得游客难以尽兴而归。

第四,有多个世界级的IP(知识产权),但未被深入挖掘,产品开发更是严重滞后。无论是夜郎文化、酒文化、长征文化,还是海龙屯的土司文化,为为遵义本地独有的世界级IP,每一个拿出来都有可能变成一个打造为超级的文化符号或旅游产品。但因为文旅产业滞后,这些文化背后的原创IP无法产生价值,也就无法将文旅产业做大。

第五,有传统的节目,但无大舞台,也没有出众的演艺。遵义当地也有一些演艺公司,但所上演的节目传统、老化,跟不上观众对于现代的、精品的演艺的文化需求。我们看到,在许多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地方,大型实景文化演出,或者借助现代科技打造的大型秀,成为人们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重要途径。但遵义丰富的文化资源,至今还没有借助现代演艺进行整合过。

第六,未能构建一个良性的区域旅游生态系统。就算同属于红色旅游两大经典景区,遵义会议会址和娄山关战斗遗址之间,也没有直达的交通线路。更别说其它景区之间的相互连接了。

多数景区,注重于目的地打造,各自为战,也就无法合力共同打造遵义旅游的品牌。海龙屯过去虽然有过断续的投资开发,但和其它景区也未曾产生实质性联系。

第七,城市的游憩功能有待提升。遵义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城市病”的症状,如被堵车所困扰,人们的出行并不方便。而且城市的公园、步行街等游憩设施过于集中在老城,其它区域的游憩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们明显注意到当地如火如荼的商业综合体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在我们看来,考虑本地消费市场容量,按照目前的在建和将建的综合体项目,势必会严重过剩,在此背景下,可以考虑将文旅商打通,综合考虑这些综合的业态布局,不但可以化解这些商业和城市综合体过剩困境,还可以为遵义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不同于传统景点的体验,并实现景城互动式发展。

方塘智库认为,这七个方面,可谓是限制遵义旅游发展的纠结之所在,共同导致了目前遵义市整体旅游业发展阶段的滞后,但也是改善遵义旅游的突破口之所在。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遵义把握住了红色旅游的机会。而在未来,遵义旅游业如果想继续跟上时代,就得求变,不仅要“让人来”,还要“让人留”。

而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无疑是遵义新的旅游发展阶段最大的变量和增量,或将为遵义从城市到旅游产业到旅游和城市互动融合发展,都提供了改变的机会。

3 景城互动重构遵义区域旅游生态

海龙屯是什么?海龙屯对遵义旅游的整体性发展将有什么影响?作为贵州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无疑是整体性思考遵义旅游经济发展核心支点之一,甚至是在新时期思考遵义旅游转型发展的最核心的支点。

方塘智库认为,如果海龙屯只是一个新的景区,那么显然这对于遵义整个区域而言,只是锦上添花,价值有限。而如果能够借助海龙屯,重塑整个遵义的旅游业态,推动整个遵义旅游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那才是对“海龙屯效应”的最优利用。

在方塘智库看来,作为遵义的一张新的文旅名片,海龙屯将在未来遵义旅游格局的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海龙屯将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遗产爱好者,而且由于其地形复杂、历史厚重,无论是观光旅游,还是研究探索,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那么过夜游客的比例将会大大提升。

按照目前的规划,围绕海龙屯的旅游开发会超越观光和门票,坚持更综合的开发模式,如加入考古旅游、帐篷酒店等业态,以增加海龙屯旅游的体验性。

当然,海龙屯作为历史文化遗址,它本身的旅游接待能力将是会受到限制的,所以就需要在海龙屯附近,打造一个游客集散地,来吸纳过往的游客,形成一个特色的文旅小镇。

而一个独具特色的文旅小镇,既要地理上衔接海龙屯,又要在功能上和海龙屯互相匹配和补充,更要在形象和精神上和海龙屯浑然一体。同时,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在充分发展住宿、餐饮、演艺、养生等产业的基础上,变成一个度假旅游的天堂。那么这种旅游集散的功能也会越来越强。

国内外已有的案例显示,文旅小镇在集散游客上的能力巨大。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山脚的依云镇,和美国内陆密苏里州的布兰桑镇,都展示了小镇都具有的惊人魅力。尤其是布兰桑镇,拥有3座主题公园、10座博物馆、49座剧院,每年游客量超过千万人次。

背靠着海龙屯这样的世界级旅游吸引物,海龙屯附近的集散小镇,若打造得当,也一定会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它就像是遵义抛放在城北山区的一个锚,并且会越扎越深,形成越来越大的旅游辐射能力,带动其周边村民的就业,也能为附近景区带去游客。

另外,可以考虑借助海龙屯所在的遵义汇川区近年所大力推进的登山健身步道,加上便捷的交通网络设计,海龙屯将和汇川区内的娄山关等景点,以及大量的乡村和生态景观勾连起来。那么海龙屯对于周边景点或村落的旅游带动将更为直接和明显。进而实现与乡村旅游的互动融合发展。

方塘智库认为,土司文化是一个世界级的IP,有太多值得讲述的故事和价值。只有借助于演艺、影视、游戏、展览、文化创意、户外运动等产业的发展,才能将这些故事和价值,讲述和呈现给世人。在具有集散功能的文旅小镇打造中,也会涉及到诸如现代展览馆、剧场、博物馆、民宿等的建设。

而且,一旦围绕土司这一世界级文化IP发掘取得进展,将为全区域的文旅产业发展积累经验和人才,并推广或复制到全市的其它文旅项目中。就目前而言,很全国很多文旅资源丰富的地区一样,发展文旅产业最大的短板,一是资金,二是人才,而海龙屯土司遗址的开发,因为引进了具有综合文旅开发经验的社会企业进入,这给遵义旅游带来的将不仅是资金和旅游产品,并将给遵义的发展带来更持久和更综合的影响。

方塘智库认为,通过依托海龙屯土司遗址打造可以满足休闲度假体验的文旅综合体,也将为遵义城市居民急剧增加的休闲度假需求提供服务平台。而更多海龙屯等景区里的游客,又前去城市旅游,从而形成良好的景城互动。

在遵义目前大体推进的大力优化“一心一圈四线”城市布局中,遵义力图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一小时精品旅游圈,带动周边地区不同旅游资源的发展。此外,遵义目前致力于将中心城区的人口扩展为200万人。这些都表明,在遵义未来发展格局中,景城互动的逻辑是极为明确的。

随着遵义城市的旅游功能的提升,遵义城市在黔北地区乃至贵州地区的大区域旅游生态里的枢纽功能也会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得整个遵义旅游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海龙屯土司遗址无疑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

方塘智库在“文旅新时代”的主题之下,正在通过系列分析文章、研究报告、沙龙和论坛等形式,展开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持续、深入、系统、建设性的关注和研究,对中国文旅产业进行新的综合价值发现。

注:本文作者首发于方塘智库,版权所有,转载请获得授权。授权请联系:xufengchao@ftzhiku.com

关于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龙屯成功申遗已满周岁
遵义:海龙屯播州土司城
暑期全家旅游推荐地 海龙屯土司遗址
贵州: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显活力
贵州91|遵义——海龙屯
【城市眼】这个夏天去哪避暑?遵义对上海居民推出旅游“大礼包”:所有景区门票半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