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聚点

寻找

跨文明

对话的

相聚点

在文明

出冲突

的地方

要对话 

对话是文明的

“边疆问题”

文明的创造性发展

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总有一些“突然的飞跃”

雅斯贝尔斯提出的

“轴心时代”理论

有不成熟之处

巴比伦文明

亚述文明

埃及文明

在时间和技术上也都要

早于和优于“轴心时代”

中国的商周时期

也早于“轴心时代”

文明发展的秘密

似乎在冥冥之中自有天道

天道有一个存在论的原则

就是“共在先于存在”

也就是说

共在是存在

的必要条件

如果表现在

文明里面

这个

天道就表现为

跨文明的状态

人类文明早期是

自然而然形成了

跨文明状态

那个时候文明

有着多地本源

也有自由的交流

故早期文明

发展的状态

是很健康的

但是后来

各种文明

有了自己

的传统

形成了

文化的边界,慢慢

产生了文明的竞争

乃至于文明的冲突

文明

出冲突之处

就需要对话

对话是文明的

“边疆问题”

如何形成

有效对话

确实就是

一个难题

哈贝马斯

曾经提出

“理想的”

对话模型

他希望,以交往理性

来解决,对话的困难

他假定

对话双方若能够

达成互相的理解

那么

应该有达成

一致的能力

但这种,交往理性

只能够,解决思想的分歧

却无法,化解心灵的隔阂

因为“互相理解”

只是“一致同意”

的必要条件

而非它的

充分条件

“互相理解”

不能够确保

“一致同意”

我们有时会发现

双方互相理解了

对方

的情况

和要求

但是,坚决

不能够同意

对方的主张

这个很常见

可见

在'互相理解’

和'一致同意’

之间

漏掉了一个

关键的环节

我认为叫做

'互相接受’

'互相接受’是

一个不能够

省略的条件

而且是

'一致同意’

的充分条件

成功的对话应是

这样的一个步骤:

互相理解

——

互相接受

——

一致同意

“互相理解”

这个条件

更加困难

因它落在

理性之外

它是心灵之间的关系

这个心的和解

才是化敌为友

唯一的解法

所以如果

不能形成

“互相接受”

那么无论

多么充分的

理性对话

终也徒劳

“互相接受”

的最大难点

是价值排序

的分歧

“互相接受”

的最大难点

是价值排序

的分歧

价值排序:

各种

文明在

价值的

内容上

其实也都

有着相似

的选项

所谓人同此心

但在这些

价值选项

的排序上

各有偏好

此即所谓

其心必异

假定所有人

也都承认有

三种普遍的价值即叫做ABC

分别代表公正、自由和平等

那它就有

几种组合:

按照BCA排序

(自由、平等、公正)

就是自由主义

按照CBA排序,就是,平等主义

按照ABC排序,就是,保守主义

当然若是我们

中国的价值观

可能

会添加一个

和谐之类的

放在最前面

那么就

又完全

不一样

所以即使项目相同

不同的排序也会使

价值观,南辕北辙

甚至是,不共戴天

这种现象

其实就像

碳元素

因为分子

排列不同

而变成了

钻石和石墨

所以价值排序

这个问题说明

我们有时候

经常说到的:

“共识”其实距离

“达成一致同意”

还有万里之遥

将“孔子改善”

应用于文明是

超越文明冲突

的方法论

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

托马斯·谢林的

相聚点理论

是有帮助的

相聚点即

不约而同

的汇合点

它通常是基于

同文化的默契

可是不同

文明之间

缺乏这种

现成的

相聚点

这个就需要

我们去创建

本来

没有的

相聚点

所以这是一个

挑战性的难题

我们能够实现

'孔子改善’

就有可能生成

最多的相聚点

达到文明的共同升级

“孔子改善”

是根据孔子的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演化出的概念

它意味着一种

非排他的改善

可以这样定义:

若一个人

获得改善

当且仅当

所有人同时

获得了改善

或者说,若某一个人

获得一个帕累托改善

当且仅当每一个人

同时也都获得一个

帕累托改善

“孔子改善”

明显优于现在

普遍使用的

帕累托改善

可能是一个

最优的改善

如果把“孔子改善”

应用于文明之间的,关系就能

产生出文明之间的,互相改善

而这

正是超越

文明冲突

的方法论

文明

对话的,最高目标

或者说,最优目标

就是

要在,文明上实现,“孔子改善”

最终,形成文明的,“跨主体性”

“跨主体性”

是一个新的概念

是法国人类学家

阿兰·乐比雄先生和

赵汀阳共同定义的

一个概念

通俗一点说:

“跨主体性”类似于

费孝通先生所说的

“美美与共”

当然

更准确地说

是文明之间

的互相转换

形成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的结构

使得

每种文明的

最好性质

同时成为

所有文明的

普遍性质

“跨主体性”

的这种生成方式

可理解为是一种

跨文明的乘法

而并不是加法

“我们过去以为

两个文明的交流

就是就是A+B

但其实加法是

很没有效率的

它只是增加了

一点东西

而乘法才有

更高的效率

它能够产生

创造性

的增量

举出一个成功实现

跨文明乘法的例子

青铜冶炼技术

最早并不是

出现在中国

而是产生在中东

但中东的青铜器

做得很小

也很粗糙

青铜技术

传入中国后

我们的祖先

将其进行了

改良和升级

制造出体型非常大

非常精美的青铜器

所以当时就是产生了

跨文明的乘法的实践

所以

我们也许可以

发展一种方法

具体实现这种

跨文明乘法

就是说我们

可建立一个

'新百科全书’

来建构

跨文明

的维度

'新百科全书’

即是一个概念

而非一个实体

在这个概念里头

所有的知识体系

都有在场

的合法性

每一种知识体系,也都是

其他知识体系的,参照系

全方位

互为参照系的

'新百科全书’

将为任何一种知识体系

提供最丰富的可能世界

“百科全书”概念

是法国18世纪

百科全书派

提出来的

当时的狄德罗与达朗贝

所主编的《百科全书》

其实本质上也是

一个知识的概念

而不仅是一套书

不过当时的“百科全书”概念

局限于欧洲牛顿时代的知识

在今天是远远不够用的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

“新百科全书”的概念

能够容纳所有,知识体系的

“复数真理”的,一个概念

我相信这一个概念

非常的有利于创建

跨创文明的相聚点

因为它首先假设了

所有文明的知识体系

也都是互相的参照系

这是一个起点

然后

最重要

的一步

是我们需要

找到相聚点

这个时候的

难题是什么

各个文明

的价值观

并不一致

所以想在价值观上

找相聚点就比较难

那我们可以

换一种方法

从人类

每一种文明

每一个社会

所面临的共同的问题

作为相聚点的出发点

因为问题总是共同的

我们生活在

同一个地球

大家

所面临的

基本问题

是相似的

共同的问题

才是真正的

出发点和

相聚点

所以如果

各种文明的知识和思想

都能以这些共同的问题

作为连接点和汇合点

联合起来

就能形成

网络式的

无限文本

就能建立

一个共享的

非排他的

知识世界

或者说

是一个

知识论

意义上

的天下

人工智能的时代

很快就要到来了

一切都会

发生巨变

将面对的问题

也会更新换代

在这个

意义上

文明的

基本性质

发生变化

文明

过去是

以传统

为依据

来发展

接下来

的文明

必须

以未来性

作为引导

也就是说:

文明将

不得不,以未来,引导传统

而不是,由传统,推定未来

问题结构

即会由'来龙去脉’

转变为'去脉来龙’

'去脉’没有

'来龙’也就

失去了意义

因此

我们只有以

未来的问题

为出发点

才能够

更好地重构

传统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汀阳 | 跨文明与跨主体性的可能条件
结婚知识百科全书,没结婚的结过婚的,都值得一读
禹音:东西方的差距原来是因为“文明”
赵汀阳丨关于跨文化和跨主体性的一个讨论
《读书》新刊 | 赵汀阳:如何定义跨主体性?
数学概念全变“儿歌”啦!好记上口,孩子一看就懂,轻松拿高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