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丨山本耀司以及山本的设计哲学

文丨叶然(方塘书社主笔)

生活方式,与方式本身的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与感受最有关。好的生活方式是感受给予的。大部分的人对日本文化的好感,也是从感受开始的。

在日本,设计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早已稳居高位,也早已成为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也一直被看作是有着悠久设计历史的国家。最有代表性的企业是无印良品,最有代表性的生活设计师是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师是安藤忠雄。因为他们众人皆知,所以他们最有可能成为日本文化当中的代表人物。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了原创设计,并且有一群这样的原创人物,就等于拥有了创造新事物、引领世界文化风向的话语权。

而之于艺术,它作为高端与优雅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人人都可得其中之精髓,并创造出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作家兼翻译家傅雷先生最是赞扬罗曼罗兰笔下的《克利斯朵夫》主人翁克利斯朵夫,认为他是将音乐的艺术演绎的最彻底也最有灵魂的人物,也以此在《傅雷家书》一书中道出了艺术和艺术家之精髓: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需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和领悟的。所以艺术家,任何一个领域内的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坚韧。

《傅雷家书》

人们对于艺术本身的定义下过很多种,或不拘一格、洒脱自在,或优雅高端,或故作叛逆。而这都是基于人本身的陈述,除了傅雷先生所言的基于感情的深入的艺术,或许,还有另一种更抽象的解释:对人生经历的回馈,经历的不同,其所触到的艺术灵魂的深浅也有着巨大差别。

总之,艺术家,包括以设计这种更具象而定义出的艺术家,对于他们而言,守住了生活,就等于守住了饭碗,也守住了他们的梦想。

对于日本本土来说,设计师,出色的并不是唯无印良品这样的企业所独有,也并不是唯原研哉先生所独有和别具一格。在日本,艺术界当中的设计师,尤其是服装设计师,一直有一个说法:原研哉的白,草间弥生的红,山本耀司的黑。这种以颜色来定义的设计师,已成为日本在设计特点上最大的区分方式,也成为了日本最独到的一道风景。

一种设计风格就可以宣告你的世界观。

1

日本设计的另一种定义

   

关于原研哉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已在无印良品这个没有品牌又是最大品牌的企业里表达的淋漓尽致:喝惯了各种味道的饮料,然后开始隽永白开水这样最本真的生活方式和感受,开始追求和表达大繁至简,大爱至素的生活状态。

素、白是设计师原研哉的世界观。有着这样设计理念的设计师们,在他那里,却并不太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份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成了他们必须要努力避免的东西。他们习惯以当地人的生活模式和习惯为基础完成设计,从不在未知的事物当中再设计创造出新事物。

正如他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所说的: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这种设计理念,追求的是将现已存在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重新定义出现代设计的概念,给它们沧桑的命运以新的生命,重新生长。比如喝水的杯子,并非一定是圆的,只要装得下水,都可以称得上是“水杯”。而正是这种看似毫无新颖又俗套的设计理念在这样的全球化热当中,反而成为了全球化时代当中最特别的一种设计风格,也因此,大放异彩。

《设计中的设计》

简单地说,他对至简的追求是基于物件本身,然后赋予它一个舒服又寓意深刻的道理。

相对来说,草间弥生与山本耀司则显得个性十分张扬,也非常的不简单。前者是被称为圆点女王的女设计师和绘画艺术家,后者是有着“创造事物就是破坏事物”特点的服装设计师。他们二者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的作品都有着赋予“生命意义”的设计特点。

童年的草间弥生,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母亲极度厌恶关在房间里画红色圆圈的草间弥生,母亲抽打她,讽刺她,将画满红色圆圈的极具有鲜明特点的画作撕扯掉。

草间弥生的童年是灰色的,也因此患上了精神疾病。灰色的童年像是一把刺在胸膛的刺刀,年龄越大,头脑越是成熟,胸膛上的刺刀就越向里。成年后的草间弥生说,这一生就是为了艺术活着,否则早就选择了结束生命。

她一生获奖无数,后来转战商业艺术的领域,与时装设计界合作,设计理念以大红圆点为主。此刻草间弥生的设计理念不仅是对童年的回应,更是对灰色的一生的弥补。

据统计,在日本的年轻人所穿的服饰中,30%都是带有圆点图案的。所以,草间弥生被称为圆点女王,也被称为日本超级艺术天后。

如果说,原研哉是属于众人皆知和世界的一类,那么,草间弥生便专属于日本。而他们与山本耀司则同时定义了属于日本独有的不同风格的设计历史。

山本耀司不仅属于日本,在很多人眼中,将其定义为他是亚洲东方的。山本耀司这个名字不如原研哉响亮。但提起阿迪达斯,在中国无人不知,事实上,阿迪达斯进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山本耀司与其的合作。

山本耀司的服装设计理念,显得很特别,除了上面提到的“创造事物就是破坏事物”,在他的《做衣服》自传书中也坦言到,他不喜欢约定俗成的事物,不喜欢被束缚。他希望看到缺憾、失败、扭曲,完美是秩序与和谐的呈现,是强制力的结果,追求自由的人类不期望这种强制力的结果。

《做衣服》

他用“反叛”的张扬个性做“尽可能的隐藏”的服饰,这种被外界看来很“反叛”的特点在他那里,更愿意认为是对自由的追求。他认为“时装、创作的自由即是和平的象征”。

2

山本耀司和他的品牌之路

   

他从不按世界上存在的设计的套路发牌,以至于被人认为他是“反潮流”的一代设计师。但他自己会认为,只是为了反而反并不是设计的本意,而是为了这世界还需要另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服装设计的存在,为了一个主张而存在。所以当他的服装第一次在世界上被人看到时,也受到了人的讽刺甚至谩骂。

也因此,他总会说:我们都是被嫌弃的人、被讨厌的人、不被喜欢的人。如果不介意自己被嫌弃,反而一直努力的话,到最后反倒会变成受人喜爱的人。”这也成了他一直回应自己为何“反叛”甚至“反潮流”的答案。

而不论他的设计理念如何,以及他的服饰被赋予了什么寓意,山本耀司都将与原研哉和草间弥生一样,有着自己特有的风格和希望表达的人生含义,甚至希望表达的日本设计,纵使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否定自己并不是日本风格。

山本耀司的设计风格和草间弥生一样,同样受到童年经历和母亲的影响,不同的是,山本耀司同样受到了日本大正时期的影响。而他的那种反叛心理,也是从那时开始产生的。

山本耀司是1945年出生的,也是中日战争接近尾声的时期。而在这之前,日本曾有短暂的历时15年的大正时期,那个时期的日本是历史上少有的盛世。

这时期的日本,因为明治时期受到过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大正民主主义风潮席卷文化的各个领域,民族自决浪潮十分兴盛,民主自由的气息浓厚。而有着这样背景的日本,山本耀司在回忆起那个时代时,很是欣喜,不仅是自由本身,更多的是,自由给了当时的日本女性以反抗,争取自由的勇气。因为,山本耀司的母亲就是女性当中的一个。这也是山本耀司始终存在“反抗”精神的原因之一。

之后的1944年,美军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这里成为太平洋最大的战场,而日本政府向民间征集士兵,前去参战,山本耀司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终因战舰的沉寂,父亲战死沙场。之后,山本耀司提及此事,对当时的日本政府总是心存不满,战争夺去了他的父亲,让他的童年一片黑暗,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说,如果父亲还在,他也不会成为设计师。

山本耀司的黑色主题,便从这里开始,黑色是他不愉快的童年经历。

山本耀司

母亲失去了她的丈夫,所以一向在家作家务的她便开始走出家门开了裁缝店,将山本耀司寄托在外婆家。之后,山本耀司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日日盯着母亲裁衣服,在他眼里,母亲是独立女性的代表,而山本耀司也是在这时开始,决定学习做衣服和服装设计的,也是他设计女性服装的开始。

他说,他喜欢独立、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而这种喜欢事实上是受到母亲的影响。这时,黑色的服装穿在女性的身上,便整好应和了山本耀司所喜欢的这种独立、有反抗意识的女性。与其说是喜欢这种特质的女性,不如说是敬重自己的母亲。

他的这种反抗与对自由的追求,一直都体现在他所设计的衣服当中,也一直深受母亲的影响。一个伟大的设计理念的产生甚至一个伟大的(奢侈)品牌的出现,都将有着对人生甚至是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个时代的发生的表达。从这点来说,山本耀司不只是原研哉和草间弥生的复合体,更有着表达日本历史变迁的寓意。

进入到服装设计行业的山本耀司,首先在日本崭露头角。他以反叛日本潮流和对自由的追求的主题元素,设计出的宽松、不拘一格的衣服,受到日本年轻女性的喜爱,以至在一个时期,整个日本都在流行“山本耀司之风”。

之后的山本耀司以他个人的英文名字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品牌YohjiYamamoto,然后转战巴黎,进入到世界巴黎时装周,大放异彩。而在这之前,他曾不止一次到过巴黎。

上面也提到,他不喜欢约定俗成的事物,其实意在指西方国家那种线条非常鲜明的服饰,而当时的世界却正好流行这种风格。这种向世界潮流开炮的反抗,自然是不讨好的,也是违背世界意识流的。但之后,因为这种从未有过的设计风格和理念,也在巴黎以品牌的名义站稳了脚跟,掀起了新一轮时尚潮流。

之后,山本耀司从反抗“接触日本传统和服”,开始逐渐接受和服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时装当中。而这一被他自己设定的禁忌的打破,也成了他服装设计上的新一轮潮流,以有着日本和服特点的东方元素。

逐渐地,山本耀司成了服装品牌的名片,更多人知道的服装不是首先来自他创立的品牌,而是山本耀司他本人。这时,山本耀司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时装的一张名片,也成了设计创新的新主张的名片。

山本耀司先在日本开店,然后迅速将店扩张到西方国家,尤其进军巴黎时装周后的几年,而那也是1999年属于山本耀司最辉煌的年代。这与无印良品的开店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但之于服装,或许山本耀司会更趋向于衣服本身。

由山本耀司领导的时装,一直到今天还在坚持用手工裁剪并制作完成。在采访中,他对此坦言:他的时装产业是地球上最后一个用手工来做的产业,而在他收入的培训员工中,每一个关于衣服的细节都要用大量的时间去讲解、示范。

在这几乎全部机械化的时代,“山本耀司”的存在,完成了现代化下的“匠人精神”的传承。

3

创新艺术的下一站

   

关于他的品牌实体店,曾有着和无印良品几乎相近的运营模式。但之于产品本身来说,则将其定位成了奢侈品牌,店铺数量迅速增多,同时又遇到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公司的现金流极度缩紧,因此,年销售额相比过去也几乎缩水近三分之一(相较于1999年)。之后没多久,山本耀司便宣布了破产。

而在他的《做衣服》自传书,同时讲述了关于破产的另外一面:长期的埋头做衣服,而忽略了对集团整体的运营把控。所以,从这点也可看出的是,破产的原因并不是产品质量本身。

根据山本耀司于书中的记录来看,导致“山本耀司”品牌直接破产的从始至终都是现金流的问题,另外由于企业过于庞大、品牌之间的盘根错节,从而导致了运营的困难,无法抵挡金融危机的持续低迷。

如果说无印良品在一段时期内所遇到的问题是基于它本身的运营不当和产品布局的失误所造成的,那么,“山本耀司”除了本身的运营问题,还有时运不济的成分在其中。

根据书中的记录,破产之后的“山本耀司”由山本耀司作投资的朋友接济,将山本耀司集团接收,而他本人则不再担任集团的运营管理层的职务。

对于山本耀司来说,做衣服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而他不但给这门艺术赋予了自由和反抗的精神,也给他本人带来了有着生存意义的人生。人总要有一样东西可以来盼望,以至不会将人生白白的浪费,如果这样东西又和艺术相关,那么,付出生命又如何呢?正如山本耀司自己在书中说得那样,你做好为艺术献出生命的准备了吗?

对山本耀司来说,做衣服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在这世上总是有为艺术舍命的人,木心曾说,“我养我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在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人际关系上。”而木心的老师是福楼拜,他对于艺术,有着和山本耀司同样的感受: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你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在牺牲生活的同时,也会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生命。

而之于如今在创新和改变甚至借助艺术、物件创新生活方式的我们而言,不仅要问:你做好时刻放弃利润而追求产品艺术本身的准备了吗?产品还是需要认真来做并给予他生命的,说不定哪天,它就是一件艺术品了;创新还是需要一些“反叛”精神的,因为它注重的是新。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本耀司|设计师,你愿意拿什么来交换自己的梦想?
三宅一生,一块布,成为永远的时尚
老方在互联网: 山本耀司: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一事无成 有个性也能当饭吃。 日本服装设计界的巅峰人物...
【每日一书】0612.《 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 》
这个73岁的老愤青说,太多年轻貌美的女孩都是一副娼妓面孔
九位日本设计大师写的书の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