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言恭达:书须求典雅

书须求典雅。我以为必具“五气”,即:书卷之气,纯正之气,清逸之气,高婉之气(“婉”者,圆活流转,深厚隽永,决非软媚纤靡,婉则气不乱)和浑朴之气(朴素自然,古淡天真)。“最嫌烂熟能伤雅”,太甜,太熟,太媚,太巧都表现为一种俗态,实不可取。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王羲之《行穰帖》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云:“典雅者,镕式经诰,方轨儒门者也。”书法之典雅,是书法气韵的高雅而不浅俗,纯洁、真实,使人百看不厌,它的美是内在的,含蓄的。刘熙载《书概》云:“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杨守敬《学书迩言·绪论》云:“而余又增以二要:一要人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问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都强调了“书卷气”的重要性,没有书卷气的书法就没有高韵深情的审美境界,就不会有郁郁葱葱的文雅气象,从而流于庸俗。言恭达先生强调,典雅的书法除具备“书卷气”之外,还包括一些外张、外延的东西,如“纯正之气,清逸之气,高婉之气、浑朴之气”,这样一来,方可去除书法作品中“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等甜、熟、媚、巧之俗态。

王羲之《何如帖》《奉橘帖》

典雅书法所具备的“五气”从何而来?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原来是个秀才抚琴,端的是个典雅的人儿也。”可知它源于书者的学养和修为。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五气”是可以通过“善养”获得,而善养的方法和途径就是多读书,以增加自己的学养,丰富自己的见识,从而使书法典雅脱俗。当今一些学书者,整天潜心于技法的练习和法帖的临摹,这是必须的,但远远不够,还要多读书以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彰显书法內涵。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二首》(其一)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于书者而言,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于书法的气韵而言,可见典雅的重要性。

王羲之《平安帖》

(抱云堂彭庆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中的“气”,到底该怎么找?
书卷气
读书之悟(73)
书法如何才能有“书卷气”
自带书卷气的精致小楷《从妹汪安人传》
(196)[转载]书卷气才是最美的气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