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榆林如何归来?

文丨张勋(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1

榆林印象

   

2000至3000万年前,强劲的西北风席卷着欧亚大陆的飞沙走石落到鄂尔多斯地台 ,堆积、隆起的黄土,在河流的冲刷和沉积下形成了今天陕北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风貌。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陕北高原北端,西至子午岭一线,东以黄河大峡谷为界。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榆林曾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之地,匈奴、蒙古、鲜卑、羌族等草原民族为生存与中原王朝谱写着征战与融合的历史史诗,留下了长城、镇北台、统万城、波罗古堡、杨家城等关口遗迹。

陕西著名作家高建群在《最后一个匈奴》中写道:“我们把那掉队的匈奴士兵叫最后一个匈奴。我们把那落脚的那个地方选定在陕北。我们相信那不羁的‘胡羯之血’会一直澎湃到今天的世纪。”是的,今天的榆林人真诚、好客、好酒、喜欢闯荡,去陕北人家做客一定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这和关中人讲究实惠、饭菜够吃的饮食习俗形成鲜明对比。

榆林曾长期经济贫穷,由于土地贫瘠,环境恶劣,不得不走西口谋求生计,直到近年来,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发掘,榆林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世界级的靖边天然气田,号称“东方科威特”。

以能源致富的榆林人现在几乎是经济优越的代表,据统计,2011年陕西百分之七十的豪车在榆林人手中,民间相传榆林人在西安买房是整栋购置、现款交易,何等霸气?西安的高档小区如北郊的白桦林居、高新的枫林绿洲、还有曲江的别墅区,几乎都充满了榆林人的身影。

榆林市周边地貌

2012年,榆林神木县GDP超过1000亿元,2009年,神木县实行免费医疗、免费十二年义务教育,不过这几乎是迄今为止榆林能源经济少有的民生投入。更多的声音认为,榆林的能源控制在神华、陕煤、延长石油等大型国企手中,加上外来资本的聚集,老百姓几乎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

2016年,榆林GDP2773.05亿元,仅次于西安,人均GDP77138元,居陕西各市首位,甚至超越了重庆,和成都大体相当,但以能源致富其实还是极少数与产业链相关的人。

2012年底以来,受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房地产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榆林能源经济陷入低迷,与此同时,以前虚假繁荣的民间借贷崩塌,老百姓前些年辛辛苦苦挣的财富被蒸发。

一位神木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前些年经济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20000元,榆林到处拥满了四面八方前来淘金的人,而现在每月净收入只有2000元,前些年挣的钱都投入了民间借贷,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她归结的原因是人心太贪。

更值得深思的是,通过观察陕西、西安和榆林近5年来的GDP,我们发现,陕西的GDP增长了近5000亿,西安的GDP增长了近2000亿,而榆林依然是2700多亿,几乎没有增长。2012年榆林GDP曾经占到西安的2/3,到2016年连1/2都没有了。

在当前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下,榆林不仅承载着陕西省“追赶超越”的重任,更是呼包银榆城市群整体发展的重要支柱,还是榆林375万群众生活改善和沙漠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但榆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包括:产业结构失衡、能源经济缺乏高端技术、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逐渐枯竭、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等,榆林的转型之路可谓漫漫。

2

比鄂尔多斯差在哪里?

   

榆林距离鄂尔多斯163公里,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鄂尔多斯人口200余万,比榆林少了100多万,然而,鄂尔多斯2016年GDP4417.9亿元,比榆林多1700多亿,鄂尔多斯这个发展因素和动能均比不上榆林的城市,缘何10年来与榆林的差距越来越大?

2003年,榆林市和鄂尔多斯国有企业同时进行改制,所不同的是,鄂尔多斯国有资本相继退出,除了公共设施等基础产业,本土企业全部民营化,依托资源形成工业优势,组建了鄂尔多斯、伊化、伊煤、亿利四大集团,抓住机遇上市并很快加入中国500强企业行列。而榆林的情况是,下令强制收回榆林的全部民营油田,大量榆林资本外逃到鄂尔多斯。

两市走向了不同的发展之路,鄂尔多斯的大型民营集团控制了巨量资源,发展迅猛,形成4家上市公司,而榆林至今没有一家私有上市企业,大部分资源落入国企之手。

榆林市201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除此以外,鄂尔多斯注重三大产业均衡发展,鄂尔多斯在短短两三年间就投资30亿元建起了造型独特的图书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七大标志性文化设施,而榆林除了古城,几乎没有现代标志性文化建筑。

鄂尔多斯拥有4A级旅游景区6个,榆林拥有丰富的关口文化、红色文化、沿黄旅游带等资源却未发掘其价值,鄂尔多斯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榆林只占GDP约30%。2016年鄂尔多斯有5个旗、市入围全国百强县,而榆林只有神木和府谷2个县入围。

3

需尽快打破对能源的依赖

   

能源经济连续10年占榆林GDP60%以上,这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有密切关系。榆林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能源矿产富集地,煤炭资源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岩盐占全国总储量50%,借助独特的能源优势,榆林目前已建成超亿吨的煤炭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金属镁产业基地、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

当前的榆林经济能源开采和能源化工占主导地位,农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旅游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能源产业受全球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因而造成了榆林经济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发展的多元化动力。

此外,由于能源化工产业带动力差、利润丰厚,汇聚了资本的流入,影响了一、三产业的发展。

神木锦界工业园(张勋 摄)

而榆林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当前也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政策风险,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政策要求;二是技术风险,环保技术需要进一步研发破解;三是市场风险,低质类同产品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再加上受到水资源紧缺、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承载能力限制、运输能力不足和科技人才紧缺等因素的限制等等,榆林能源化工发展困难重重。

2014年榆林经济增长从9%下降到2.5%,工业增加值下降到-10.4%。

在我们看来,榆林不能沉浸在能源化工带来的过往繁荣中无以自拔了,应该在提升产业技术和科技创新的同时适度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资源互补和风险分担的科学产业体系,寄望一个优势产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4

是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时候了

   

榆林人文资源深厚,关口遗址、红色历史、大漠风光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但是榆林2016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仅24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2亿元,占GDP总额只有5%。

当前,榆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状况是:游客没有将榆林作为旅行的目的地,而仅仅是途经地;以商务、会议、考察为目的闲暇时间的旅游经济开发不够;对旅游资源文化创意挖掘不深;未形成全域旅游经济的观念。

镇北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长城三大关,当山海关和嘉峪关成为旅游的目的地和集散地之时,镇北台依然人烟稀少;统万城作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虽然高建群撰写了专著《统万城》,现在依然有村民在其中放牧;波罗古堡作为李自成、李元昊屯兵之地,无定河边的铁血古城,曾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的感慨,亦是横山起义的发动地,依然门庭冷落;杨家城曾是杨家将镇守边关之地,现在几乎成为废墟,找不到通往的路。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中人”(张勋 摄)

榆林的关口文化贯穿整个中国历史,是草原部落与农耕民族的军事对抗与文化交融之地,见证了中华民俗生生不息的历史变迁与民族融合,榆林具有关口文化富集的独特性,880公里长城遗址,是何等的雄壮与威武,但都依然处于沉睡状态,等待被发现和激活。

被轻视的还有红色文化资源,谢子长等人领导的清涧起义,袁家沟谱写的《沁园春﹒雪》,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转战榆林8个县36个村庄,都是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

此外,榆林毛乌素沙漠的大漠孤烟、黄河的九曲回转、无定河的鱼米之乡都是全域旅游的绝美之地,榆林人的粗犷,让旅游资源陷入了集体沉默。

我们注意到,陕西另外两个能源城市,铜川和韩城当前都提出了以旅游业为转型突破口的战略规划,充分认识到了能源经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榆林同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时候了。

5

警惕来自生态环境的危机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陕北黄土高原北端,自然条件恶劣,风沙危害剧烈,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植被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上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榆林以脱贫为目标,大力发展畜牧、采煤和天然气。

这些经济举措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引起了植被破坏和沙漠化加剧、煤炭产业导致耕地下沉、工业废水污染环境等问题,直到1999年后,政府提出退耕还林还草,植被覆盖率逐渐提高,毛乌素沙漠逐渐成为绿洲。

根据环境监测(如图:沙漠化各阶段主要年份空间分布结果),2000年到2013年,榆林出现逆沙漠化过程,而2013年以后又出现沙漠化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降水不确定性造成的,但是中度和重度沙漠化出现在能源富集的府谷、横山、靖边和定边,这说明其与能源化工与煤炭开采亦有着重大关联,需要引起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警惕。

沙漠化各阶段主要年份空间分布结果

还有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因人为因素影响和自然降水的减少,近二十年间湖面面积已“缩水”了25.5平方公里,繁殖栖息于此的濒危珍禽遗鸥生存堪忧。

在7月下旬发生的榆林洪灾中,榆林市红山路被淹,道路全部毁损,随后几天,绥德和子洲的大水造成12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80亿元。雨其实并没有那么大,只是榆林城市排水设施和水系治理背后的隐患值得慎重反思。

6

榆林如何归来?

   

在我们看来,榆林作为陕西的第二大经济城市,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陕南经济低迷、关中除西安以外整体乏力的经济形势下,榆林作为能源富集城市,应该以深化改革实现产业转型和经济“换挡加速”,成为陕西“追赶超越”的重要担当。

榆林在城市群建设中因距离西安较远,在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榆林纳入其中,这也是鄂尔多斯盆地腹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是沟通华北与西部的重要枢纽,也是引领陕西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但是,由于对能源经济的依赖,呼包银榆经济区十三个城市都面临产业转型的问题。

最艰难的时候也将是机遇最好的时代,榆林应该积极主动的融入,在能源开发中通过国企连横、私企合纵、技术协同的形式,实现能源化工的异军突起,如能超越呼和浩特、包头和鄂尔多斯,将会成为陕西北部经济的领头羊,这是当前陕西省“追赶超越”除西咸一体化以外最好的区域经济发展思维。

在能源化工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我们认为有以下思路:一是榆林能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六县,而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水资源的紧缺给能源化工的发展带来瓶颈,当前通过“引汉济渭”工程置换水权从黄河引水,将破除能源化工发展的枷锁。

二是延长资源产品链,提升能源化工产品深加工度,充分利用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开发利用,从而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杀鸡取卵式开发利用;解决采空区和地面塌陷问题,使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最小,防止企业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

三是引入技术和人才,榆林的人才和技术甚至不如宝鸡和渭南,技术问题严重束缚了能源化工的创新发展,因此,榆林应该通过与西安知名高校联合组建博士点,重金聘用人才,增加科研资金的形式,破解技术和人才难题。

四是加大国企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增强市场活力,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发展思路与企业管理自身的问题是榆林能源化工动力不足的主因,可以通过民间资本入股的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政府牵头运作商业资本平台投资能源化工领域等形式,增强市场活力,也为民间资本找到出口。

榆林当前存在着一产弱、二产粗、三产落后的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到40%,要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发展旅游经济是合理的路径之一。

榆林的关口文化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开发建设中不能损害其原生性,如原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提出,将统万城老城不动,可在老城边建一座新城做影视基地,中间用一条林荫大道连接,游客参观完老城可到新城去住。

波罗古堡(张勋 摄)

波罗古堡、杨家城、明长城、镇北台等关口遗迹的开发都是这个思路,不能损害其原生性,新老分制,这一点波罗古堡做的很不好,在老城内建设新建筑,损害古城的视觉效果。

此外,榆林的红色文化如清涧起义、转战陕北、东征、西征等都是很好的红色旅游素材,可以此主动融入沿黄旅游带。

沿黄公路8月通车,北起府谷、南至渭南将连成一个旅游经济带。榆林可在充分开发白云山、天台山景区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红枣采摘、农业观光、窑洞民宿等深度旅游,品尝王家墩羊肉、张世新手工挂面,感受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民俗文化,打开全域旅游之门,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和旅游业的“追赶超越”补足榆林经济发展的短板。

当然,榆林是缺林少绿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生态底子薄弱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治理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还未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在我们看来,在榆林经济的转型之路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对资源的开发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可持续性发挥其经济价值,乱采乱挖、饮鸩止渴只能引发环境的报复,毁灭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化榆林区域重要节点城市地位
能源化工大省陕西的新打算
专访榆林市常务副市长赵政才: 2015年可再生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的5%
能源强区向“数”新生,榆林市榆阳区携手谷川联行打造产业转型强引擎
能源双城鄂尔多斯与榆林成长的烦恼
呼包鄂榆发展规划启动:现代煤化工是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