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佛教之神学和哲学

​好为人师瞰天下

羊皮披纱实是狼

甘作学生望星空

空钵彳亍接真元

-

学者vs狮虎

-

佛学生vs佛教徒

-

佛学的逻辑体系

佛学=哲学+神学

-

超强个体:

在不确定的世界

去做确定的自己

-

人生

乃系是一趟

艰难的旅程

-

面对

纷乱复杂的世界

一本一本的好书

-

就像是指南针

指引我们前行

-

高尔基:

书乃是人类

进步的阶梯

-

佛学的几个

有趣的现象:

-

第一

佛学的

很多概念

已深融入

人们生活

甚至每天

都会用到

而不自知

-

比如,“缘分”

就是,源自佛学

-

更不可思议:

见地、境界、

导师、平等、

翻案、

心心相印、

刀山火海”

等等

也都是源自

佛学的概念

-

第二

佛学很多概念

虽然深入人心

-

但是人们

对佛学的了解

却也都很粗浅

-

甚至竟认为

学佛是迷信

-

其实,佛学

不等于佛教

-

佛学

是一套严密的

知识逻辑体系

-

佛教则是

宗教组织

-

两者有交集

但并不相等

-

如果

只是粗浅的认识

容易偏向于佛教

-

所以有人说:

我非佛教徒

我是佛学生

-

比如:

烧香拜佛、

因果报应、

六道轮回

-

但往深了解

佛学的知识

浩瀚如烟海

即使能够

专业研究

穷其一生

亦也无法

全部研读

-

而且概念

很难搞懂

太过抽象

-

今欲粗浅地勾勒一下

佛学的知识体系框架

01

哲学+神学

-

这个世界

很是神奇

-

一边有人

-

用量子力学

来解释佛学

-

一边有人

-

念着阿弥陀佛

-

听来是

分裂的、

矛盾的

-

但这个就是

佛学的特点

-

一方面,非常,高大上

一方面又非常,接地气

-

高大上的那一面

-

属于哲学

充满思辨、逻辑

有文化、有知识

的佛学爱好者

-

可以从

其中找到

无限乐趣

-

接地气的那一面

属于神学

-

简单、实用

念阿弥陀佛

烧上三柱香

磕上几个头

心安理得

-

哲学,部分的核心概念是,万法缘起

神学,部分的核心概念是,六道轮回

02

万法缘起

-

菩提树下

发下大愿

不证菩提

不起此座

-

七天七夜

最终悟出

终极道理:

-

整个世上

一切事物

一切现象

都是由于

一定原因

而产生的

-

这个“原因”的

术语叫作“因缘”

-

“因”是内因

“缘”是外因

-

佛陀发现

这一道理

可以说是

整个佛学

理论大厦

的根基

-

乃是佛陀对

整个世界的

根本看法

-

是一种

宇宙观、

世界观

-

接下来

基于此

根本性

的论证

-

将会,推出一座

完整的理论大厦

一个,完整世界

--

推论1:

法无自性

-

世间

万物不能

脱离因缘

独立存在

-

万物

缘来则生

缘散则灭

-

万事万物

-

不能

自己,决定

自己的存在

-

一定是

因缘和合

而产生的

-

所以

“空”的概念

就随之产生

-

空的概念

再次回顾

之前文章:

“色即是空”

--

推论2:

没有创世之神

-

世界如何产生

-

这是一个

必须回答

的大问题

-

犹太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也都持

创世论

即认为:

世界是由

上帝制造

-

印度本土的

婆罗门教说:

世界是由

梵天制造

-

中国的本土神话:

盘古开天地

-

道家认为:

“道”

是世界

的本源

-

是产生一切

的第一因

-

所以

若从佛学的

概念来去说:

道有自性

-

但是佛学认为

世界没有本源

没有创世之神

-

假设有个

创世之神

-

基于万法缘起

的,基本理论

-

创世之神

也是,缘起的

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

-

所以没有

创世之神

--

推论3:

诸行无常

-

事物,一直处在

变化的状态当中

-

随时生灭

-

换句话说:

唯一不变的

就是变化

-

人的本能是:

追求稳定、安全

追求恒常不变

-

但世界本质

却恰恰相反

-

是无常的

-

这是最让人

烦恼的地方

-

无常的

世界中

根本就

不可能

有一个

确定性

的未来

-

但是我们

偏偏执着于

追求确定性

-

智慧的人,拥抱,不确定性

凡夫俗子,抗拒,不确定性

--

推论4:

诸法无我

-

推论123

结合起来

稍作演变

就会得出

匪夷所思

的新推论:

诸法无我

-

既然,一切事物

都是,随缘而生的

都是,没有自性的

都是,变化无常的

-

那么

“我”亦也是

包含其中的

-

因此,我

也是,空性的

也是,因缘和合,而成的

-

我们

那么执着于

名、利、权

-

可悲的是

仔细琢磨

-

居然

不知道是在为谁而忙活

根本就没有“我”的存在

-

如果我换个名字,我还是不是我?

如果我换个工作,我还是不是我?

如果我去整容了,我还是不是我?

-

如果

名字、

工作、

角色、

相貌

-

都不能

代表我

-

那么么东西

可以代表我

-

什么,灵魂?

-

我童年时的,心灵世界

和少年时的,心灵世界

一样吗

-

和现在超过40岁时的

心灵世界一样吗?

如果隔一段时间

心灵就不一样了

-

那么

究竟哪个

时间点的

灵魂是我?

--

推论5:

有漏皆苦

亦也称作

有情皆苦

-

世间上的一切

有生命的存在

都是苦的

-

有的人明明

生在蜜罐里

一辈子却

无忧无虑

-

怎么就是苦

-

有的人

虽然生活很苦

但是乐观豁达

-

怎么就是苦

-

按照佛陀的理论

-

人生

的本质

就是苦

-

苦,乃是

因为执着

-

前面4个

推论说了

-

世界无常

没有上帝

没有永恒

-

甚至连

“我”

都没有

-

但是没有

觉悟的人

-

根本理解不了

亦也接受不了

这样子的

世界本质

-

即使能

从道理

明白了

“无常”、

“缘起”

的道理

-

无法从内心,认同

无法从情感上接受

-

比如说,你竞争失败了

-

人家劝你,胜败乃常事

你也无法,立刻就振作

-

你失恋了,人家劝你

天涯何处,无芳草

你也还是,痛苦不堪

-

生意赔的

血本无归

人家劝你

千金散去还复来

你的心里仍滴血

-

见到好的东西

就想拥有占有

-

再或者

有种愉悦的

快乐体验

就像一直

快乐下去

这是贪恋

-

想得到

但却又

得不到

-

或者别人有

自己却没有

即就会嗔恨

-

沉溺在

贪恋与

嗔恨中

-

就是痴迷

-

这贪嗔痴,就是

人生苦海的源头

-

以上

就是佛学中

哲学的部分

一环扣一环

逻辑严密的

推理过程

-

非常适合受过

9年义务教育

相信科学

-

但是排斥

宗教信仰

的同志们

-

如果能用

这套逻辑

说服自己

-

并以此为人处事

解读他人的行为

解释自己的遭遇

亦也可以

通达无碍

自在逍遥

03

既然无我谁轮回

既然无生咋往生

两套教法迷心窍

以筒窥豹失全貌

-

神学:

六道轮回

-

两个问题:

第一,轮回的主体

第二,轮回的推动力

-

第一个问题:

轮回的主体

-

其实根据前面

哲学部分推论:

万法缘起

诸法无我

-

根本没有

轮回主体

-

因为根本

没有一个

拥有“自性”

的生命存在

-

佛学反对有“灵魂”

但是老百姓可不管

你那一套哲学道理

-

老百姓最朴素的观念

人一定就是有灵魂的

-

而且

轮回的主体

一定是灵魂

-

老百姓相信: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

好人死了,投胎在富家,享清福

恶人死了,投胎做畜生,遭唾弃

-

把灵魂作为

轮回的主体

是最接地气

的宗教观念

-

易于接受

便于交流

容易传播

-

但是很显然

这一套逻辑

违背了佛陀

最初的教诲

-

违背了佛学

最基本理念

-

世道人心

就是有趣

一门学问

传播过程

一不小心

-

也就走到了

初心的反面

-

不过,把

灵魂作为

轮回主体

-

是老百姓们

的朴素观念

-

不是佛学的理念

-

佛学里头

轮回根本

没有主体

-

(有种解释

是把阿赖耶识

作为轮回主体

但是我不认同

-

阿赖耶识是

业力的种子

-

但并不是一个

有自性的主体

业力后面解释)

-

轮回没有主体

生命没有灵魂

-

但又无比肯定地说:

“我”在六道中轮回

-

第二个问题:

轮回的推动力

-

轮回的推动力

那是因为欠债

-

一个人造业

早晚要受到

相应的果报

-

若还没受报

-

那属于,欠债的状态

这辈子,还不了的债

下辈子,还要接着还

-

(但这里

还是有个

轮回主体的逻辑BUG

没有主体,谁欠的债

还分得清吗)

-

只有受到了

该有的报应

才算还清债

-

这个

业的力量

才能消除

-

用术语说

即“消业”

-

按照

业力和

轮回的

理论

-

这是一套

严密运行

的齿轮

-

每一个善业,都会对应善报

每一个恶业,都会受到恶报

-

所谓,因果报应

-

但是我们

所理解的

现实世界

好像不是

这么运行

-

好人不长命

祸害遗千年

-

杀人防火金腰带

修桥补路无尸骸”

-

不公平事

多了去了

善报恶报

不那么准

-

“三世因果”:

这辈子没报

下辈子再还

-

这就陷入了

无法证伪的

逻辑陷阱:

-

我说理论,不准确

你说时间,不够长

-

只要时间够长

你总是能等到

报应的那一天

-

所以

到这已经

没有什么

道理可讲

只讲一字:

-

这就是神学

的底层逻辑

只需要相信

不需要逻辑

-

(关于

业力、种子、阿赖耶识

还有很复杂的逻辑解释)

-

最后的话:

如果不能

从逻辑上

说服自己

自己做个

快乐的人

-

那就要让

自己做个

简单的人

简单相信

那就好了

-

你若不能

相信逻辑

那么就要

相信佛祖

-

总之,得信一样

人生,才能快乐

-

一时的改变,不难

持久的改变,才难

-

超强个体呐

打造持久的

“改变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共读集锦03 | 悦读读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40本哲学名著(必备书单)|百年学脉特别推荐(一)
《天道》神性与人性,宗教与哲学
一文读懂:宗教、哲学、科学,的诞生史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