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记》:永远讲不完的中国故事

《史记》:永远讲不完的中国故事

文/蔡朝阳

小朋友们好,我是阿老师。

老王的《和孩子们一起读史记》第三季,就要上线了。我来给老王做个预热。

说起《史记》,在中国,自然称得上家喻户晓。

鲁迅说过一句特别著名的话,来概括《史记》,说,这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的一个绝高的赞誉,也是一个客观的描述。

所谓“史家之绝唱”,指的是此书作为历史学的意义。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是把历史当做信仰来做的,所以才有“不容青史成劫灰”这样的说法。文天祥出使元朝被俘,写下了《正气歌》,里面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的句子,这里讲了两个典故,一个就是齐国的史官,一个是晋国的史官,董狐,两人不畏强暴,秉笔直书的故事。

这个信仰是什么?就是对“事实”的尊崇。所谓“史”,什么叫“史”,有一种说法,就是过去所发生的事,这些事必须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所以呢,一部信史,就是一个史家给后代留下的几乎唯一能做的事。在传统时代,国之盛事,就是修史。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迁的价值和成就,就像是李白评价屈原那样,不为过誉:屈平辞赋悬日月。

此外,司马迁也为后人奠定了史书的一个写作体例。《史记》是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谓通史,是针对“断代史”而言的,记载的历史,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按照体例和篇幅,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什么叫本纪?一般讲述帝王本人事迹。有帝王之实而无帝王之名者,如项羽、吕雉,亦可列入本纪。

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世家之取名就是因为“王侯开国,子孙世袭”,也就是诸侯爵位封邑世代相传,故名世家。像孔子,就是《孔子世家》

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我们读《刺客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此类。

书,也叫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

表,有世表、年表、月表、世系表、人表等多种名称,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

后代人写史,但凡纪传体,一般也会按照这样体例来创作。这就是司马迁的奠基之功。

此外,鲁迅还说,“无韵之离骚”,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在强调《史记》的文学价值。

我们现在读《史记》,两千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还是令人心潮澎湃。这就是《史记》强健的笔力之所在,千载之下,犹有回音。

还有,《史记》本身的故事,流传千古,广为后人传颂,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认同。

那些故事,至今栩栩如生,可见太史公笔力之劲。我们形容一个人写得好,经常说力透纸背、或者入木三分,这些词来形容太史公,那是当之无愧。必须如此,才能让故事如此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比如说,“荆轲刺秦”一段,聊聊几十字,就把刹那间发生的事件写得扣人心弦,就在兔起鹘落之间,千钧一发之时,事变已经发生。旁人,那些围观者都来不及反应,一局已经完结,变化甚至仅在几十秒之间。这几乎是“改变历史的几十秒”啊。可惜没有得手,遂使天下英雄扼腕至今。

荆轲刺秦的故事,来自《史记 刺客列传》,我稍微来念一下: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轲既取图奏之,奏,就是呈上去的意思。发图,就是打开地图。打开地图,匕首就出来了,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就刺过去。秦王也很敏捷,吓了一跳,自己站起来,让开,袖子被扯断了。

可见,第一,秦王不是脑满肠肥之辈,平时还是训练有素的。第二,当时的衣服啊,质量不太好,可见纺织技术还不高明,所以一扯就断了。第三,当时命悬一线,真的连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

但是秦王自己身上也有一把剑啊,秦王就要拔剑自卫,但是情急之下,拔不出来,因为这把剑太长了,秦王直接拿着剑匣子,这把剑拔不出来,无法自卫和攻击。幸好室内有大柱子,秦王绕着柱子走。而这一下子起于猝然,殿下的群臣,都反应不过来。

你看,我们现在用的成语“图穷匕见”,就来自这个故事。可惜,秦王很厉害,自己保卫了自己,也是命不该绝。但是荆轲的故事,自此千古流传,所谓传之千古。

像这样的故事,《史记》里比比皆是,有谁不知道“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楚河汉界”“四面楚歌”这样的成语呢?这些成语,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最早的出典,即在于《史记》。所以,对于中国人而言,《史记》就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共同的精神源头。就像是故事的原型结构,后世加以演绎,加以戏说,形式和载体可以千变万化,而其根本之处,仍在于《史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若是要读古典著作,就一定要读《史记》的原因。

此外呢,司马迁本人的遭遇,也一直被我们嗟叹而感佩。他为李陵而进言,触怒了汉武帝,遭受宫刑,这是人生的巨大屈辱,但司马迁以极其隐忍的态度,忍辱负重,苟且偷生,最终完成《史记》,也真是艰苦卓绝。

在太史公自序,和司马迁另外一篇《报任安书》里,对这些遭遇,以及他自己的内心真实思想,有真实的吐露。我们至今读来,仍是恻恻焉,心有不忍。所以,无论如何,就作品而言,这是一部传之千古的作品。就司马迁的人格而言,又是伟大卓绝的,令后人敬仰,是中国历来公认的人格典范。

在太史公自序里,他讲了一段话,这段话我们也应该读一读,才能了解太史公的坚定自守。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样的人格力量,是足以烛照后世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和小朋友一起读史记》的音频课呢?

因为,《史记》值得一读再读。作为经典,《史记》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经典就是需要这样一个不断被重新讲述的过程。所谓经典,就是那些不断被重塑,不断被赋予崭新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启迪我们当下的生活现实的大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老王采用了轻松、好玩,而又结合了其他各种趣味知识的讲法,来做这一次《史记》的音频课程。那是因为,毕竟,《史记》到现在已经2000多年了,《史记》的语言,是古奥的文言文,在现代小朋友的眼里,已经有一些隔膜。必须由专业的研究者、老师,加以阐释和转述,作为一个中间的桥梁,以便于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史记》。

此外,《史记》卷帙浩繁,我们说了有130篇,中华书局出的《史记》全文注释本,有10卷那么多,可谓汗牛充栋。那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其中特别精彩的段落和篇章,专门选出来,有针对性地讲给孩子们听,就像之前的《古文九十九》,就像《万物有道》。

尤其是,老王的讲述,有儿童视角,又幽默,又有干货。这不是居高临下的高头讲章,就像和小朋友们面对面的娓娓而谈,在这个寒假,希望能带给小朋友们崭新的收获,以及快乐的时光。

好的,小朋友,你准备好了吗?一起进入《史记》波澜壮阔的世界吧。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课程形式:音频课程,可以看回放

课程时长:一共6讲,讲六个《史记》片段,每次课大概10分钟左右,2月9日(年三十)早上7:00开始更新,日更,直至更新完。

课程讲师:王剑锋

 

王剑锋

独立教师

绍兴白鱼文化创始人

绍兴白鱼文化课程总监

绍兴白鱼文化活动策划人

附:课程大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迁与《史记》的伟大贡献
三十二:《史记》
坎坷“前四史”:“史家之绝唱” 差点真绝了
司马迁:史界之太祖,文章旷代雄
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都是因为这个医生?
《史记》读书笔记(精选29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