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创中国”的遵义实践:发现新场景,赋能新经济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主流的观点认为,新经济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以全面创新为关键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以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等为主要内容,代表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一种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形态。

新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不仅是一种技术现象,还是一种由技术到产业的演进范式,是一种由虚拟经济或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转型逻辑,是一种资本与技术深度粘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作用的经济发展状态,还是推动区域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路径模式。

无论是从全球产业变革和国家经济体转型来看,还是从中国国内包括遵义在内的区域和城市综合转型来看,新经济都正在并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都是支撑性、支柱性、战略性和根本性因素,可以说,没有新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真正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就没有城市、区域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对遵义来说也是如此。跟全国很多地方一样,今年也是遵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还是开启新一轮综合转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的关键之年。发展新经济不但是落实和践行市委、市政府推动遵义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现实路径,还是激活本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的务实之举,还是在更高水平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的战略选择,也将是遵义参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竞争的必由之路。

1

让现实场景成为科创的策源地和主战场

   

“场景启发创新,科技创变未来”。和全球其它区域和城市的新经济发展逻辑和图景呈现一样,遵义新经济的萌芽、集聚、发展、繁荣和迭代,也与一系列生活、生产新应用场景的出现密切相关,并明显表现出与科技创新的强相关性,甚至可以说,科技创新在新经济的发展中始终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并不断引领新经济的迭代和更新,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但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当我们享受甚至惊叹于身边一些产品和服务带给我们的便捷、高效、优雅和精神解放等体验时,很少注意到这些创新性产品和服务背后所依赖的创新性的技术研发,也无意去深究这些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是在什么样情况被洞察、设计、生产并最终走进我们的生活的,对于这些创新性产品和服务背后所包含的核心技术支撑、场景需求洞察、协同创新逻辑、匠人精神坚守,甚至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等,更是表现出习惯性无感、社会性漠视和集体性无知。

在我们看来,如果说这种对科技创新和创新场景的习惯性无感、社会性漠视和集体性无知,在以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以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和以本地化竞争为主的阶段,还可以被接受,也没有对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增长造成太明显的影响和冲击的话,那么,在中国经济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阶段和更多表现为全球化竞争的阶段,这种对科技创新和创新场景的习惯性无感、社会性漠视和集体性无知,就应该被警惕,并需要尽快做出改变。

对于已经将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区域中心城市和区域科创中心等一系列城市定位明确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国家创新型城市遵义而言(2018年,遵义成功进入全国首批61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是西南地区唯一进入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并在2018年出台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内涵提升三年规划纲要),更是如此,而且,为了如期和高质量达成这些目标,对全球化的技术和产业变革、本地化的生产生活场景洞察、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等,都需要始终保持足够的敏感,并形成普遍性的社会认知和共识,让科技创新不断引领遵义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让科技创新具体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场景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主战场。

按照官方发布的数据,截止到目前,遵义市拥有1500家科技型企业,206家高新技术企业,246个创新平台,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5%,在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中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对发展新经济而言,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而事实上,新经济在遵义也正以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模式等形态,成就了一批企业,培育了多个产业,并将不断引发更深层次的变革,推动遵义迎来更综合的发展转型。

正是基于对这些最新的时代变革、国家转型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等多元背景的洞察,遵义市科学技术局发起并主办了以“发现新场景,赋能新经济”为主题的2020遵义科技创新项目征集活动,致力于以科技应用新场景的征集、传播和奖励为突破口,挖掘遵义科创新动力,赋能遵义新经济,践行市委市政府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而又务实地推动遵义区域和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希望能够将这一征集活动作为科学技术局每年的年度事件持续举办下去,每年重点选择一个视角,不断推动新经济在遵义的发展。

据介绍,基于对“场景启发创新,科技改变生活”的价值导向和洞察,本次科技应用场景的征集将主要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消费升级、智慧农业、双创平台提能增效、互联网经济等领域展开,面向在遵义辖区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公开征集,最后遴选出带动引领性强、应用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场景应用和实践案例,每个场景和案例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

2

面向未来产业和经济的遵义科创新征程

   

当然,除了年度性的科技创新项目征集活动之外,遵义市科学技术局还致力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遵义科技、经济、社会、城市、产业等发展现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遵义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现代治理等方面的引领、支撑、引擎作用,在市委、市政府针对新经济发展的统筹和统一安排下,出台了支持遵义新经济发展的五条措施,从建设新经济产业孵化基地、组建新经济研究院、举办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征集活动、培育新经济市场主体和直接奖励场景应用示范项目等方面,给出明确的政策导向、机制保障和资金扶持,并具体规划建设运营了遵义互联网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以空间运营驱动产业发展,以产业集聚推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成就高质量发展。

很显然,这些基于系统的科技创新逻辑、普适的经济发展规律和专业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模式所展开的针对新经济发展的背景洞察、战略思考、政策设计、活动安排、空间运营等,不只是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遵义科技企事业单位的复工复产的应急之举,而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具有明显的战略合理性和市场合理性的务实安排。

在我们看来,整个征集活动,也是一个面向所有公众的颇具创新性的针对场景、科技、创新、新经济、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战略等概念的科普过程,对营造全市科技创新的氛围和构建全市科技创新共识,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让科技走进生活,让具体的生活和生产场景启发科技创新,从而在生活、生产、文化、社会、科技、产业之间形成具有遵义特色的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创共享联盟。

对于遵义的很多科技创新企业来讲,尤其是对那些体量较小,视野还不够开阔,资源配置能力还不够强的中小微科技企业来讲,也是一次直接的科创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的启蒙,并可能在活动过程中为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和其它方面的资源配置。

对遵义市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来讲,这种既具有明确的创新项目导向,又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科研、产业、媒体、空间、政策、消费等环节的科创行动和实践,可谓是一次新的尝试,对进一步完善遵义的科创服务体系和推进科创服务平台建设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

据介绍,面对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和城市竞争的新形势,立足遵义独特资源禀赋,发现遵义比较优势,遵义市科学技术局希望通过包括“2020遵义科技创新项目征集”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新经济的支持措施,进一步聚焦产业,进一步放大政策性扶持效应,通过有限的增量资源投入,进一步激活存量科创资源的价值溢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遵义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深化遵义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

在我们看来,既有的和越来越多的案例和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纯粹的技术研发,还是面向产业的科技孵化,还是一个区域和城市科创体系构建,都不应该是孤岛式的,而更应该是基于开放共享和面向现实场景的规划和行动,这种起始于场景应用、互动于科创全生命周期、孵化于集聚空间、承载于新经济发展、配套于整体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服务于新时代背景下和新发展阶段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战略的科创理念和模式,已经是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新常态,也是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新常态,对遵义来说,也将是遵义科创发展的一段新征程,并可能开启一个遵义科创的新时代——以科创引领遵义新经济的发展,以新经济的发展成就遵义的高质量发展。

所以,这不仅值得关注,还值得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营造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生态
湾区科创峰会重磅来袭!哪些风口值得关注?
产业动态|以新场景引领高新区新经济突破发展
发展新经济,成都要布局23条新赛道
科技发展的“最佳拍档”,就在我们身边
王一鸣:移动支付是中国金融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重要标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