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王坛子 ▏人 生 寡 淡

人 生 寡 淡

作者▕  老王坛子

冬至这天,冷。或者不冷。王大娘客厅的空调暖气,都会准时开启并向邻居开放。

租房客郑老嬢端了一小塑料盘子,里面装的是七八颗丑丑的枣,她看都不看房间里背对电视机坐的徐二姑嬢,直接走到门边,把枣捏一颗,递给斜靠在竹椅子上看电视的王大娘,说,这个枣,你尝一口?

八十七岁微微发胖的王大娘声气大,说,让开,挡倒我的电视了。

郑老嬢才转过身来把盘子伸给徐二姑嬢,喊,徐二姑嬢,你要不要?

九十五高龄的徐二姑嬢耳朵背,自己听不清楚的时候,就直接晃晃手,说,嚼不动啦,声音沙哑浑浊。七十九岁的小妹子郑老嬢只好佯佯的,假装笑着,走两步挨王大娘坐了,两手护了盘子放在腿上,然后,偶尔,让眼睛去扫电视。

小院,新的一天如期而至。

小院中间有个天井,天井中间几张塑料板凳随意搁了,太阳出来可以坐了晒。

两个租房的住王大娘对面,关了通向外面三岔镇的巷子门,就像一家人。

小妹子郑,头长,人比较瘦,耳朵边上有一块胎记,七老八十了头发竟然还很黑,头发还被精心的披在胎记上,穿一件宽大的绿色羽绒服,下半身像绑腿的黑色裤子紧紧绷起,有两头小中间重杂技丑角的视觉效果。别笑,不管她穿成啥样,其实,她是十分热心肠的人。

她一个人租了小院子最角落的那套二进房。一个人住一个人吃,儿子在成都不管她她也顾不了他,女儿在简阳新区有房有班要上也是无事不登母亲三宝殿,一家人就这样,习惯了。

只是看到王大娘的儿呀女的经常回来时,才高声武气的说,王嬢嬢,媳妇回来啰,快去割肉噻。

之前,娃娃们回来,肉是肯定要吃的。现在,幺儿媳妇接手了保姆工作,就引进了科学管理养生食谱,吃不吃肉咋个吃肉,当根据具体情况一顿一吃,不能随随便便依了你,王大娘,我的好妈妈!

上个月,大儿子一家从成都回来看老娘,大儿媳妇又是补品又是糖的给婆婆提回来,把老人家高兴惨了。看到乖孙孙,王大娘那叫一个大公无私,把她长期把持的电视频道出让给娃娃了后,更是唠唠叨叨,一个劲的说,现在的娃娃,咋个就长得这么乖这么精灵嘛?

眼睛眼镜还就不离开娃,总也看不够。

然而但是当天的那顿晚饭,王大娘却是马起脸的。她看到饭桌上随随便便的几盘蔬菜和唯一的一个荤菜芹菜肉丝,并且不是煮的干饭而是红苕稀饭,稀饭还稀,清汤寡水的,心头浮起一丝悲哀。

老婆婆想,我说话不好使了,没有人听我的了,连老大媳妇喜欢的泡菜回锅肉都没有,更别说老大喜欢的羊肉汤了。

天色渐晚,当老大一家开车走了,王大娘便索性拉抻的哭,边哭边数落。两颗还依稀好看的大眼珠不再好看,哭来只见眼泪水了。幺儿媳妇知道婆婆娘的性格,也索性躲进房间,自己耍手机去。

第二天早上,从婆婆的眼睛,看得出她老人家昨天晚上哭好了却没有睡好,幺儿媳妇去关心,就又被一阵子的洗刷。媳妇终于也毛了,她说:“你呕啥子气嘛。又不是我不拿好的给他们吃,是人家晚上要吃素的,减肥。你信不信,你的哪个娃儿都比你吃得好,他们吃过的好吃的,你听都没有听说过。”

后来老大电话打过来,把老母亲戏骂了几句,嘿,还骂笑了。她给王大爷说,你说怪不怪,老大骂了我,我一下就想通了。

老伴说,你是好心。你不搞“百姓爱幺儿”那一套,对了的。

百姓爱长子,也是允许的哈。

郑老嬢身体还可,喜欢到处瞎逛。最喜欢的就是购物,购乱七八糟的小玩意,经常把买价说低显示砍价能力强大,对着两个八九十岁的老大姐吹牛。比如这个塑料盘子,买了五个,花了三元钱,得意得不得了,见两个姐姐夸奖,马上就一人送一个。送了以后又觉得不应该送徐二姑嬢,过了几天就收回了,说哎呀你一个人用有点大了,哪天我给你重新买个小的。弄得徐二姑嬢很不高兴,给王大娘讲,这个人神戳戳的,有病。

徐二姑嬢是乡坝头来的,人老但腿未先衰,走路得行。身架子看上去结实得只有七十多岁,最不可思议的是骨密度好,摔了几次了,居然没有骨折。

95岁的徐二姑孃

她也租了一套,是小二间,卧室跟厕所在一间房没有隔离,不过徐二姑嬢无所谓,说平时不见得有好臭,我搞忘了冲水,不冲才臭。这是一个充满了劳动人民不怕苦不怕脏不怕臭精神的人。

腿好,她就最爱走路,一天走几趟。她还早吃早睡,中午王大娘刚刚吃饭,她就睡了起床了,晚饭王大娘还没有吃完,她就洗脚要上床了。幺儿媳妇是看了微信的,知识面比较广泛,说人家徐二姑嬢才懂起了的,子午觉天天都睡,大补哦。并且还继续八卦,说这个老老嬢,没心没肺的,啥事都不挂心上,肯定拿得到政府的电视机,意思是活一百岁一点问题没有。

不过,徐二姑嬢本来属于应该有事的人。两个儿子特别是儿媳妇不管她,乡坝头的房子要倒要倒的,是不敢住人了。好在有两个女,女好不如女婿好,女婿给她租了房子,弄上街来。但是徐二姑嬢却不长记性也不恨儿和媳,经常走几里路,回乡坝头去看儿子媳妇,当天打来回,走累了,就把一年到头戴在头上的黑帽子提起,甩一甩的,说,走得非热!

郑老嬢看不惯了,就说,你不要三天两头朝乡坝头跑,跟倒我耍,好混时间得很。于是两个人就结伴而行。于是后来就一起参加一些有趣的老年活动,比如大清早排队领免费鸡蛋啊领大红枣儿啊,时间也就不知不觉便打发了。

领了免费的东西,领了好几天以后,好事继续。这一天,发鸡蛋的说欢迎老人家进去参观参观,待大家伙坐定,就有人来讲话。讲话的话大意是请大家摸出随身的百元票子,看有没有连号票,有的话卖给我们,高价给你收购。

高好多?高得多,几倍。

这徐二姑嬢呢,身上是没有大钱的,几张皱巴巴的小钞票,没人理你。郑老嬢则不同,一把拿出好几张百元大钞,正合发鸡蛋红枣们的圣意。

一路走下去,徐二姑嬢早早淘汰。郑老嬢一马平川如鱼得水过关斩将如关羽斩华雄其酒尚温老奶奶如入无人之境也。不过,你当然猜到了结局,以鸡蛋红枣骗子们销声匿迹并且完胜郑老嬢们收场,弄得散场后鸡飞蛋打大红枣儿哭天喊地一地鸡毛有人病了有人疯了有人快死了。

郑老嬢呢,心理素质好,虽然前前后后遭了两千多,竟然还抗打击力强强的,只是整个人变得话少了,不咋出门。于是她们就进一步的感觉到了三岔湖的冬天寒意逼人。

白天,开了空调的客厅,看电视就只有主人王和听电视的徐了。好好空旷。

晚上,先先后后洗脚,上床,关灯,睡觉,哪怕月光沿着小院天井执着的爬上窗台,也无济于事,照样,好好冷清孤寂。

幺儿媳妇说,今天“四九”了,好冷。冷冷清清的,干脆,妈,我们去简阳我家住段时间嘛,我也想回家看看了。

工作做不通。

王大娘说,我走了,她们没得空调,咋个办?

幺儿媳妇乐了,哎呦喂,我的亲妈妈呢,你啥子意思?与徐二姑郑大娘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要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嗦?

倏然记起几个月前一个画面,一次王大爷鼻子老流血,于是幺儿媳妇陪他去成都大医院查查。说好的第二天才回来。谁知一切顺利鼻子也无大碍,下午就回三岔了。刚刚走到小院门口,便看见徐二姑嬢站在那里,眼神戚戚的望着路的尽头。幺儿媳妇说,遭了,家里出事了。

原来王大娘病倒床了。

郑老嬢在床前伺候着。

徐二姑嬢站在门外慌慌着,说,你们再不回来,我不晓得咋个整了,几个人都打不来电话。

王大爷和王大娘

小院三老,三老妪这画面感,相依为命携手前行慢慢到老,扑面而来扑面而来啊!

小院,新的一天依然如期而至。

原创与情怀 

一个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丽萍短文两篇:《好想放群羊》《王大娘走了》
风雨炼人生(《追求》第二部连载 54)
凤仙花的的神奇药效
没有人脉、没有口才,怎么做一流的销售?3个小故事隐藏1个大秘诀
湖南大娘教你做茄子, 一晒一拌, 放上半年不会坏
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