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济源的新价值时代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济源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可谓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不仅是因为其作为省辖市的时间比较晚,而且是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最小的省辖市(常住人口70多万,甚至还不到其它人口大市一个县的人口规模,2018年经济总量641.8亿元),但多项人均指标、增速指标和发展质量在河南又是最高的省辖市之一,比如人均GDP就曾经多年超过省会郑州排全省第一。

所以,济源当地政府和决策者在审视其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时,更多比拼的不是总量排名,而是“速度的位次”和“质量的位次”。

按照当地官方的说法就是,聚焦“速度的位次”,瞄准全国全省先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场上争高下、见分晓,重塑济源的形象地位;放大格局,以全国先进典型为目标,在更高的参照系中确立发展坐标和定位;要与省直管县比发展速度,与先进省辖市比质量效益,与发达城市比创新意识,高起点定位,高目标进位;凡是涉及指标排名的工作,都要走在全省前列,凡是先行先试的工作,都要培育亮点,创造经验,决不能让任何一项工作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

不过,我们注意到,虽然济源的城镇化率远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2018年济源城镇化率62.36%,比河南省的平均城镇化率高十个百分点),但近两年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却低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这对于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财政收入质量,又是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济源而言,显然是一个需要警惕并作出更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包括济源在内的区域和城市发展而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推进不仅是一个理想的目标,还是确保区域和城市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和常识性逻辑和路径;济源城镇化在河南省内的“相对失速”,不仅直接影响了济源对“速度的位次”的追求,其背后的原因还将涉及到对济源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核心引擎和多元化动力机制构建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最终将会影响济源经济的整体增速,进而影响一系列人均指标的排名,甚至会影响济源新一轮区域和城市转型的失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战略维新需要价值新坐标和逻辑新思辨。在我们看来,济源对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型发展新引擎和多元动力的寻找不仅是重要的,还是迫切的,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太行山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战略化推进以及绿色化和生态化理念的普适化和刚性化,济源传统产业的转型压力还将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资源观和产城人文融合的新发展理念之下,济源完全有空间、有优势、有能力获得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并以此为契机、逻辑和路径,构建一个属于济源的新价值时代。

1

文旅产业的新坐标

   

愚公移山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还是一个完全正向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资源,作为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愚公移山不仅为济源的城市品牌贡献了一个超级IP,还凝聚成了一系列城市标志,让这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变得很鲜明。

不仅如此,随着国家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弘扬以及红色旅游的兴起,当地围绕愚公移山这一主题还进行了一系列传承探索和产业发展,致力于“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比如:从2017年起,将每年6月11日设立为“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开展“学愚公移山精神,树当代愚公榜样,促济源跨越发展”活动,评选“济源十大当代愚公”,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推进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新校区建设,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党性教育基地;举办了全国性的愚公移山书画展;建设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改天换地的伟大实践;依托愚公移山干部学院,大力推进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和展览馆建设,打造愚公移山干部学院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等等。

截止到目前,愚公移山可谓是济源最重要的文旅品牌之一,在推动济源文旅产业转型发展中,也被寄予厚望,可以说是谈济源文旅,必谈愚公移山。

太行山

当然,济源的文旅资源不只包括愚公移山。济源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西踞王屋、东接华北平原,地处华夏文明摇篮地带,是“双阳福地”;森林覆盖率超过45%,在河南全省排第2名,生态很好;“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雄、奇、险、秀、幽一体兼备,诗仙李白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他的书法留下的只有一幅,就是在王屋山脚下阳台宫写的《上阳台帖》;济源还是世纪工程小浪底的所在地,是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的起点;“十里画廊”五龙口有观赏价值极高的北方最大猕猴群和内陆水温最高的医用地热矿泉;济源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9处,其中古代皇帝祭水的济渎庙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古典园林;此外,这里还有“大河盆景”黄河三峡、“茶道之源”九里沟、“女娲之乡”小沟背。等等。

就文旅基础而言,按照官方发布的数据,2018年济源接待游客1350万人次,增长17.6%;实现收入66亿元,增长18.1%。虽然人均带来的旅游收入不高(这也反映出济源文旅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但这样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相对当地73万人口和640亿元的GDP规模而言,占比已经很可观了,济源的文旅目的地属性可以说已经非常明显了,并为当地文旅产业的转型发展积累了不错的基础条件——每年1350万人次的基础客流,将在客观上对济源当地文旅领域的创新创业提供直接的消费支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文旅领域的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风险,并为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迭代提供直接的市场反馈和丰富的消费场景支撑。

而且,在我们看来,对济源文旅产业发展而言,即将迎来新的价值转折点,这不仅体现在济源当地政府围绕全域旅游的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投入、发展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当地已经形成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属性和每年超过1350万人次的基础客流,也不仅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市场机构开始来到济源进行包括民宿在内的带有休闲度假和健康养生性质的文旅项目的开发(比如,当地结合地域文化特点,打造了充满军工元素的那些年·小镇、小有洞天养生谷、小十方酒店、梦里周庄等一大批精品民宿,济源的民宿建设被当地政府认为走在了河南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更值得期待的是,随着黄河文旅带、太行文旅带、丝绸之路文旅带越来越显性化,作为三大文旅带的交接地区,将为济源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也是济源文旅新价值时代的最重要的背景之一。

让济源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本区域之一

比如,济源境内黄河58公里,其中包括著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还有黄河中下游的重要支流沁河和国家大型水利工程河口村水库。在我们看来,随着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将为济源提供新的区域价值、城市价值、生态价值、文旅价值和产业价值坐标,就黄河之于济源的综合价值发挥及发展实践值得进行专题研究、策划和规划,讲好济源的黄河故事,让济源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本区域之一,跳出水利的思维框架,对黄河进行生态化、文旅化、产业化、人居化的思考和利用,将黄河的综合价值进一步发挥出来,并综合带动济源其它产业和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

不仅如此,济源的区位决定了,这里还是中国最重要的三大文旅带的连接地区,往南是丝绸之路旅游带和黄河文旅带的双节点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古都之一洛阳(而且洛阳每年有着超过1.4亿的旅游人次),往东则是南太行地区乃至整个太行沿线,对太行山水文旅化开发利用最好的地区焦作(焦作每年有着超过5800万的旅游人次),以及黄河沿线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郑州(郑州每年的旅游人次也在1.4亿左右),而济源本身还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小浪底所在地和南太行国家森林步道的起点地区,在此背景下,济源如果能够依托其全域旅游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完善,再加上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市场化和国际化资源整合的文旅投公司平台,快速而高效推动区域文旅产业的布局、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其文旅产业规模和文旅产业生态将获得根本性的提升和完善。

唯有重新发现,方有价值维新。在我们看来,考虑到济源文旅正在面对的一系列内外部战略机遇和发展条件,文旅产业在济源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将不仅具有“富民”的价值,还将直接为“强市”提供直接的支撑,对济源的包括“产城融合”和新型城镇化在内的最重要的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反过来看,当地政府也只有站在这一更高的战略层面对济源文旅产业的发展做出战略定位、价值诠释、政策设计、投资安排、项目实践等,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文旅产业发展所可能带给济源的最大最多元的红利。

2

产城融合的新思辨

   

在济源创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曾明确提出:按照“龙头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模式发展多种业态,重点抓好济水源生态旅游综合开发、王屋山文化产业园、九里花海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加快王屋山(济水源)国家5A级景区创建步伐。

但是,我们看来,如果缺少了对中心城区的利用和统筹考虑,济源的全域旅游发展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短时间内也很难实现从观光游向观光游和休闲度假并重发展的转变,更别说进一步面向丝绸之路文旅带、黄河文旅带、太行山文旅带进行资源整合和市场扩张了。

考虑到济源文旅产业的基础格局和发展现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心城区都应是济源全域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集散地,也是丰富济源文旅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空间承载,对中心城区的文旅化思考和建设,将是济源全域旅游发展和整个文旅产业转型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推进济源中心城区建设和转型的最重要的逻辑出发点之一(济源每年的旅游人次已经是常住人口的20倍以上,济源的区域和城市治理决策中,必须将游客做出充分考量),在济源文旅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对此问题,有关部门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门规划。

说到这里,有个案例尤其值得一提,那就是,济源率先实行了城区公交全免费的政策,“不单河南省没有,全国也为数不多”。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按照当地政府的解释,当时考虑的三个方面中的一个就是“济源发展全域旅游的需要”——不但要为本地居民提供方便,而且有必要对所有来济源的外地人,不论是旅游的、经商的、工作的,还是探亲访友的,都要提供方便。

这项措施出台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受到了济源当地百姓的好评和外地游客的赞誉,成为了济源发展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

在我们看来,济源之所以能有如此任性的福利政策,与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较高的财政收入质量有关(2018年济源财政收入增速居河南全省第一、财政收入质量居河南全省第一),其它地方未必可复制,但这就是典型的景城互动和文旅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逻辑体现。

当然,这种在文旅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公共服务供给以及空间结构塑造等方面的融合,只是产城融合发展的部分体现而已,而且,考虑到文旅产业的特殊性,文旅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逻辑和模式,对其它很多产业来讲可能并不适用。

不过,有一点倒是相通的,那就是,随着创新创业和良好产业生态的构建在推动全球产业变革中的价值越来越凸显,所有产业的集聚和转型都越来越表现出对人才、科技、文化、资本等综合要素的依赖,而这背后往往又直接表现为对城市经济的更高要求,因为,只有在发达的城市经济体中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并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开创提供丰富的消费和应用场景支撑。

在我们看来,虽然济源在河南省辖市中有着相对较好的工业基础,但是无论是存量产业的转型,还是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都明显缺乏一个好的城市经济的支撑——考虑到济源固有的资源型经济和县域经济的传统,城市经济的欠发达有一定的必然性,甚至可以说,没有出现很多资源型区域和城市所常见的因产业转型失败而崩溃的局面就不错了,但是,这种城市经济持续滞后于工业经济的局面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而且,随着济源与洛阳、郑州的新一轮的快速崛起,以及济源与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如果济源的城市经济持续得不到改善,城市综合功能不能较大幅度的完善,不但新兴产业无法获得较好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存量产业历史性的流失问题。

按照济源官方发布的数据,不管是经济总量,还是财政收入,工业都贡献了三分之二;济源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白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济源还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基地,拥有5家超百亿元企业、4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近170家;在2019年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河南9家,济源1家上榜,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河南16家,济源4家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河南13家,济源3家上榜。

工业是济源经济最重要的构成

由此可见,直到目前为止,工业都是济源经济最重要的构成,也是济源经济的基本盘,当然也是济源区域和城市转型发展中所需投入的最重要的资源依托,如果因为城市经济的短板长期得不到弥补,导致这些产业转型失败或者出现外流,对济源的打击可想而知。

另外,在济源推进全域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城市经济不够发达,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济源城镇化率进一步快速提升,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济源虽然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财政实力,但其城镇化率提升在河南省内却表现出了“相对失速”(当然,济源城镇化的“相对失速”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当地的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人力资源需求不匹配有一定关系,还与农村地区人口对土地固守的传统观念有一定关系)。而且,如果说现在还主要表现为城镇化的“相对失速”的话,那么,如果济源的城市经济尤其是中心城区建设不能快速突破的话,将来可能进一步表现为本地人口的流失,这对于济源这个人口本来就少的小城市来讲,更是不愿意看到的。

在济源既有的发展战略表述中,“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可谓是四个最为重要的关键词,这不仅是由当地的资源禀赋决定的,也是由济源从建市以来所践行的河南省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有关。

其中包括2017年济源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由此,产城融合成了济源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最新的最重要的战略依托,也是其承担的最重要的转型使命之一。在此背景下,济源在全域一体规划的原则下,确定了“一核两带多点”的规划布局,其中,现有中心城区与虎岭高新区、玉川集聚区联动互动发展,协同推进城镇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功能完善,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功能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沿南太行生态旅游发展带、沿黄河小浪底北岸健康养生发展带,同时规划布局了一批重点镇、特色小镇。

按照规划,到2020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到2025年,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产业和城镇深度融合,城乡关系更加和谐,居民生活更加殷实,成为地域特色突出、全国领先的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综合示范区。

如果这些目标都能够实现的话,济源不仅是河南省最富有的城市之一,还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又富又美的美好城市。不过,纵然这样,依然值得好奇和期待的是,济源如何在一个常住人口不到80万的地方,建成一个具有经济凝聚力、产业竞争力、品牌号召力的“大国小城”来。所以,济源绝对值得我们继续保持关注和持续进行研究。



编辑:徐威威  

设计:孙月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快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进程 (2009宫希魁)
少数发达地区可率先实现全域城市化
城市旅游: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连全域旅游
什么叫全域旅游?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
郑州西部新城规划出炉!西部荥阳能PK过东部中牟吗?
绵阳最新规划:双中心12个组团,7条轨道交通,构建国家I型大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