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家

​儒释道三家之异同

-

道家

以虚无自然,为宗旨

以无为,为妙行

故曰“无为而治”

-

也就是:

以虚无为,道之体

以无为为,道之用

-

体用一源

两者同出

异名同谓

-

有“无为”之妙用,方显“虚无”之道体

有“虚无”之道体,方有“无为”之妙用

-

佛家:

真空妙有

-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

妙有本于真空

真空方有妙用

-

真空即,虚无之道体

妙有即,无为之妙用

-

虚空问万象

万象答虚空

-

应无所住,便是,虚无之体

而生其心,便是,无为之用

-

儒家:

率性之谓道

-

不虑而知

乃是良知

君子不器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

-

这些无一不是

道体和

道用的

关系

-

其实单说

道之体用

-

一个“无为”足矣

-

“无为”的无,即虚无之道体

“无为”的为,即,道之妙行

-

再有

佛家所谓的:

“真空生妙有”

-

其实就是,老子所讲的,“有生于无”

亦也就是,儒家所讲的,“感而遂通之妙”

-

所以儒释道

就道体而言

并无有差别

也都是为了:

悟道

成圣

成佛

-

他们讲的

都是本源

-

而本源

唯一个

-

懂此便能

将儒释道

一以贯之

融会贯通

-

其实

儒释道三家

皆以破我执

为最要紧事

-

因为世人

都被一个

'我’字束缚

-

一心为我

故而惨被

物欲所累

-

所庄子说: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

而此三无都是教人

破处躯壳形骸之我

即佛家所谓“我相”

-

佛陀: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皆为我故”

-

老子:“贵大患若身”

-

但有人说:

孔子有为己之心

-

因为他求官

-

认为佛道避世

-

两者

一个经世

一个避世

所以不同

-

如果孔子有我

只为一己之私

-

那又为何

要去经世

为何多次

提倡克己

-

佛道避世

又为何要

自度之后

而度众生

-

其实这个

正是经世

-

只有无我,方能,经世

只有无我,才能,度百姓

-

所以这正是

孔子之道用

-

孔子见百姓痛苦

犹如,自己痛苦

所以才周游列国

所以才劳心劳力

-

因为圣人与

百姓一体

大悲同体

正如菩萨

广度众生

-

若只是自悟

而不度众生

那便是自了

-

便是阿罗汉

一般的顽空

-

不能只有

虚无之体

-

不能起用

这个虚无

便是顽空

搞木死灰

-

如果孔子

心中有我

而去经世

-

必然不具备

虚无的道体

-

从而执着于名利

-

如果

老子不认可

儒家之经世

-

便不会说

无为而治

-

孔子设立

名言教世

-

对中下根性的人

一般不讲破我执

-

只有对颜回等

上等根性之人

才会说“克己”

-

对其他中下根人则教:

“正心、诚意、修身”

-

所以儒家的《大学》是入门篇

如果心能正、意能诚、身能修

-

那么君臣父子,之间

便有忠孝仁义,之名教

-

而孔子的

克己功夫

全在孔子

所谓四绝

毋意,毋必,

毋固,毋我”

-

也就是我们总讲的

“意必固我”之四病

-

不过我执

有粗有细

-

“意必固我”

便是粗我执

进一步还有

细微之法我

也就是法执

-

此点在儒家

讲的不具体

佛家更具体

-

总之

儒家孔子,以经世为主

道家老子,专注于忘世

-

佛家两者皆有

-

此三者

虽有不同

究其根本

实则为一

-

最初功夫

皆都是以

破我执

为主导

-

故儒释道,三家皆以

无我为体,利生为用

用处大小,却有不同

-

孔子经世

-

以身修

而后国治

而后天下平

想要人人

皆为尧舜

-

佛陀教至

大千世界

至广至大

-

老子

因见当时

世道混乱

大道不彰

人人只为

一己之私

-

故想着太古

故提倡轩皇

-

但人心

己不古

故远去

-

但他依然

依照本心

自性而行

并无对错

好在留下

《道德经》

-

孔子之用

未尝不大

但局限于

当时实势

这也正是

随缘相机

切合人情

-

所以儒释道

三家之圣人

所同者心

所异者迹

-

也就是

用不同

-

需要知道

一般若生

千万智慧

-

便有千万种用法

-

所以在用时

自然有不同

-

但都是随缘不变

背后是本心自性

之不变

的道体

-

圣人

虚怀游世,

寂然不动,

物来顺应,

感而遂通,

用心如镜,

不将不迎,

身心两忘,

不为物累,

圣人之心

-

儒者拘于礼节,变成伪儒,

道者一味狂言,佛者顽空,

-

这些也都是三家

容易出现的弊病

-

因为接下来会借助

儒家和佛家的智慧

来解读《道德经》

-

为了避免

那些排斥

儒佛两家

的道家人

心生不悦

-

简单先讲讲

三家之异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三大圣人思想录
儒释道——三位先哲,三大思想,三种不同的,济世救民之道!
儒释道
儒释道学是通家
浅谈“儒释道”最精华部分,一起来品悟吧!(深度好文)
★儒释道的思想与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