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绝望的概念

绝望概念

克尔凯郭尔

一、绝望的内涵 

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

一书的副标题是:

为使人类受教益和得醒悟

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

乍一看本书似乎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研究绝望问题

但他实际上是

从哲学的角度

对绝望做出的

本体论的分析

心理学的

绝望是,人的一种

悲观的,心理体验

克尔凯郭尔

把绝望视作

人本身的

生存状态

他的目的不是

要人们去调节

绝望的情绪

而是通过

克服绝望

回归到人的

真正的自我

使人从群体的

束缚中解脱出

成为“那个人”

要理解绝望

必须先清楚:

绝望和自我

之间的关系

《致死的疾病》:

人是精神

精神是自我

自我是一种

自身与自身

发生关联的

关系

或是在一个关系中

这关系自身与自身

所发生的关联;

自我不是这关系

自我实是这关系

与它自身的关联

人是一个

有限与无限、

暂时与永恒、

自由与必然

的综合

简言之

是一个

综合体

综合是一种

二者之间

的关系

以这种方式思考

人就还不是

一个自我

首先,在克尔凯郭尔谈及的

绝望、罪、恐惧等概念中

有一个前提“人是精神”

所谓精神

并不是说

没有肉体

而是实指

灵肉相契

而产生的

某种东西

肉体越是

趋向于灵魂

人越是摆脱

肉体的成分

人就越是

作为精神

克尔凯郭尔:

纯粹的精神

只有上帝

其次,人是

有限与无限、

暂时与永恒、

自由与必然

的综合

作为精神的自我

以第三者的身份

参与其中

达到一种

微妙平衡

关于自我的设定,可以是他者

如金钱、名利等也可以是自己

如果,自我

由他者设定

人必陷入

绝望之中

世俗事物

流转无常

建立在此

基础之上

的自我

必然随之

起伏动荡

而如果自我

由自己设定

因为没有一个,关于

上述微妙平衡的标准

所以

必然倾向于某边

从而陷入大绝望

自己不能

拯救自己

所以

不管是他者

或者是自己

设定的自我

也都必然会导致

平衡关系的打破

从而陷入

绝望之中

所以

这种精神性的自我

只能是上帝设定的

而且

只有谦卑地处于

上帝的信仰之下

才能,跃出

绝望的深渊

因此绝望,就是由于缺乏了

维持平衡,所需要的某一极

如有限性、可能性而引起的

再次

对上述综合因素

过于片面的强调

绝望会随之出现

如无限性的绝望

就是缺乏有限性

自我深陷

在无边无界

的幻想世界

无法回归自身

反之,缺乏无限性的

有限性的绝望的自我

根本没有幻想

没有对精神界限的逾越

这种人缺少“自我”

不敢相信他自身

他发现成为

他自身太冒险

而成为与他人

类似的存在者

成为

一个拷贝、

一个数字、

一名群众

则更容易

也更安全

对可能性

与必然性

的综合

的不成功

也会出现

两种绝望

一种是走向绝对可能性

而缺乏必然性的自我

这种绝望的人

看似有很多的选择:

他可以这样做

也可以那样做

他始终忙碌于各种

计划、项目、打算

可他从未

拥有的是

现实

最终

会在各种

可能性中

精疲力竭

一事无成;

另一种是只抓住必然性

而不考虑可能性的绝望

这种人必定,将会沦为

决定论者或,宿命论者

克尔凯郭尔

把绝望称为

“致死的疾病”

一般意义上,“致死的”是指

肉体的消亡,生命的终结

但是按照基督徒的理解:

“死亡本身是进入生命”

绝望的

这种症状

就像一个

卧床病人

求生不得

欲死不能

的状态

这疾病总是,在死的过程中

而又死不了,而是“死于死”

也就是活着

去经历死亡

绝望

总和永恒

相联系的

绝望中的人

既不能耗尽永恒

也不能摆脱自己

所以

他无时无刻

不处于绝望

的痛苦之中

二、绝望的形式 

绝望不断增加的强度

以来于意识的程度

或意识增加的比率

意识的程度越高

绝望的强度越强

人的自我意识程度越高

就越拥有对永恒的观念

绝望的程度也就越深

最大限度的绝望

是“魔鬼的绝望”

因为

“魔鬼是纯精神的,

因此是绝对的意识,

并且是透明的;

在魔鬼那里

不存在任何

能够作为

缓和借口的

昏暗晦涩之处

照这样说:

上帝的绝望

魔鬼的绝望

必定会极其相似

相似的不分彼此

根据在绝望中

有无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程度

可以

将其分为

两种形式:

软弱的绝望

强化的绝望

绝望中不要

成为,自己:

软弱的绝望

或者

女性的绝望

这种

绝望根据

在绝望中

有无自我的意识

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于世俗

或者世俗事物的绝望

在这一阶段的人之所以绝望

是由于外在因素的压力,如:

金钱,名誉,权利等

这些就是他的生命

他总是

消极被动地

“被绑缚在

与他人共存的

直接性之中”

没有反思

一旦他所执着的

那部分被剥夺了

他就成为了

自己所说的

最不幸的人

他认为自己遭受了

毁灭性的打击

于是他绝望了

如果外部条件改变

失去的东西

失而复得

他又重新

开始生活

他没有自我

打击来临时

他总希望

成为别人

这种绝望的

形式是由于

偏向于有限性

而缺乏无限性

所导致的

第二阶段

是关于永恒的绝望

或对其自身的绝望

这一阶段是对于

第一阶段的发展

因为是人总会有

或多或少的反思

当他对某物绝望

事实上是陷入了

关于永恒的绝望

他把极高的

价值归于了

某种世俗的事物

或者他先将

世俗的某事物

变成整个的世界

然后

再把如此

高的价值

归于这个

世俗世界

这在事实上

就是陷入了

关于永恒的绝望

这种人

已经意识到了

在他的自我深处

有着永恒的存在

但他不愿敞开

而是选择封闭

孤独是他生活的必需

他不愿意

超出这种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

他表现的

和常人无异

但当内心躁动

变的太强大时

他必须

采取有力的措施

就是回到直接性

追求世俗的成功

麻痹内心的绝望

在绝望当中

要成为自身:

违抗,或者

男性的绝望

为在绝望中

成为人自己

必须存在,一个

无限自我的意识

但这个

无限的自我

实际上只是

最抽象的,形式

最抽象的,自我

的可能性

并且这是

在绝望中的人

愿意成为的自我

是切断了

同建立它的力量的

任何关系的自我

不管这人

从事的是

什么事业

他只与自身相关

它不承认任何,能够

超越他的力量的存在

他不愿意把自己

完全交付给上帝

不愿意被永恒慰藉

或者他认为,就连永恒

也治疗不了,他的绝望

他宁愿以经受

痛苦的代价

而保持住自身

这种绝望

“是绝望的

自我伸张

是抗争

绝望者

的这种

自我伸张

空洞乏味

他就像一位

“没有国土的国王” 

三、绝望是罪 

克尔凯郭尔

在基督教

原罪学说

的基础上

对罪进行了

进一步发展

他认为由于

亚当的堕落

罪进入世界

这是传承之罪

但只带来了

罪的可能性

那罪不断地

通过那个体的

人的质的跳跃

进入这个世界

也就是说

个体的罪

源于自身

每个个体就是

自己罪的原因

不必外寻

克尔凯郭尔

把罪定义为:

在上帝面前或者

具有上帝的概念

在绝望中,不要是其自身

在绝望中,要是其自身

“罪是绝望的强化”

具体来看罪

有以下特征:

①这罪与上帝有关

罪的强化也是

在上帝面前的

强化

当作为

有限性的

自我意识

到了永恒的存在

无论他想成为自己

还是不想成为自己

都无法摆脱罪

②罪

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存在

标志着,个体精神的觉醒

是自我意识的滥用

③罪作为

绝望的强化状态

说明

人已经意识到了

自己的不完满性

但却否认这种

不完满的弥补

必须依赖于

超越人的

理性之上的

更高的存在

严格地说

罪是基督教世界的罪

因为罪的前提

是在上帝面前

或具有上帝的观念

异教徒和自然人

没有上帝的观念

也就谈不上有罪

克尔凯郭尔:

个体没有获得拯救之前

他的每一个生存瞬间

都在招致绝望

这不同于生理的疾病

某人生病了

我们只能追溯在过去的

某个时间他招致了这病

但是不能

说他每时每刻

都在招致疾病

这是

不可想象的

绝望永远是

现在时态的

由于是

与永恒发生联系的

绝望中的人又不能

彻底断绝这种联系

所以

绝望中的人

在可能性中

将全部过去

当作现在来承受

同样

在罪中的

每一状态

都是新的罪

在人没有走出

罪的每一瞬间

罪都在增长

“罪的反面是信仰”

处在罪中而

不信仰上帝

这种罪就会

一直在延续

克尔凯郭尔,将罪的观念

扩到人的生存的各个阶段

克氏认为

人有三种

不同类型

的生存阶段

即审美阶段、

及伦理阶段

和宗教阶段

这样一来,罪也就随着

人对生存,不同境界的选择

而产生了,不同境界的罪

四、绝望的克服 

消除绝望无非

有两种途径即

通过,自我本身的力量和

通过,上帝的力量

克尔凯郭尔:

自我没有

消除绝望

的能力

因为自我是

有限与无限、

自由与必然、

暂时与永恒

的综合

这种综合是

借助上帝的力量

来完成的

如果错误地认为

仅凭自己的力量

就可以消除绝望

实际上是

一种幻觉

不论在绝望当中

是想成为,他人

或想成为,自己的主宰

无疑,都会陷入

更深的绝望之中

在人生道路

的三个阶段

宗教阶段是

最理想的

生活境界

虽然在

这一阶段的个人

常常被痛苦包围

要进入宗教阶段生活的人

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

要么在伦理阶段

做一个理性的人

要么

经过痛苦抉择

经由伦理阶段

跃进宗教阶段

克尔凯郭尔:

信仰跳跃

尤为重要

如何进行这种跳跃:

首先,当人

在伦理阶段

不能

完满履行

道德义务

或者

伦理准则

对于他解决

当前的事情

毫无帮助时

就会

陷入绝望

产生罪感

从而与永恒,发生联系

驱使他跃入,宗教阶段

认识到自己是罪人

同时也就会认识到

自己站在上帝面前

所以通向基督教信仰的道路

是一条充满罪的意识的

狭窄道路

其次

理性

即是进入

宗教信仰

的绊脚石

宗教要求

对上帝的

绝对服从

理性达不到

这样的要求

诚然,人类靠着

理性的力量走出了愚昧

创造了灿烂多样的文化

但是理性

并不万能

生活中的

许多事情

理性无法

给出答案

我们将理性

无法证明的

称为荒谬

因其不能理解

信仰,呈现出

巨大的荒谬性

克尔凯郭尔

在《恐惧与颤栗》

以亚伯拉罕的例子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上帝要求

亚伯拉罕

献祭最疼爱

的儿子以撒

他照做了

就在他把匕首

刺向以撒的瞬间

也没有任何犹豫

因他相信

上帝不会,夺走以撒

凭着信仰的荒谬力量

亚伯拉罕重新赢回以撒

无论如何思考

也都无法理解

这个悖论

因为,信仰开始于

思考,停止的地方

这也正应

德尔图良的那句名言

正因荒谬,我才相信

正因理性思辨

无法通达上帝

所以

人对上帝

只有藉着

信心的跳跃

才能安顿在

上帝的怀里

最后

即通向上帝的道路

是无限弃绝的运动

进入宗教阶段

必须付出代价

克尔凯郭尔,为此放弃了爱情

亚伯拉罕,选择牺牲以撒

经过痛苦的

无限弃绝

运动之后

凭借

信仰力量

人又重新

得回一切

亚伯拉罕重新得到了以撒

克氏认为他没有

亚伯拉罕的勇气

激情地投入荒谬

而重新赢得一切

所以他,永远的

失去了,雷琪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克尔凯郭尔: 生存的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选择态度
论克尔凯郭尔的绝望概念
读克尔凯郭尔哲学笔记
落跑新郎克尔凯郭尔
《或此或彼》(下):只有经历了绝望才能去思考生活的意义
《世界哲学源流史》存在主义哲学之二:克尔凯郭尔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