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宝】今年小寒养阳不只是温,要注意调理

作者:辛宝


中医学硕士,教授,执业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注册营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学科负责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食疗营养室主任

《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签约作者

阅读信息:

文章:约2100字,阅读时常:约3分钟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节气饮食是民俗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将它与养生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它是中医养生值得去继承和发展的东西,《中国临床营养网》特邀陕西中医药大学慢病食疗养生团队辛宝教授将在今后每个节气推出一篇节气养生的理论和应用文章,希望与大家共同学研交流。

从冬至到小寒节气,大部分人正好从“阳”过到“阳”康,2023年第一个节气养生时段的15天很多人都在和疫病做着战斗,从身边的人的情况来看,我的总体感觉是阳气旺盛是否与疫病易感情况包括后续的症状密切相关,回顾上节课所讲,结合今年我们养阳生的这个主题,也印证了我说的阳气和正气有着不同的理论,那么感疫后,疫病恢复期的小寒我们怎么养生,其实也和阳气相关。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通常来说,小寒时节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参看以前文章 【原创】 小寒温补是开头,这个“温”该怎么温)。其实到了小寒,无论南方、北方都能明显感觉进入二九后天气转冷明显,这个时候普遍是干冷,不像夏秋雨季的湿冷。但现在的气候变化比古代更为复杂,这也是整体物候的影响,就像今年小寒有几天我看到的很多地方的气温是上升了的。本来冬季天寒地冻就特别易于外感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为中医上说法疫厉邪气,最易伴随风、寒侵袭人体,赶上“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的——不寒反热的天气,疫情的防治特别是防“重阳”的问题就显得尤其关键。

当然从总的养生方法上来说,小寒大寒节气的主旨以温热调补以驱寒气,以补气护卫肌表预防风邪,即便气温比以往的冬天高些,保暖仍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小寒的寒为阴邪,寒盛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因此要注意添衣防寒。“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裳,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风寒”。对于老人家,外出要注意保暖,养护阳气,防止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说过,阳气对于人体生命活动非常重要,《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又有“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虽然阳气逐渐增长,但与春夏相比仍属微弱。而寒盛可以伤阳气,因此小寒应养阳,养阳并不是单纯的保暖,要注意从饮食上温补,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也就是属阳的食物以补益身体。

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肉桂、花椒等;属于温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荠菜、芦笋、南瓜、生姜、葱、大蒜、大枣、桂圆、荔枝、石榴、乌梅、香椽、栗子、核桃仁、杏仁、羊乳、淡菜等。(当然食物的中医属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个也仅是参考。)也可以适当进行药补,可以防御冷气对人体的侵袭。这一方面人参、阿胶、冬虫夏草、枸杞、当归等都是最好的选择。小寒养生,健脾化痰、滋阴润肺的食物不可或缺,推荐龙眼、山药、莲子、芝麻、百合等。药补需要因人而异,体质偏热的人本身就特别容易上火,在进补的时候就要适量,还应注意辛辣油腻的摄入。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

 (图片来源:www.pexels.com)


体质虚寒之人如胃寒、易腹泻的人要少食或者不食梨、柿子等寒性水果。调味要减咸增苦:少盐以免伤肾;苦味食物可以补心,心属火,可以克制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作用。我国多半地区小寒时节有食红枣粥和八宝粥等习俗,也可食用羊肉粥、核桃粥、山药粥及南瓜粥等,食用方便又适合大部分人群。

民谚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充分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种小寒干冷的日子里,宜进行适宜的户外运动,比如慢跑、跳绳、踢毽子、打太极拳等。但要与冬日“藏精”相适合,不易太早起床锻炼、也不宜过度锻炼!锻炼要“必待阳光”,凌晨四五点钟甚至三点就起床锻炼,不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反而大伤阳气,对身体有很大伤害。应该早上七点以后或者下午两三点锻炼为宜。冬天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可以在传统功法的基础上加一些拍打、搓揉,促进血液循环的中医运动养生方法;其次,规律作息,保证睡眠,不能贪睡,中医上讲“久卧伤气”,反而不利于健康。再者疫情防控期间,即便是小寒,也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每天洗脸时,用冷水刺激鼻部,可以提高抵抗力,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要明确,保暖要全方位,暖手、暖头颈、暖脚、暖背、暖胸腹,在不明白中医的温补内涵的情况下,最好的温补就是保暖(中医的理论就是来自于生活的客观实践和观察)。当然有条件也可以用艾灸、敷贴、泡浴、中医膏方等一些中医药温补方法。

2023小寒建议:
  • 服饰强保暖,口罩护口鼻,小寒不感风寒就是最大的防疫、养生成果。
  • 短时耐寒热粥汤,长时耐寒高营养(高脂高蛋白),机能调整靠中医加运动。
原创文章授权发布,转发请与《临床营养网》或作者联系,请勿随意转发,作者及《临床营养网》保留版权及其他权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季四个节气的养生要点
2015养生攻略,全家健康指南
立秋凉风至 孩子养生须懂收养之道
大雪节气话养生:保暖最重要 晨起喝碗热粥
大寒节气老人要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