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游罗城船形街

漫游罗城船形街


作者 ▏申玉琢

以“乐山大佛”闻名的乐山市,其属辖的景点大都濒江临河。

但古镇罗城却很例外:竟坐落在一处被农田包围的光秃秃的山丘上,那长209米、宽9.5米的梭子型街道,虽酷似船体,两侧的商铺也宛若船舷,若再把镇中心的那座戏楼比做船舱,而那从灵官庙伸出的、长22米的过街楼就恰似船的尾舵了。但,小镇周边却无一条可称为江、河或叫做“小溪”的流水呀!

既然无水,人们为何仍将这古意翩然的小镇,修成船的模样呢?

原来,罗城虽“与水无缘”,但煤、盐、铁等资源却十分丰富,远在金、元时期,来自云、贵、川、藏的商贾,便聚散于此,将它作为川南之贸易枢纽。遗憾的是,这座店招蔽日,市缠遮天,购销两旺的商埠,不只无缘江河,且还年年少雨,是川南有名的“旱码头”!

它缺水能缺到什么程度呢?有民谣为证:“罗城旱码头,滴水贵如油!若想喝杯茶,请往山外走!”看来,不只小镇之购销、物流,无缘舟楫,就是居民的一饮一啄,都需到很远很远的山下去挑。这就难怪从前小镇的家家户户,都在门前备有香案、一俟乌云飘来,便齐跪案前,祷诵如仪,祈求“龙王”恩降甘露。即便这样,数百年间也未能让龙王心生恻隐,忧民疾苦。

事情终于到了大明的崇祯四年,龙王虽无动于衷,却翩然走来一位峨冠博带的老道士,见当地民众苦于缺水,不禁心发慈悲,口中念念有词道:“罗城旱码头,衣冠不长久。要得水成河,将镇修成舟。舟在水中走,何愁雨声吼。”对道长的启示,当地人也是将信相疑,直到老道以灵官现身,踏罡布斗,呼风唤雨,白日显圣。人们才意识到:只有改变小镇的建筑格局,才是解决缺水的金玉良策。于是大家纷纷解囊捐资,待这船形的场镇落成时,历书已翻到大明崇祯九年了。

时光虽不会倒流,但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倘你登高一望,定会看见罗城——这座山乡场镇:仍保存着船的模样——难怪所有罗城居民或到过罗城的游人,都会将它叫做“船形街”啊!

提起那次修街,还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最有趣者,莫若给灵官修“庙”时闹出的逸闻了:据当地人讲:修庙那阵子还没有水泥,为将“灵官庙”修得嵯峨宏伟,它的砖缝竟是用鸡蛋清调糯米浆粘合的。为了筹集鸡蛋,罗城对所辖九里十八村竟来了个总动员,而当时通讯很不发达,有的乡村把话“听错了”,竟送来了一车一车的熟鸡蛋,酿成了代代相传的大笑话!

这当然是善意的失误,但对一个曾在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小镇,却注定是必不可少的开场锣鼓。从此,罗城也就头角初崭,声闻遐迩了。

与灵官庙遥遥相望的古戏楼,为一条正脊,外加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的歇山庑顶建筑上精工雕塑的龙吻凤鸱,古香古色,跃然若动。戏楼正中的匾额上,镌有“神听和平”四个大字。想当年丝竹铮铮,鼓乐铿锵,台上演员举袖舞袂,台下观众如醉似狂,其场面该是何等欢畅!今虽人去楼空,但从刻有“出将”“入相”的台前经过时,仍有“啷扯”~“咣扯”~余音绕梁之感!

台前的广场,除却看戏,更是小镇居民的社交场所。在传统的节日和庙会上,那些龙灯接狮舞、秧歌接高跷且不说了,就是转去几年那些“普法”“普九”的展板,再加上诸如:“能引的引出来,能流的流出来,坚决不准生下来。”又如:“您敢给村上超生,村上就敢让你早死!”再如:“该扎不扎逮着就罚,该环不环,见到就抓!”等说一不二的“计生”宣传,就颇让吃瓜群众兴高采烈,团团围观。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次启动,旨在“清除‘上吊给绳,喝药给瓶’等暴力计生标语”的“洗脸工程”。这类杀气腾腾文字,已在乡镇见不到了。知足长乐的小民百姓就是这样,一有“闹热”便乐不可支,很有点“不看白不看”的味道。而且又忘得很快,忘得就像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而广场两侧的长廊,即当地人称为“凉厅子”的地方,从前全是穿逗结构的民国建筑。既有垩壁板门的店铺,也有负贩小卖的摊点,中间那条宽约五米,贯穿全镇的人行道,全用青石板铺成,晴无尘埃雨不泥泞,显得很人性化。

当年的老店铺,如三元号、四能堂、亨又亨、怡泰祥等等,已无影无踪,如今现身游人眼中的是各种服装店、小食店、百货店、日杂店、旅馆、鞋庄、影楼、歌厅、茶馆,其中茶馆的数量最多。

在一溜排开的店铺中、也是茶馆最为热闹。四川人爱喝茶,但原汁原味的茶馆已经不多,惟眼前几家还算过得去。桌前茶客芸芸,一面啜饮香茶,一面闲话桑麻,虽平淡无奇,却也有滋有味。

在这样的茶馆泡上一碗花茶,当你揭开茶盖,也仿佛撩开了一道帏幕,看见了当地人那种温馨和谐、毫无矫饰的草根生活。在这古风犹存的茶馆里,你可以遥想未来,可以回味历史,也可啥都不想,对着茶香袅袅的青花盖碗发呆,嚼咀时光凝固的乐趣。这就是四川人由茶香氤氲出来的,难以割舍的人文情愫。

在这里,你会发现古镇也有自己的节奏。它没有城里人的“周末”和“周日”,有的只是每到一、五便赶场的习惯。闲天时,整个小镇连同它的茶馆都特显冷清;但一到逢场,十里八乡来赶场的人就会将街道和茶馆挤得严严实实。卖肉的小贩在街边一根已经发黑的横木上,用铁钩挂着一扇扇猪肉;而在卖服装的展架和卖农具地摊的接合部,一个自称神医的老头,将熬成黑漆似的药膏摊在大小不同的绵纸上,说能包治百病。在他的“粉丝”中,真还有人在膝盖上贴着这种药膏呢。也有人任“神医”在自己头上拔“火罐”。那“栽”满竹筒的脑袋,还真让人忍俊不禁!

因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罗城古镇已有了较大的知名度。再加上《海登传奇》、《米》、《强盗的女儿》、《四川茶馆》等电影和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北纬30度中国行》在此取景或拍摄,则更吊足了人们的游兴。

当这一切正在进行时,时序也为古镇铆足了劲,罗城的每一朵菊花都在拼命绽放,它们提醒着人们,过去的已经过去,该来的正在来临。就像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古镇,既是一方乡土文化的缩影,也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载体。虽然有的建筑,你一进去就有时空错乱之感:怎么会古到这个份上?怎么会老成这个样子?

但我仍要祝愿罗城——这条由岁月深处驶来的船,遵循先人的伟绩与梦想,承载现实的祈盼与追求,乘风破浪,鼓帆远航……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诺亚方舟
罗城古镇
中国的诺亚方舟——罗城古镇
山顶一只船,云中一把梭,这座古镇被誉为“老四川文化扛鼎之作”
四川乐山犍为县罗城古镇,中国的诺亚方舟
犍为罗城镇: 蜀南“山顶一只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