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病之所在奈何

黄帝问:何以知病之所在

主要通过

三部九侯

脉搏状态

来去判断

病变部位

岐伯曰:

察九候

独小者病,独大者病,

独疾者病,独迟者病,

独热者病,独寒者病,

独陷下者病

九个

代表性穴位处的

脉搏有一处单独

发现异常

无论是

单独大

单独小

单独特疾快

单独特迟缓

或者在九侯穴位处

发现某一侯的位置

特别热、特别寒冷

特别陷下又或者

特别高起的变化

都是病

都能说明

穴位附近

有病

穴位所代表的

脏腑和经络有病

接着,歧伯

还讲了一种

通过实验观察

内踝上五寸处

指下振动的方法

来判断病情的

轻重与吉凶的

方法

歧伯曰:

以左手足上

上去踝五寸按之

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

其应过五寸以上

蠕蠕然者不病

其应疾

中手浑浑然者病

中手徐徐然者病

其应上不能至五寸

弹之不应者死

这是古人运用

振动原理断病

的方法

将左手放在

病人的小腿内侧

上踝骨五寸的地方

用右手指弹内踝骨

如果医者感受到

左手以上部位有

蠕蠕然者如虫爬

的振动

说明振动传导正常

此人没病

医生左手下

感觉振动是

浑浑然者

散漫不清

是有病

医者手下的感受是

轻小徐缓,也有病

医生左手下感觉不到

弹内踝骨时的振动现象

弹之不应,就是死症了

古哲这种发明创造也不简单

利用了健体病体与死体振动

不同的原理

现代医生可以发明

更精密的声学仪器

测量这种振动现象

来断病的性质

歧伯还指出:

脱肉身不去者死

中部乍疏乍数者死

脉代而钩

病在络脉

身体特别瘦削

已经不能行走

属于死症

中部三侯

脉搏总是

时快时慢

交替变化

属于死症

中部三侯

穴上脉搏

时有时无

有时很大

病在络脉

歧伯指出:

九候相应

上下若一

不得相失

一候后则病

二候后则病甚

三候后则病危

所谓后者

应不俱也

察其腑脏,以知

死生之期

必先知经脉

然后知病脉

真藏脉见者胜死

足太阳气绝者

其足不可屈伸

死必戴眼

第一

九侯相应

上下若一

不得相失

这是无病的原理

第二

一侯岳则病

二侯后则病甚

三侯后则病危

发现九侯九个穴位的脉搏

有一处异常后,说明病了

有两处后,说明病已重了

有三处后,说明病已很重

所谓后者

应不俱也

后:

九侯穴位上的

脉搏摸不到了

如何深按细察

都不能发现了

第三

察其脏腑,以知死生之期

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必须,首先清楚

经脉的搏动状态

才能够掌握

病脉的状态

第四

真脏脉见者胜死

真脏脉到了

所胜的时机

就会死亡

第五

足太阳气绝者

其足不可屈伸

死必戴眼

如果一个人

足太阳膀胱经病了

腿足不可屈伸

死前一定有

眼圈发黑

目睛上望

的现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部九侯论第二十之四何以知病之所在
===把脉诊法===
三部九候之死脉-倪海厦《黄帝内经》 第二十篇 三部九候之脉 (20.2)
第二节 三部九候之死
【收藏】最全的动态脉诊图,学脉诊这篇文章就够了
中医诊断学精品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