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番僧西来,游子东渡——在澳门重读近代史

番僧西来,游子东渡——在澳门重读近代史

文/蔡朝阳

在澳门,大三巴,出博物馆,阶梯往下,游人如织之处,立着一个塑像。塑像着中国明朝服装,握毛笔,执书一卷,满脸络腮胡子。边上有注释:利玛窦。

利玛窦,这个在中国鼎鼎有名的洋人,1582年来到澳门。这一时间,距离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已经过去30年,圣保禄公学也已经于1565年开始教学。这个公学,便是圣保禄学院的前身,也是“大三巴”成为著名遗址之前的那个建筑。

利玛窦的到来,许倬云把这个看做中西思想的非常重要的一次交汇,事实上也确实带来了很多的变革。利玛窦自己看重的记忆之术并没有受到中国士人的推崇,但阴差阳错的一些事件,却最终推动了万历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几何原本》的翻译。事实上翻译《几何原本》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现在数学的体系,而是为了观测天空,以及校准历法。

现在我们看到,这个起点,恰好在于澳门。利玛窦利用其高超的学习能力,在几个月内,就已经粗通中文,为他进入中国腹地准备了主观条件。

事实上,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心态颇为开放,除了著名的徐光启之外,还有同为世家子弟出身的李之藻和瞿汝夔,他们在天文,地理,历法上,深受影响。这些影响除了《几何原本》和《万国舆图》之外,甚至包括大炮铸造技术。所谓《万国舆图》,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世界地图。中国人看到的第一种较为精确标准的世界地图,就是由利玛窦所带来的。这个地图,深深震撼了高官之子瞿汝夔。

历史记载,明军在1500年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佛郎机大炮,此后又从葡萄牙人那里学会铸造红衣大炮,这个制炮厂就在澳门。因而努尔哈赤初兴,来犯辽东,还是吃了袁崇焕的大亏,因为袁崇焕有大炮11尊之多。

如今有一座大三巴矗立在澳门,这恰恰是当时东亚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大学的遗址。圣保禄学院几经火灾,如今只留下一堵照壁,成为澳门的地标性建筑,游人来来往往,却不知道照壁之下,那位着中国明朝衣冠的大胡子洋人,究竟是何来头。

时间回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正式宣告,中西方的陆上贸易之路中断,丝绸之路成为绝响。而恰恰这个时间,地圆学说开始流行,而此前一个多世纪,《马可波罗行记》风靡欧洲,人们在想象中构建了对东方的神话与认识。

就这样,出于对财富的向往,对香料的贪婪,以及对于信仰的坚定,一波波海洋民族从各个方向向东方进发。包括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在葡萄牙,最早与中国接触的是欧纬治和佩雷斯特罗,他们分别在1513年和1515年乘坐马来人的船只,来到广州附近,将船停泊在Tamao(此地也称为贸易岛),在那里进行了利润丰厚的贸易。

据记载,在他们带回马六甲的重要货物中,主要是名贵的中国货物,包括素丝、塔夫绸、绸缎、麝香、珍珠和瓷器。而葡萄牙人没有预料到的是,这样一场贸易的获利远超他们的预期:近乎为成本的20倍!这样,他们日益向东方进发。

利玛窦最终得以进京,并最终死于北京,皇帝御赐准予埋骨北京。尽管利玛窦进了北京,但他事实上没有见到万历皇帝本人,他对着朝廷上的一张空置的龙椅,行了觐见之礼。这个时候,万历皇帝不见朝臣已经很多年。

饶是如此,不管利玛窦最终的目的如何,他还是以一己之力擘开了暗夜帝国的重幕一角,透进了些许光亮。在这个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全球化之中,实行朝贡体系和闭国锁国政策,明清两朝,仍是不能自外于世界潮流。

接下去,要到200年之后,我们今天的另一个主角容闳才会登上历史舞台,而另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孙中山又比容闳小40岁左右。

容闳和李鸿章都是1820年代的人,只是李鸿章地处内陆,他毫无选择只有走科举之路,未能博得功名,转投曾国藩麾下,因太平天国之乱而招募淮军,从此成为封疆大吏,国之重臣。

容闳有所不同,他出生在今珠海一个贫穷的家庭,离澳门仅有咫尺之隔,他们一直有“下南洋”谋生的传统,对“洋鬼子”也是见怪不怪。这就是容闳会去念一个教会学校的诸多原因之一。

容闳和李鸿章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行,直到容闳学成归国,才得以跟已经成为国家重臣的李鸿章有所连接。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岁的容闳跟随父亲前往澳门,并入读当时仍附设于伦敦妇女会女校之马礼逊纪念学校(MorrisonSchool),由独立宣教士郭士立(原属荷兰传道会)之夫人负责教导。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英交恶,郭夫人因此离开澳门,但容闳仍于马礼逊纪念学校就读。同年美国教育家勃朗(Rev.Samuel Robbins Brown)牧师抵达澳门,马礼逊纪念学校正式独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故马礼逊纪念学校迁往香港,容闳亦随之迁往香港继续学业。之后赴美,最终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容闳是第一个在外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在容闳和孙中山之间,还有一个澳门人,名叫郑观应,这些人物,以澳门为核心,建立起了彼此思想的关联。

生于1842年的郑观应,在近代启蒙史上也鼎鼎大名。如今澳门的郑家大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郑观应正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皇皇巨著《盛世危言》,提出救亡图存的主张。那天下午,我迈着疲惫的步伐,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豪宅,就像走进了近代史的深处。

郑家大屋门口有两棵大树,并排而立,树高参天,都有上百年历史,一棵是莲雾,一棵是桑树。我很感慨。桑树这一树种,由北向南中华大地上都有栽种,而莲雾则是热带植物,在广东才有所见,在这里平行而立,一点也没有违和感。

青年时代的孙文,深受郑观应《盛世危言》一书的影响。1883年,17岁的孙文自檀香山归国,同年前往香港读书。孙文在香港学医5年,受郑观应的思想影响不少。1892年春,郑观应在澳门编成五卷本《盛世危言》,孙文其时写的《农功》一文,经郑观应润饰而收入书中。

1892年,孙文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同年9月,26岁的孙文来到澳门镜湖医院,出任新设的西医局首任义务医师,成为澳门的第一位华人西医。可惜的是,孙文因为施行西医,医道高明而又爱护病患,而遭到澳门中医界的驱逐。他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后来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了。

容闳1854年学成归国,一路在国内奔波谋食。日后帮办江南制造总局,与曾国藩、张之洞多有接触。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当属“幼童留美”。

同治九年(1870年),在容闳的运作下,派留学生一事,终获得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批准。同治十年(1871年8月)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由陈兰彬任出洋局委员、容闳为副委员。陈兰彬负责留学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容闳则负责孩子们在美国的教育,直至同治二十年(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为止。容闳在沪、粤、港共招生120名,从同治十年至十三年4年间,每年派出30名赴美留学。

这批留美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30人,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领事、代办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长1人、副部长1人,驻外大使1人,总理1人;从事商业者7人;进入海军者20人,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

总之,除早亡、留美不归和埋没故里者外,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容闳当年捐资创办的“甄贤学校”,已经成为容闳纪念馆,容闳被称为“留学生之父”。而我觉得,这个称号,远不足以概括容闳的贡献。

澳门弹丸之地,如今以博彩业闻名于世,但在近代,却是思想激荡之地。澳门同胞不可妄自菲薄,大陆游客也不可随意轻慢。

我们来到澳门,第一顿午餐,我特意要求去葡萄牙风味餐厅就餐,并且,点名要一样主菜,叫做“葡国鸡”。

葡国鸡,据说是澳门的代表菜之一。它是葡国人从非洲及印度食品中学到的,将整鸡、土豆、洋葱、鸡蛋,配以胡椒粉、咖喱制作而成的一道菜肴。但有意思的是,葡萄牙本土却并不这么吃。因为,它是葡国人来到澳门之后,吸收各种饮食文化,在传统中国南方的饮食之上,加以改造,而逐渐发明出来的一种做法。这道菜配料繁多,有来自东南亚的物种,比如咖喱;有来自地理大发现的新物种,比如马铃薯。但仅仅咖喱的原料,就又值得我们大说特说了。

我跟孩子们说,读书旅行,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要在不疑处有疑。我们在澳门吃葡挞,在香港喝奶茶,大快朵颐。这个时候,希望大家能记起来“哥伦布大交换”这个词。

以及,我跟孩子们说,这是夏天“丝绸之路”游学的延续。因为,有陆上丝绸之路,有海上丝绸之路。澳门,是文化碰撞的重要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近代史重大事件------【重大事件-10】
澳门 | 34张图带你看澳门。
澳门最出名的葡挞
他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容闳,近代史上最被低估的人物
西比斯:利玛窦的前辈
穿行在澳门历史文化老街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