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城市回忆 ▏旧时的青羊宫花会

青羊宫内的字画市场

小提琴曲

成都人最盼望春天到来,因为春天赖了就可以去赶花会耍了。

二三月的成都,已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的二、三月,也是春暖花开,百卉争艳的二、三月。

听长辈讲,二月十五是老君菩萨的寿辰之日。也是人间百花盛开的花会之时,人们潮涌般地走向青羊宫,踏青赏花,叩拜神灵。

二仙庵及各座大殿,罄声回荡,香火盛旺,抽笺拜神,求得平安福至。

此时,上天各路诸神,腾云驾雾,纷纷起程,二月神仙风,阵阵吹遍锦城。遇仙桥头接仙客,望仙桥畔思众仙。恭贺李老君诞辰地各路神先已莅青羊宫这风水宝地。

所谓神仙赴青羊宫,给老君菩萨做生纯属传说,但成都人赶花会确实由来己久,代代的相传这种文化,休闲的生活。

解放后,花会内容更丰富,除了欣赏姹紫嫣红的百花争艳,踏青游园,品尝各种诱人的小吃。还增加了展览馆供你参观。

那时没有什么文化公园,在人们心目中只有花会一一青羊宫一一二仙庵这种概念。

城里面出城的人们多经由通惠门十二桥至青羊宫。也有不少的成都人却愿意走老南门出城。当时,就在城门洞不远的城边街口,就有马车、黄包车及溜溜马供你选择。

去青羊宫转花会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步行去的人也不少。城边街一直走到遇仙桥便到了青羊宫。走柳蔭街时,地上石板路凹凸不平,街道又窄,何况走不远便又和城边街交合在一条道上。

当你顺着老南门城墙往西走时,一边是高高的城墙,一边却是栽满农作物的农田,就在农田不远的地方,那就是南河。

这里也是城外了,二,三月春光明媚,春风习习。在晴朗天空中,只见有几只彩色的风筝在空中搖曳着,仿佛在传讯春天的到来。

南河岸边树丛中,时而飞出对对白鹭在清波涟漪的河面上觅食,枝枝弱的垂柳己萌出了新的绿芽在水中相映。大地是一片的寂静,时而一阵鸟呜声从林中传来。

人们溯河而上,兴致勃勃,开心的欣赏看新的一年春天的田园风光,有的还走热了,脱了上装亮出了胳膊。到了城墙拐弯处时,坐黄包车,马拉车及骑溜溜马的人们,便向主人交费,结束了旅途,此时,离目的地已不远了。

这里的城墙由西向北一直延伸到十二桥,左边就是百花潭。解放初期是没有搭浮桥过南河的。

就在这里,卖风车车,划甘蔗的小贩就多了起来。从三洞桥,十二桥流下來的西郊河水,在这里的遇仙桥下与南河的水汇流,向东万里桥锦江静静地流去。

遇仙桥对面就是青羊正街,这条街卖竹器的很多,什么竹笆子、竹垫子及各种尿桶、鼓风机、箩筐等一应俱全,感觉有点像农村集市。

街上还有几家茶铺和饭馆,其中一家饭馆卖的甜烧白最好吃。我曾经和家人多次在这里的一家饭館吃甜烧白,大碗每份二仟二佰元旧币,新币二角二分钱。扣在大白瓷盘上并在肉上面洒上白糖及芝麻酱,一筷子送进嘴里,那口感那味道简直不摆了。

饭馆前面凹进去的一块坝子,便就是青羊宫大门。两旁是高高的松柏树,门前一对石雕座象狰狞地望着你,有些吓人。

进了大门,只见粗状挺拔的松柏树和青羊宫各个大殿尽收眼底。

就在青羊正街的右边,是一大片农田及丛林。由于去青羊宫的人都习惯从这里走,因此,部分农田就变成了道路。

就在这里,有一年赶花会时,高音喇嘛里传來了省歌舞团朱宝勇唱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当时感觉到非常的好听,这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就在这便道两旁,就有小商、小贩们不停地吆喝着自己的小商品、小吃等食品。

不远处,在参差不齐的松柏树簇拥中,传来一阵阵清脆的罄击声,悠悠的在上空中迂回着,那前面就是青羊宫了。

记得在花会上有不少的人,都先要到太上老君殿堂及二仙庵殿参与祭祀活动后,然后再去摸摸铜羊和你身上痛的那个部位,以便解除病痛的疾苦。

在上述活动完毕后,周边布置的农业展览馆,工业展览馆,轻工业展览馆等各种展览吸引着人们。当然,最惹人瞩目、最吸引人们的就是公安展览馆了。

其它馆展都是商品介绍,交易和购销形式,去的人们也多,非常地闹热。但公安展览馆却是非常严肃,气氛我觉得还有点凝固。重庆白公馆、渣子洞。杀害共产党员,革命群众一一用雕塑像展出。老虎橙,钢笔手枪,刺刀,匕首血淋淋的展示在你眼前。

在另一个较大的房子里,人们依队进入站在用综绳子拦的行列中。前面是个台子,台前类似卖香煙的木合子里装满美,蒋特务的黄金,白银等贵重物品。现在又一轮男扮女装的的特务叫王群的站在台上,向台下群众交待反革命罪行。他身穿旗袍衣 ,亭亭玉立,肤色很白,耳垂戴着金耳环,头发烫了花,脚下高跟鞋有点高啊!用一口北方话,一一介绍自己如何男扮女装,如何收集情报等等系列详细犯罪经过。

尽管时光己逝六十多年了,但现场场景依旧记忆犹新。

那时的花会房子,全是用竹笆篱子搭的。饭馆、面馆、茶铺里面都坐满了人。尤其是卖小吃那里人更多,更挤。整个花会区域都在青羊宫周围,更突出了它的特点。

在五十年代中,有关部门就在这片农田中,做了大量的配套设施工作。修庭院,筑人工湖,扩大游园区等。还在六十年代初在春节开办灯会展览,直到过大年才息灯,紧接着花会又紧锣密鼓的开办,人如潮涌,彩光璀璨,成都人享受的丰富文化生活享誉西南三省,世人无不羡慕!

岂料不久之后,文革开始,极左猖獗。春熙路改成反帝路,盐市口改成英雄口等等。你想一下,青羊宫在那年代还稳得起吗?

于是就此也被迫改名叫文化公园,青羊宫就退居二线了。

文革潮退,迄今亦有四十余年。现在,青羊宫已属宗教部门,也和文化公园分了家。今天的龙门阵摆得差不多了。

现在,我还是喜欢在青羊宫喝茶,看到这里的松柏树己剩寥寥无几,但每次看到二仙庵,太上老君殿堂及其它建筑,旧时赶花会的场景又萦绕在脑海中。悠悠岁月逝流水,留下梦幻自扰之。

现在,成都的花会,庙会及灯会在什么地方办都好,层次,水平都比以前更上三层楼但心里面总是感觉到,还是青羊宫办的最安逸


平叔闲谭

听平叔摆龙门阵

微信:psxt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末年的成都,热闹的青羊宫花会
我所略知一二的成都街巷:琴台路
终于等到你——【苏州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验护照】市内盖章通关攻略
地铁站名知多少 | 用环线串联过去和现在
游记 | 西安美食慢游
成都西门宝藏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