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会强散文||看谷子

看谷子

文/刘会强

村北有邻村一片谷子地,约有二亩多地,地里的谷子长势良好,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低垂着脑袋。

每天早晨上班时,都要途经谷子地旁边的村村通公路。

每次途经谷子地时,都会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一手拿着个破瓷盆,一手拿着截儿细钢筋棍儿,一边围着谷子地周边走动一边敲动破瓷盆,嘴里还会时不时的发出轰赶麻雀的吆喝声。

农村多年来一直有“看秋”的习惯,意思是秋天庄稼成熟了,为了避免与杜绝麻雀、喜鹊与野鸡、野兔,以及孩子们糟蹋庄稼,生产队时期,村干部会定期安排专人“看秋”。生产队解散之后,也为了避免与杜绝以上这些动物糟蹋庄稼,就形成了一家一户或者几户联保的模式“看秋”了。

在看到了村口那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看谷子之后,思绪才一下子让我想起了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陈年旧事,也让我慢慢地想起了儿时跟着父亲到地里“看秋”的情景。

儿时的秋天,记得那时侯我家每年都要在旱地里种一块谷子。用父亲的话来说,谷子属于旱地作物易管理,每一季用铁锄头均匀的锄上两遍并同时定定苗就可以等着成熟与收获了,而且谷子病虫害少、产量又特别高,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家里穷、人口又多的农户种植。

种谷子也有个弊端,就是最爱招麻雀啄食,有时侯一天不看着,就会被麻雀、喜鹊、野鸡,甚至是野兔给祸害的不成样子了。

每年八月中旬开始,一直到谷子成熟,我们都要去地里看护谷子。

刚开始时,除了将五颜六色的塑料布撕扯成条条缕缕,拴在细棍顶端并插在谷子地里,让其随风摇曳,就像有人摆动一般,用于驱赶麻雀。刚开始的时侯,麻雀没见过那阵势,还挺管事,但时间一长,这种“唬人”的伎俩就被那些聪明而又狡猾的麻雀给识破了,也许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它们发现了那些塑料布条缕都是原地插着而不能走动的,为此,它们就会成群结队的,犹如在“报负”我们似的,又来祸害地里即将成熟的谷穗。

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们还使用过旧衣裳扎草人来驱赶麻雀,过程及结果与使用塑料布条缕如出一辙。

使用钢筋棍敲打破脸盆的招数也用过并用烂了,也是收效甚微。

为了保住谷子,保住丰收成果之际,一场人雀大战不但不可避免而且还愈演愈烈,甚至还大有水火不容、鱼死网破的趋势。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最终,父亲的猎枪便排上了大用场。

那个年代国家还没有实行禁枪,为此爱打猎并枪法很准的父亲就制作了两把土枪,用来打山鸡与野兔子,也打麻雀。

每次打到山鸡与野兔子的时侯,也是我们兄妹几个最高兴的时侯,因为打住这些猎物之后,新可以改善一下全家人的贫困生活,让我们兄妹几个吃个肉饱。

在人雀大战不分胜负的情况下,差一点在驱赶麻雀束手无策的时侯,父亲的土枪就被排上了用场,显现出了巨大的威力。

每天凌晨与傍晚,在麻雀一窝蜂似的涌入谷子地糟蹋谷穗的时侯,父亲就会在早巳隐蔽多时的谷子地里站起来,举着土枪向麻雀群开枪。由于土枪打出来的米粒钢珠打出去之后,就会形成一张钢珠大网,每一枪都会或多或少的猎住一堆麻雀。

那个年代,麻雀可真多呀!又被国家将它们与蟑螂、臭虫、等合并起来列为“四大公害”之一,所以,每次猎住麻雀之后,我们也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麻雀肉了,或烧烤、或油炸、或清蒸、或水煮,只需加上一小撮盐沬就会香气扑鼻,令人直流口水。

在谷子即将成熟那几天,是需要白天黑夜都看护的,而那时侯,晚上看谷子的时侯,父亲总会带上身为长子长孙的我前去,惹得弟弟妹妹眼馋极了,而我每次跟父亲去谷子地里“看秋”,路过弟妹们身边时,我都会骄傲的流露出一种神气活现的样子,令弟弟妹妹们羡慕极了。

在那时侯,我也知道了晚上还是打野兔子的最佳时机,因为每天深夜用灯光一照远方,坡地里的野兔子就会顺着灯光跑过来,正好撞到父亲的枪口上,成为我们全家人第二天的美餐。

也是在那时侯的儿时,我还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会了打猎枪。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特别是秋天的夜晚,后半夜在地里冻的睡不着时,父亲就会将我搂在怀里用他的体温帮我取暖,还会一边看着夜空中的繁星一边给我讲故事。

四十多年过去了,父亲也因病撒手人寰已经离开我们十多年了,但每当秋天谷子成熟的时侯,看到谷子,我就会想起儿时与我一块看谷子的父亲与他的音容笑貌,以及儿时那难忘的一幕幕情景,并永远会成为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与最快乐的甜蜜记忆。

小编:刘老师的作品,更真实。只是,他的作品常常有很多多余的枝枝杈杈,修剪很久,自己还是不大满意。跟刘老师说了很多次,无奈,刘老师太硬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谷子花开
秋天的谷香
【小小说】刘万勤 | 谷穗弯下头
乡村散文:打谷子
偷食者,麻雀乎?【刘梅平】
【作家在线】| 刘永臣作品:“老家贼”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