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收时节||周国利

点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费订阅本刊

麦收时节

周国利

我虽然在农场和乡村生长到18岁,但这段时期留下最深刻的生活印象就是五、六月份的麦收时节。三十五年过去,心里仍然一直封存着麦收的情结,每年一到这时候就会在心中发酵,强烈如初。

家乡农场的麦田有几千亩,一块连着一起。五月开始,站在地头,眼里是一望无际的金黄,微风下麦浪起伏、摇摆、滚动,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成熟的、清新的麦香。正常情况下,五月底六月初,麦穗完全成熟、晒干,就要开镰收割了。大型收割机按顺序排成行,依次围着麦田由外到里的扫割、吞进、碾轧、吐籽、倒出麦秸杆。广阔的麦田被浓郁的麦香与草香弥漫,充满了分秒必争的麦收繁忙气氛。

农场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加入到麦收的大军。挎个竹篮、里面放把剪刀,上百个孩子一起到收割完的麦田里拾麦穗。一天定量必须拾够20斤,完成任务有奖励。再大一点,拖着锄头,带把镰刀,到麦田里填河沟(田地里的灌溉小沟,填平后才不至于收割机颠簸,丢撒麦粒),把地角的麦子收割干净。十几岁便要跟着解放牌大卡车,麦田、晒麦场来回奔跑,在收割机往卡车箱里卸麦子时推平麦堆、堵塞缝隙。中学时要协助大人在夜间去看护麦田、麦场、仓库。大点的女孩子,会负责收集孩子们捡到的麦穗,装入大麻袋,用大杆秤称重、装车运回,或者给麦田的父母兄弟姐妹们送水送饭。麦子从收割、晾晒、到归库,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真正度过麦收季节。

我就这样在农场长大,年年参加麦收,一直到高中毕业。体会最深的首先是酷热和饥渴劳顿的考验,曾经见一位年轻的兄长干渴至极,一口气喝下一大铝壶凉开水。自己也曾奋不顾身爬在稻田里喝里面的积水。其次是夜里守护麦田,最远距离居住区十几里,数百亩的野外田地,一个人寂静孤独,披件大衣,握跟棍子,忍受着黑暗里的胆怯、幻觉,期盼赶快天亮和接班。至于割麦子、抱麦穗,经常弄的浑身瘙痒、红肿,或者担两桶饭菜步行几十里给工人送去,肩膀压的红肿,都不过是小儿科。

同时,在漫长的麦收季节劳累与炎热中,也充满了只有田地里长大的孩子们才能体会到的乐趣。当几台收割机团团收割到麦田中心最后一块麦子时,集中在里面的野兔、野鸡会炸窝般四散奔逃,一大群孩子也像发疯一样在麦田里大喊大叫、追捕猎物;守护麦子的夜间饥饿难耐,两个孩子在麦田的机井泵房里,点起一小堆篝火烧烤起几把刚刚发黄的麦穗,咀嚼焦香清甜的麦粒当野餐。佐菜是白天捕捉到的麻雀、野鸽、斑鸠,泥巴一裹,丢火堆里熏烤,体会一把“叫花鸡”的香甜;一天劳作后,疲惫不堪的回到家里,妈妈煮好的竹叶粽子,姐姐用新鲜麦子磨出的麦粉烙的煎饼卷香椿炒鸡蛋,狼吞虎咽的体会自家饭菜的美味;麦收一个月后,生产队算账,自己能够领到几块钱,欣喜若狂,去买几本特别喜欢的连环画、几根铅笔,甚至买几块鸡蛋糕躲起来过一把瘾。

其实,最终的结果是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深深体会到麦子从播种到收获、粒粒凝聚了汗水的劳动艰辛。从骨子里认识到不敢轻易浪费每一粒粮食。忘记不掉十几年里在麦田里挥汗如雨,三夏季节里抢割、抢晒、抢收,日夜不停的辛苦。

从此以后,每年一到这个时节,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成熟的麦子,想起收获时的紧张忙碌,想起田野里的麦收人,想起滚滚的麦浪、金黄的麦堆、满满的粮仓。

虽然在农场、在田野里,只生活了十几年的时间,但麦收带给我的怀念和记忆太多,对生活和成长影响太多。同时也坚信,麦子带给世人的期望和幸福,是每一个劳动者的共同心愿。

个 人 简 历

周国利,业余从事文学 、新闻创作,共在《工人日报》 、《中国工人》杂志、《杂文报》、《河南日报》、《华中电力报》、《中国体育报》、《河南电力报》、《焦作日报》等刊登各类文稿100多篇;并多次在各类征文活动中取得名次。



阅读是一种修行,分享是一种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投稿邮箱3182529240@qq.com

799

扫描关注免费订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一舟:奶奶的麦子
麦收是种怎样的情景?
散文窗 || 顾敬会 | 麦收时节
邹凤岭:麦香时节
麦收随想
难忘儿时麦收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