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睿洁:如何看一场全垒打话剧

按,2016年10月22日,阿老师要带一批小朋友去乌镇看戏剧节,顺便看木心。

去之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就是在微信群里给小朋友讲木心、讲戏剧。第一讲有关木心,是阿老师讲的。这里发的讲稿,是昨晚的第二讲,《如何看一场全垒打话剧》,主讲者是阿老师的朋友丁睿洁老师。

小丁老师是资深教育公益人士。但其实小编对教育公益不感兴趣,而对她是个不折不扣的戏剧迷这一点甚为着迷,北京大小剧场,她都跑遍了,各种戏剧如数家珍。这次我们带孩子去乌镇参加戏剧节,小丁老师也将随行,带孩子们一起看戏,于是小编就很放心了。

小丁老师的讲题里提出“全垒打戏剧”这个词,简直棒呆,小编之前从没有想到可以用“全垒打”这样的词来描述我们对戏剧的全面接触。谢谢小丁老师。


如何看一场全垒打话剧

丁睿洁

感谢蔡老师的信任,让我来讲一讲戏剧。其实我非常忐忑,其实我哪里懂戏剧呢,我只是业余时间喜欢偶尔去剧场看场话剧,并把这个爱好当成一种休息的方式,当然我也确实从中收获很多乐趣。恰好这一点被蔡老师知道了,就让我来谈谈看话剧的体会。既然如此,我就当是个锻炼。谢谢大家不嫌弃。

我确实非常热爱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具体表现就是,但凡外地朋友来北京出差,我一般不请朋友吃饭,而是请朋友去看场话剧。每当逢年过节,我也不会给我的恩师拜年送礼,而是送两张话剧票,请老师去看话剧。如果谁要让我推荐一下北京的夜生活,我肯定会力荐话剧,而且你可能会觉得我在推荐话剧的时候,有点过分热情洋溢了。

但我从来不会失手,我的朋友总是会因为一场话剧而改变过去对帝都的各种偏见,我的恩师老两口也总是感念我的关怀。我也带我父母同去看话剧,带着我闺蜜的孩子去,等等。我觉得这也说明,很多人以为话剧是个高雅艺术,轻易欣赏不了。其实不是,任何一个人坐在剧场里,都会立刻被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惊艳,会被舞台上跌宕起伏的人生牢牢吸引,随着戏剧痛痛快快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是你在看电视、看电影时绝对感受不到的魅力。

那今天我的分享,想要围绕我看过的一出经典话剧来展开。

在开始介绍这部话剧前,我想先介绍一个有关阅读的概念——“全垒打阅读”。如果有哪位家长朋友看过《阅读的力量》这本书,就会熟悉“全垒打阅读”这个名词。它的意思就是一次完美的阅读经历。

在这本书里有一句话。

“人生的第一本书、亲吻、全垒打永远是最棒的。”当你经历过一次全垒打阅读,你就会爱上阅读。但你永远无法预测哪一本书会成为某个孩子的“全垒打书”。

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本全垒打书,那是我小学三年级时,我爸爸当时觉得我已经可以读一点真正的名著了,就带着我去新华书店让我自己挑选,我选了两本,《孤星血泪》和《巴黎圣母院》,我不知道当时我父亲何以认为我能读这样的书,但这两本确实都成为了我读过的全垒打书。

我被书中展现的陌生世界完全迷住了,尽管那时我非常浅薄地喜欢阳光帅气的卫兵队长菲比斯,但更痛恨虚伪的牧师弗罗洛,最后我为加西莫多掉了很多眼泪。突然想起来,第一次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我好像也是更喜欢杨康。所以说,当孩子开始按照他们的喜好自由地阅读时,真的不用强求价值观完全正确。

总之,自那以后,我非常彻底地爱上了阅读,这让我受益终身。

这就是所谓“全垒打阅读”。那为什么我要说全垒打阅读呢?因为我感觉,一场经典话剧,正是一个你能感受舞台艺术的“全垒打式体验”,一场经典的话剧,能够无数次的戳中你的泪点,引爆你的笑点,让你从头到尾都不分心、不跑神,而且你在回家路上,还会忍不住要和出租车司机分享你的看戏体验,我保证你会感受到这种快乐。

我很幸运,第一次看戏,就遇到了“全垒打话剧”。大学时期,我纯粹是好奇,用40块钱买了一张学生票,看了一场在后来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在不同的剧场被上演超过千场的话剧,就是《恋爱中的犀牛》,这就是我想要和你们分享的话剧。

这部戏即便你没有看过,也会听说过吧?《恋爱中的犀牛》可以说是导演孟京辉的成名之作,也是这部戏历任男女主演的成名作,比如第一版的吴越和郭涛、第二版的郝蕾和段奕宏,等等。这部戏是一个爱情故事,我知道今天在群里的朋友,不仅有孩子,也有家长,所以我就没有刻意去避讳爱情这个主题。其实这部戏呢,是一部关于很特别的爱的故事,戏中的男主角马路,非常执着地爱着他的邻居明明,而明明又很疯狂地爱着一个叫做陈飞的艺术家。

而陈飞在这出戏中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只是一个符号。

马路为了获得明明的芳心,做了所有他能想到的事情,他原本是动物园里的犀牛饲养员,为了追求明明,他尝试成为一个时髦的商业人士,他学习英语、学电脑,计划开发犀牛饲养的电脑程序,他非常笨拙但又异常真诚地写诗,但无论做什么,他都无法将明明的目光吸引到他的身上。最后,绝望的马路绑架了明明,企图将自己的犀牛——图拉的心,连同自己的心,一起献给明明。

这个爱情看上去很偏执,马路为了得到明明的眷顾,不顾一切地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事情。尽管疯狂,但我觉得这又未尝不是一个返璞归真的爱,我想起我堂弟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和我说,他爱上班里一个女生,那时候我正读大学,其实自己都还没正式谈过一场恋爱,但一点也不影响我马上就嘲笑他,我说,“你一个小学生,也懂爱情吗?你说说爱情是什么。”我弟弟只想了2秒钟,就回答我:“爱情就是,即使她打我,我也觉得高兴。”

其实我早已提前完成了今天要分享的这份讲稿,并且和两个分别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朋友试讲了两次,在我讲到堂弟这个小故事之后,我意外地发现这两个孩子都在默默点头。

我现在才慢慢理解我堂弟小学时候对爱情的诠释。好像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可有那么一个人,你唯独想和她产生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只要不断开,不管她对你好,还是她打你,你都愿意。所以我说,马路爱明明、明明爱陈飞,都是一样的,他们互为对方的投射。

我在其后的几年中,总共重复看过三遍《恋爱的犀牛》,(这是我看戏的一个特点,看到喜欢的戏,就会重复不断地看。)在第二次观看这部话剧,我从演出一开始,看到马路一上场,就会为他而哭,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后面绝望的结局。对于马路和明明的这种绝望的爱,我过去认为这是一种悲剧,既然爱这么痛苦,为什么还要爱呢?

在这出戏里,马路有一大段独白,大致是说:忘掉她,就可以不再痛苦。忘掉你失去的和以后不能得到的东西,就可以结束痛苦。就像犀牛忘记草原,水鸟忘掉湖泊,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而我决定不忘记她。

有趣的是,在我试讲时,那个五年级的孩子还提醒我,他说“生活在动物园的犀牛,很可能真的已经忘记草原了。”那也许忘记草原的犀牛真得就不痛苦吧?

爱和痛总是同时存在,不用爱就不会痛,有时候,我们一生里真的会做这样选择。因为怕受伤,怕失败,就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些聪明人,或者被称为明智的人,他们不会选择去做“不可能、不合逻辑或者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看似寻得到人生的平衡,这在很多人眼里是最重要的,所谓人生的平衡。但是马路显然不是这样的人,明明也不是,他们活着就永远追求新的境界,也永远面对着可能意想不到的开始。

所以只有最勇敢的人,才能义无反顾投身于热爱,懦弱的人既不敢,也得不到,或者说不配得到自己最想要去爱的一切。虽然这是戏,可我发现人生总是经历这个遗憾。这出戏可能就是在讲这个道理。

其实这出戏里的很多话,直到多年后我才能感受深意,我记得最后一次我看这部戏,那时候我已经工作多年,经历了很多生活中的无奈。再次看《恋爱的犀牛》,我突然发现了这么一段话。

“爱是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人真正值得倾其所有去爱。但有了爱,可以帮助你战胜生命中的种种虚妄,以最长的触角伸向世界,伸向你自己不曾发现的内部,开启所有平时麻木的感官,超越积年累月的倦怠,剥掉一层层世俗的老茧,把自己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在外。”

所以你只要去爱别人,就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心痛,但痛不是不爱自己,反而是你爱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因为生命的体验仅有一次,你将通过爱与痛来触摸生命。

当你活得越久就越会发现,很多时候你都需要通过痛来感受生命,比如我的工作每年都会让我带着一些人来徒步戈壁,其中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孩子,他被他的父母带到戈壁上用四天时间去徒步100公里,徒步中这个孩子脚上磨了很多脚泡,每走一步都会钻心疼痛,但他还是坚持到终点了。最后,这个孩子说了一句名言,在戈壁上广为流传,他说“我发现疼,可以让我更真实地意识到自己活着。”

所以不论怎样,爱都是你经历过的最好的事。对了,这也是马路的一句台词,“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

我可以给你们讲一下这出戏在最后的场景,马路终于笨拙地完成了他写给明明的诗,最后的场景是在一场瓢泼大雨中,从舞台上大雨就那么落下,你们也知道,现在的舞台,什么效果都能呈现,马路就在明明身边读完了他写的诗,然后跪在地上痛哭。这时候演出结束了,幕布合上,一会儿幕布打开,演员这时候要走出来谢幕。扮演马路的演员也走出来,他全身湿透了,眼泪还不断落下。谢幕的明明也在哭,台下的观众也在擦眼泪,当然也一边报以热烈掌声。

演出结束了,观众回到现实,在稍后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的是,我的生活中曾执着地坚持过什么呢?一定也有什么,是值得我不计代价地去坚持的,我有没有错过这些?

人这一生,可能唯一贯穿始终的就是爱,爱的快乐与痛苦,你总是要不得不去面对。尤其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痛苦,比如短暂的分手,或是永远地离开。人最应该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面对爱的痛苦,但是往往这种教育,我们最难得到。

如果你接触到了话剧,你会发现在北京的演出市场上,也有很多单纯就是喜剧或者就是一出闹剧的剧目,我就不点名了,其实我非常不推荐。我想说,其实你也会发现,真正的经典多是悲剧,像是《恋爱的犀牛》,以及《茶馆》、《雷雨》、《日出》、《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等等,尽管戏里也有很多爆笑的地方,但最终它还是令人悲伤。而一旦你接触的戏剧多了,你更会发现那些最经典的戏剧往往都是悲剧,因为悲剧能更深刻地表现人性。在悲剧中,你会了解到人性的品质为何高贵,那些永恒流传而不会磨灭的人性中的光辉,总是要穿越悲伤才能展露其光华。

所以我通过自己的经验,想建议大家还是从经典剧目开始认识话剧。

如果还不了解哪些是经典,就直接选择品牌,比如人艺,《茶馆》、《日出》、《天下第一楼》等等,每年都会定期排演,也会定期上演新戏。这几年人艺最活跃的演员大概就是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何冰等,但凡遇到他们的戏,也代表一定有水准。

还有就是选择导演,我本人是非常迷赖声川,碰到他的戏,一定要去过瘾,比如《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等等,这几部戏我觉得可算的是人生的必修课了。但像刚才我讲到的孟京辉,因为孟京辉导演非常热衷于实验性戏剧的探索,有一些实验性极强的戏,其实我也欣赏不了,所以孟京辉的戏我会先看他自己的阐述,再决定是否去看。

我觉得如果你是刚开始了解和接触话剧,那像刚才我提到的标准去选择话剧,才能保证让你第一次就经历全垒打的话剧体验。

那么现在,我才正式来说一下,看话剧应该注意什么。在说到这点之前,我还要过渡一下。

刚才我提到了,在《恋爱的犀牛》中,舞台上会下起大雨来。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一出好戏,导演总会想尽办法让你得到最深刻、最完整的体验,有一次我去看歌剧《阿依达》,舞台上居然开来一艘大船。


还有一次看话剧《白鹿原》,导演为了更真实地把观众带到黄土高坡上,就在从舞台的一边,赶上了一群真正的绵羊,那可是一群绵羊啊,羊倌儿就很自然地把一群羊从舞台左边赶上去,赶到右边一个搭建的山坡上,羊儿们在那里假装吃了一会儿草,然后就从舞台另一边下去了。大概这群羊也是中戏毕业的吧?

你看,这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让你能在一场话剧中帮助你全心投入到剧情中来,作为旁观者,你需要暂时忘记自我,相信舞台上那一出戏是正在发生的现实,而你是现实的旁观者。当然也会有一种戏,演员的功力能替代很多道具,比如《暗恋桃花源》这部戏,台湾的演员李立群,功力非凡,有一场他在湍急的河流中乘船的戏,他既没有船,舞台上也没有一条河,完全靠他手里一根船篙,用动作就很逼真地展示出了一条小船快被巨浪和漩涡打翻的场景。


不论怎么样?一场演出,从演员,到舞台布景,到灯光和音效,都在帮助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所以去看一场话剧的时候, 你应该做的准备,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让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这场演出中。这既是为了让你更加享受这次演出,也是为了尊重所有为这台戏所付出巨大努力的工作人员。

而欣赏舞台艺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舞台艺术是不可复制,每一场戏的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每一次演出,演员都有可能有临场发挥。整场表演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更不会重来,2个多小时演员在台上蹦蹦跳跳、哭哭笑笑,都是一气呵成。即使出现失误,也只能靠演员的现场发挥来补救。所以舞台戏剧需要依靠演员和观众都做出配合,才能成就一出经典。

如果明白这几个道理,我们自然就会了解,在看话剧前和看话剧中,你都应该做哪些准备,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我大致列了7个注意事项。

1.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穿着深色服装入场,避免奇装异服,避免荧光闪烁或反光面料。舞台上演员的专注力很重要。面对观众是一种挑战,台下浅色的衣服一动,台上演员就可能分心。

2. 准时入场、对号入座;如果迟到,就不要闯入已经开始的剧场中,而是要听从场务人员的安排安静入场或等候幕间入场。千万不能站在过道,或者走来走去地找位子,不但会影响其他观众观看,也会影响台上的演员表演。

3. 不能将任何食品、饮料带入场内,所以在入场前,一定要先吃饱喝好。

4. 在演出过程中务必保持安静,手机最好设为静音,而不是震动,如果没有静音设置,则最好暂时关机,因为手机震动时,还是可能会碰到椅子、或口袋内其他物品,而且手机震动其实也是会发出不小的声音。演出过程中,即使再兴奋,也不要讲话。可以笑或者流泪,这些忘我的随着剧情的感情起伏变化,和演员之间也会形成无声的交流,但作为观众,请不要和你的同伴用语言交流,实在忍不住,可以用一个眼神传递感受。等散场后,再痛快交流。

5. 演出期间不能拍照,禁止录音、录像。甚至仅仅是拿出手机看一眼,也不合时宜,因为闪亮的屏幕反射在观众脸上,也容易导致演员走神,你也很容易让身边的观众走神。

6. 不能喊偶像的名字,不举条幅、荧光棒等物。如果演出有你的偶像,你也不能冲上舞台,或是试图引起演员的主意,也不可以在演出后私闯“后台”。

7. 演出结束后,请留下等待谢幕完成,用掌声答谢剧组全体人员,最后导演也会上场,应该给予导演最热烈的掌声,他虽然在幕后,却是一出戏的最核心角色。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感谢大家的倾听。今后大家来北京,欢迎您和我联系,我请您看话剧。


本文作者:丁睿洁,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总干事,资深教育公益人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学会欣赏话剧?
没看过孟京辉话剧的她竟成了御用女主角|一刻影像
冯小刚捧不红他,陈道明却给他配戏,一场戏令冯小刚崩溃
郝蕾的野性美,段奕宏的痛
【单向历】 7 月 24 日,忌小题大做
巩俐恩师中戏梁伯龙的幕后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