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之

小肠手太阳之脉

白话解

一 运行路线:

小肠手太阳之脉

起于小指之端

循手外侧,

上腕,出踝中,

直上循臂骨下廉,

出肘内侧两筋之间,

上循臑外后廉,

出肩解,绕肩胛,

交肩上,入缺盆,

络心,循咽,

下膈,抵胃,

属小肠

其支者,

从缺盆循颈,上颊,

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其支者,

别颊,

上䪼(zhuo),

抵鼻,

至目内眦,

斜络于颧

字词句解:

小肠手太阳之脉,

起于小指之端:

心经脉

走小指的内侧出其端,

出的是内侧的端,

在小指顶端经过阴阳转化后

在小指的外侧端变成了

小肠经脉的起点

循手外侧:

大拇指这边为内侧

小指这边,为外侧

运行于小指外侧

的赤白肉交界处

上腕,出踝huái中:

向上运行到腕部

从手外踝的

中间出来

脚上,有内踝外踝

手上也有内踝外踝

手内踝,指桡骨茎突

手外踝,指尺骨茎突

出踝中:

即指从

尺骨茎突

中间出来

因尺骨茎突

手做反转时

会跟着旋转

这里头有个

定位的问题

大拇指在上

小指,在下

把手放在胸前

手向外旋转时

尺骨茎突的

下面会摸到

两个骨头包

小肠经脉,就是走

这两个骨头包中间

尺骨茎突

手太阳脉,走茎突的下边

而并不是,走茎突的上边

“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

阳谷穴的定位在

尺骨茎突的下面

证明手太阳脉

走尺骨茎突的下面

我们现在用的阳谷穴

在尺骨茎突与三角骨

之间的凹陷处

临床上用内经中的

阳谷穴疗效更好点

直上循臂骨下廉:

直上

沿着小臂尺骨的下边缘

上下的定位是手竖起来

大拇指在上,小指在下

臂骨,尺骨

出肘内侧两筋之间:

从肘内侧两筋之间出来

肘内侧:肘部外侧的内侧

两筋之间:尺神经沟的两筋之间

即从尺神经沟出来

小肠经在手小臂的运行有点特别

他运行于尺骨下边缘的内侧

与心经离的近

上循臑外后廉:

向上运行于

大臂外侧的

后边

出肩解,绕肩胛:

上循臑外后廉,进入肩关节缝

从肩关节出来,环绕肩胛骨

解,骨缝

肩解,肩关节缝

肩胛,肩胛骨

环绕肩胛骨的这一段

现在的书上没有

这很重要,肩胛骨缝的疼痛

是心经脉与小肠经脉发病时

常见的病症,临床经常见到

交肩上,入缺盆:

从肩关节出来后,分为两支,

一支绕肩胛,一支上肩,

绕肩胛的一支上来与

上肩的一支

在肩部相交

相交之后从缺盆进入

交肩上:在肩部相交

络心,循咽:

入缺盆后,分支网络心脏,

直行支没着咽喉向下运行

下膈,抵胃,属小肠:

向下穿过的横膈膜,抵达胃腑,

继续向下运行,回到本腑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

上颊:

在缺盆处

分出一支

沿着脖子的前面

向上运行至脸颊

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到外眼角,改变运行方向

向后运行,进入耳朵里面

其支者,别颊,上䪼(zhuo):

在脸颊部

分出一个分枝

向上运行到䪼

䪼:

颧骨外侧的下面

颧髎穴的这个位置

䪼这个位置有几种说法:

一说是颧骨,明显错误

因下一句是,“斜络于颧”

说明不是一个位置

一说是“目下为䪼”

但是内内经中

“目下”即目下

没有其它叫法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从颧髎穴运行到鼻子的根部

沿鼻根上行到眼内角睛明穴

变成了足太明膀胱经的起点

从睛明穴分出

络脉网络于颧骨部

手太阳小肠经脸部运行:

    1.从缺盆到颊车

从颊车,到眼外角的瞳子髎

从瞳子髎,到听宫

    2. 

从颊车到颧髎

从颧髎到睛明

3.从睛明络颧骨

二 是动病

是动则病嗌痛,颔 hàn肿,

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主词句解:

是动则病:

脉有异常跳动即病

容易得以下的病症

脉有异常的跳动

都是因受了外邪

“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

是动病后面的病症

是经脉受邪后

易出现的病症

嗌痛:咽部的疼痛

颔 hàn肿:下巴的侧面肿

颔,下巴侧面

颔有左右之分

“手阳明之筋

上左角,络头,

下右颔”

下巴两边,叫颔

中间,叫颐

不可以顾:

不能回头

顾,回看

肩似拔:

肩像有力扯着

表示肩部发紧

臑似折:

大胳膊就像折断

疼痛无力的表现

不可以顾的这样病症

在落枕中,经常出现

是颈椎病中常见病症

当脖子不能

左顾右盼时

病在手太阳

不可顾

肩似拔

经常同时出现

三 是主病

是主液所生病者

耳聋,目黄,颊肿,

颈、颔 hàn、肩、

臑、肘、臂外后廉痛

字词句解:

主液所生病:

小肠主液的

功能出问题

引起的病症

大肠津液

小肠主液

津液与血:

津:腠理发泄,汗出溱zhēn溱

液:谷入气满,淖nào泽注于骨

骨属

屈伸滑泽,

补益脑髓,

皮肤润泽

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

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饮食入胃后

通过中焦与

脾胃的运化

先化出津液

津液变化后

可以化成血

津液与血的关系密切

人体阴阳,气血而已

内经的血

不仅是指

红色的血

所以提出了

“大血”概念

把人体所有液体

都放在“大血”里

大肠主津所生病者

小肠主液所生病者

胃,主血所生病者

三者之间相互关联

大小肠,与胃是一体

大小肠,是胃的延伸

“大小肠属胃”

耳聋:

至目锐眦

却入耳中

病在所在经之所过

即是经脉病有特点

耳聋出现在小肠经病

与三焦经病胆经病中

不要一见耳聋就想肾

目黄:目者,脏腑之精

精血变化

会反目上

五色黄赤为热

小肠经的目黄

表示液中有热

颊肿:面侧为颊,面颊部发肿

小肠经脉

“从缺盆循颈,上颊”

有热则肿,面颊发肿是热症

整个下巴,下嘴唇下面叫颐

颐后到下颌角叫颔 hàn

面侧为颊

颈、颔 hàn、

肩、臑、肘、

臂外后廉痛:

颈、颔 hàn、

肩、臑、肘、

臂外后廉,

小肠经脉所过之处

一点或一段的疼痛

以上都是液的运行

不正常所产生的病

四  针刺原则

为此诸病,

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

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字词句解略

详见肺经脉解

与大肠经脉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经脉歌-小肠经 |十二经脉|小肠经(2)
一个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的特效穴
十二正经之手太阳小肠经篇3.0(左右三十八穴)
人体有个养老穴,既治急症又养老
学悟经络(21)|| 未时.肩脉.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与病候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