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石 ▏九龙巷逸事

九龙巷逸事

作者 ▏宁石

九龙巷因皇冠而得名,一时小巷便繁荣起来。路两旁陆续开业了近百家蜀绣作坊及门面,更有数以万计散落在市井院落里的以刺绣为业赖以生存的百姓,从此,九龙巷便以织锦闻名于天下。

 

1

家住暑袜街的时候,记得往南沟头巷过去就是一个丫字形的路口,往右边过去就是西沟头巷,对面就是老文化宫;顺左边过去就是九龙巷,小巷不算长,沿着九龙巷穿出去就上盐市口了。

九龙巷很早就从地图上消失了,小巷失踪得太匆匆,没容我去把它深深记住,却留下一座没任何关联的“九龙广场”。然而早年的九龙巷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

2

相传晚清时期,在九龙巷(当时还是个无名巷)东头住有一户从贵州迁来的王姓厨子,在门前支起一个棚子,做起了小食摊的生意,这一家子总算是安顿下来,不再四处漂泊了。

大清早的,王厨子家的棚屋上,落下几只喜鹊叽叽喳喳不停地叫着,正如《禽经》中记载的“灵鹊兆喜”,喜鹊叫喜事到。这时一阵“哇啊、哇啊、哇啊”婴儿的啼哭声冲破王厨子棚屋传出来,呱呱降生一个大胖小子,让清冷的棚户里从此有了一点生气。

这娃儿长得胖乎乎的很喜气,煞是逗人喜爱。王厨子给娃儿取了个小名“狗蛋”,男娃子叫贱点好养。

狗蛋确是“贱”,从没犯过头疼脑热的。喂点米糊菜汁长得红头花色,惹得街上的那些婆娘们时常过来抱着逗着玩。

到了跌跌撞撞走路的时候,俩口子这才察觉娃儿的腿似乎有点不大对劲,急忙四处求医,看遍了成都的大小诊所,忙活了大半年也不见啥起色。眼看这小食摊挣的那点钱也全糟蹋进去,俩口子这下也只得认命了。

王厨子也算是个见个世面之人,娃儿既然已经这样了,何不及早作打算去学门正经营生。于是王厨子在小食摊忙活的时候,总让狗蛋跟在身后打下手。说来也怪,这娃儿也算聪慧乖巧,悟性好、上手快,小小年纪就能上灶炒菜了。

3

几年时间过去了,王厨子觉得自家那点农家手艺实在是再也捣腾不下去了。便四处托人求情,让狗蛋到那些大餐馆去打杂。后来经人介绍,狗蛋又在“正兴园、复义园、西铭园、双发园”等几家有名气的馆子里做了杂工。

那二年辰,俗话说得好,“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狗蛋这娃儿虽是做杂工学徒的,但聪慧好学,偷师学艺,从不同的师傅那里偷学到了几手绝活,还会一些自家的私房菜品。

几年功夫下来,狗蛋在餐馆业慢慢有点名气了,从学徒一步一步的做到了厨师。到后来在当红餐馆“正兴园”里当上了厨师,被餐馆里的师兄师弟们戏称为“瘸子厨师”。

光绪二年,正好太子少保丁宝祯大人走马上任四川总督不久,即被成都的几个头面人物邀请到“正兴园”来给他接风洗尘。

这个“正兴园”在当时算是相当有来头的,餐馆老板是满人官正兴,餐馆开在棉花街上原大学士卓秉恬相府的故居里,故棉花街又叫相府街。整得有点混淆。这个餐馆便是当时成都接待达官贵人的重要场所。

“正兴园”拿到这单生意后,从前堂到后厨一点都不敢怠慢。老板官正兴亲自督促,亲自挑选食材,并指定“瘸子厨师”为这次宴席的主厨。

官正兴亲自到“正兴园”门前迎候,亲自带到二楼包房里吃茶休息,生怕怠慢官人漫生枝节。瘸子却在厨房里忙碌得满头冒汗,张罗着菜品的搭配,煎炒烹炸共配齐十二道主菜。

当各式菜肴悉数端上桌,这个丁大人却是对烹饪比较考究的,一看满桌色香味形俱佳的川菜,早已忘了那鲁菜咸鲜的滋味了。还未待主人客套时,就拿起筷子大快朵颐吃将起来,川菜的麻辣鲜香味一下子征服了丁大人的味蕾,好不畅快,赞不绝口。随后,吩咐手下赏给“瘸子厨师”一些银两。

丁大人回到府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思茶饭。府上家厨也调换着花样做着各式各样的鲁菜,就连端上的“葱烧海参”都提不起胃口,草草吃上两口就叫人撤下。这样过了些时日,人日渐消瘦。

在傍侍候的管家心领神会,于是悄悄派人到“正兴园”,请瘸子厨师做上几道时令川菜送到府上来。这天午饭时辰,丁大人一看端上桌的川菜,顿时食欲大开,吃得好不欢喜,总算是吃上一顿饱饭了。

于是管家干脆亲自登门拜访官正兴府上,把丁大人不思饮食的原委照实说出。这么一讲,官老板也是知趣之人,只得应承暂借瘸师到丁府去。管家也大方地顺手递上一张银票作为补偿,这样瘸子便来到总督府上做了家厨。

4

王厨子俩口子得知狗蛋被带到太子少保府上做家厨,觉得这狗蛋的狗屎运来了。王厨子两眼放光,仿佛望见自家祖坟上开始冒烟烟了,赶紧点燃三炷香,在祖先灵牌前叩首敬上,谢祖宗保佑!

瘸子自从来到总督府上,悉心做好厨房之事。一周七天、一日三餐的菜谱绝不重复,菜饭异常美味可口,丁大人几乎到了“非瘸子菜不吃”的地步。于是府里上下都借用丁大人的官爵尊称瘸子叫“宫保厨师”。

一天管家的远房亲戚从乡下带来几只土鸡,瘸子望着这几只鸡发呆。这鸡的传统做法,无外乎就是煲汤或红烧凉拌之类。瘸子心里琢磨着咋个能让鸡肉鲜香嫩滑呢?

琢磨半天,瘸子便试着把鸡脯肉切成方正肉粒,先用料酒、盐、胡椒粉、淀粉码味。拿一小碗加入一些糖、醋、酱油、淀粉搅拌均匀作调料汁待用。起锅下油放入花生炸熟铲起待用。然后,小火热锅,下干花椒和辣椒炒香,下鸡丁快速翻炒后将油炸花生米下锅一起翻炒,再将调料汁下锅搅两铲子起锅装盘就是一道“爆炒鸡丁”新菜品。

瘸子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不知是否合丁大人口味。但当“爆炒鸡丁”一端上桌,一股酸甜香辣味扑鼻而来,盘中鸡丁色泽红润粉嫩,那鲜艳的辣椒横陈盘中,如灿然燃烧的红霞,花生米经炸后,饱满油亮,如金星散落;还有那小小的花椒黑艳艳点缀其中……大自然变幻的色彩都鲜活囊括于盘中,浑然天成,真是美哉妙哉奇哉!

丁大人望着这盘绝妙的鸡丁,只顾视角与嗅觉的享受,虽已诱得垂涎三尺,哪舍得去动下筷子哦。最后才夹上一块鸡丁慢慢嚼着品尝着,味觉一下被那似酸、似甜、似麻、似辣所燥动,脸色大悦,叫道“这鸡丁配花生米真是绝配呀!麻辣鲜香味是平生第一次尝到,绝了,绝了”。于是,这道“爆炒鸡丁”便成了丁府家的私房菜了。这时候瘸子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5

转眼就到了光绪十年,这年虽发生了“中法战争”,大清却以“不败而败”,又割让琉球之地,实为憋屈。但太后也有高兴之事,通过“甲申易枢”政变,正式开启独裁政治生涯。这五十大寿自然要好好操办,冲冲晦气,扬扬皇威。

这时皇宫御膳房的总理事务大臣,不知是从哪里闻知丁家私厨“瘸子厨师”的手艺高超,便想借到御膳房来准备太后的寿宴。

大臣跟丁大人这么一说,丁大人哪敢怠慢呢。于是瘸子便随同大臣进京,到御膳房主理太后厨房之事。总理事务大臣试吃了瘸子做的几道菜后,果然名不虚传,的确有川菜的精髓。

太后五十大寿寿宴,按照礼仪讲究颇多,必须是满汉全席一样不少。过去御膳的风味特色,主要由满菜、鲁菜、苏杭菜这三大地方菜系组成。总理事务大臣再三思虑后,这次拟添加一些川式菜品进来,于是便令瘸子主烹汉席中的川菜菜品。

瘸子不敢怠慢,从食材的选择到菜谱的拟定都力求精益求精,最后报大臣圈定六十多味菜品,其中,自然少不了的丁府私房菜“爆炒鸡丁”。

太后的寿宴正式举行,满汉全席全部准备妥当。菜品一道接一道地端到太后跟前品尝,当端上“爆炒鸡丁”这道菜时,太后先是迟疑了一下,然后夹起一块鸡丁尝了一口,顿觉鸡丁细嫩、花生米酥脆,竟然连续举了五次筷子(平时就膳时对那些可口的菜肴最多只动三筷),吃得太后频频点头。

随后太后问,这御膳房的菜都吃腻味了,这道菜哀家咋从来没见过呢?总理事务大臣赶紧上前回话,这是丁大人家厨做的私房菜。

太后又问这菜叫什么名啊,丁宝祯赶紧凑到太后跟前说道,这菜叫“爆炒鸡丁”,太后一听便笑道,我只听说过有人丁的“丁”,真没想到你丁宫保家的私房菜里还有鸡丁的“丁”啊,这“丁”字叫得好呀!于是太后随后补了一句,既然是太子少保家的私房菜,那以后这道菜就叫“宫保鸡丁”吧!

打那之后,这道名菜便被称为“宫保鸡丁”,并号称“国菜”,一直流传至今。瘸子也被留在御膳房里做起了大厨师。

6

且说瘸子这一去京城就是两年有余,王厨子俩口子怪想狗蛋的,于是就想顺便给儿子带点家乡的味道去。王厨子左思右想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带啥子?

正在这时,巷子里挑担卖菜的正扯着嗓子吆喝着。王厨子走出去一看是卖红苕和苕尖的,心想这狗蛋好长时间都没吃过这家乡的红苕了,吃点农家味,让狗蛋知道“粗食不忘天地德,布衣常念祖宗恩”的家训,于是就买了点红苕和苕尖之类的东西。

来到了京城,王厨子便去皇宫门口打听狗蛋,人家根本都不搭理他。于是就跟门房讲是找那个叫“宫保厨师”的,这么一说人家就明白了,随后通报到御膳房才把狗蛋给喊出来。

王厨子俩口子见到儿子后,赶紧把带来的一包东西塞给狗蛋,说回宫里后慢慢吃。狗蛋看到爹娘都好,叫他们在宫外暂住些时日,他抽空出来陪陪他们。

瘸子以为是啥子好东西,回去一打开布袋一看,尽是些土兮兮的东西。一想这是皇宫禁地,咋个敢把这些东西偷偷带进来,被人晓得了不治罪才怪呢。

于是悄悄把这些东西藏到床下去,恰巧管事的头儿正好走进来,忙问道,你老爹给你带了啥子好东西哦?

瘸子只好胡乱应付,说都是些家乡的特产,好吃得很。管事的一听以为是啥稀奇东西,就叫他拿出来,献给太后老佛爷尝尝鲜。

瘸子这一听吓得差点把尿尿到裤子上,怪自已弄巧成拙,心里暗暗叫苦。但事已至此,瘸子也只得硬着头皮把红苕和苕尖拿出来,按农家方式把菜做出来。又战战兢兢地看着给老佛爷太后端上去。

瘸子这会儿想着等会儿就等着被砍脑壳吧!一下又想起了还在宫外等候的爹娘来,顿时眼泪就刷刷下来了。

哪晓得太后吃腻了山珍海味,却对这些土得掉渣的东西吃得津津有味,连连叫好。并传旨叫“宫保厨师”上殿来,问道做的是什么私房菜,这道菜太好吃了!

瘸子哪敢照实说是家乡填肚子的红苕和肥田用的苕菜呢,于是灵机一动,把红苕说成是“地人参”,把苕菜说成是“龙须菜”。一听这两道菜又是人参又是龙须的,太后龙颜大悦。随后叫小李子顺手从旁边的帽筒上取下一顶黄尖尖的帽儿赏给瘸子,并要瘸子天天做点“地人参”和“龙须菜”来吃。

瘸子总算把这一关蒙混过去了。于是急着出宫去看爹娘,顺道买了些京城的肉末烧饼、羊眼儿包子、五福寿桃、麻茸包等一大包,给爹娘带过去。京城天寒地冻的,望着老爸的旧帽子已脏兮兮的,于是就将太后赏给的黄帽儿给爹戴上。王厨子一看这崭新的帽子哪里舍得戴哦,赶紧收拾起来。

7

王厨子俩口子在京城看罢狗蛋有些时日了,也想急着赶回成都打理自己的小食摊摊。于是就再三叮嘱狗蛋后就回到了成都。

成都的天气过了十一月份,就变得十分的阴冷阴冷的,都陆续穿起了御寒的冬衣。这天,王厨子原来戴的帽子让婆娘洗了还没晾干,于是想起狗蛋给的那顶帽子,赶紧翻霜倒柜把帽子找了出来,他戴起这顶黄尖尖帽子,沿着巷子一路走到盐市口。

刚走出巷口,就遇到成都、华阳两县府的官员们赶到盐市口,准备给正在巡视市容的新任总督刘秉璋大人请安。一见到王厨子从巷子里冒出来,这帮县府官员急忙调转屁股就跪倒在地。刘大人感到莫名其妙,既然是来拜见自己的,咋个这帮县府官员都跪倒在一个厨子的脚下呢?

这帮父母官的这一下跪,着实把王厨子吓得个半死,慌乱之中那黄帽子也掉落到地上。这时两县府官员才指着王厨子的帽子,“刘大人呀,你快看看他那顶官帽儿。”

刘秉璋大人定晴一看,顿时吃了一惊,这顶尖尖的黄帽儿――那可是皇上的九龙帽啊!刘大人就像审讯犯人似的,“王厨子你这顶帽子是从哪里偷来的,就从实招来吧,免受皮肉之苦?”

王厨子也不晓得是咋个回事,但事已至此,就把这顶帽子的原由全盘供出。原来太后顺手赏给瘸子的是光绪帝的九龙冠。这时,刘大人毕恭毕敬地捡起黄帽儿,把帽子上沾上的灰轻轻弹掉,随即面向东方双手作揖感慨万千道“黄恩浩荡,老福爷爱抚天下百姓啊”!

刘大人这时才慢慢转过身来,望着这条无名小巷沉思半刻,随即对成都、华阳两县官府的官员吩咐道,“那这条小巷以后就叫九龙巷吧,”从此就有了九龙巷了。

8

九龙巷因皇冠而得名,一时小巷便繁荣起来。路两旁陆续开业了近百家蜀绣作坊及门面,更有数以万计散落在市井院落里的以刺绣为业赖以生存的百姓,从此,九龙巷便以织锦闻名于天下。其中,以张洪兴为代表的刺绣技法,其动物四联屏的绣制作品还在巴拿马拿到过赛会金奖,本人也被封为“五品同知衔”。

然而,历史的洪流势不可挡,无论是因皇冠而得名的,还是昔日恢弘雄壮的皇城坝等,都被焚巢荡穴得一干二净。唯一留存的,就只有在人们心头那已模糊的记忆。

虽然这样的故事有很多,但不论是杜撰也好还是调侃也罢,看后就权当一笑了之,不必过于认真。但不可否认的是,成都有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每条街巷的背后确实有很多故事还有待于人们继续去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白切鸡时放点作料不行吗?
东北厨子教你《卧蛋土豆丝》最家常的菜品,做出不一样的感觉
张小砚|桃花源的战斗鸡
民间故事|自作孽,不可活
“中国菜”大数据微报告发布,川菜独占鳌头,八大菜系哪个该排第一?
老厨子分享当地特色菜:“生炒鸡”的制作方法,配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