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人之优者优

                       扬人之优者优

            微自我:一种个性化生存方式系列谈之五十八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清代的贾木斋在《弟子规》中说“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这是一种道德的箴言,把它用在优劣的评说与趋避上,同样具有醒世的意义。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道人优,即是优”,因为优比善具有更高的标准。但是我们似乎可以说“扬人优,即是优”。比如说伯乐相千里马是一种扬人之优,既要有识马的本领,又要有成人之美的胸襟,这当然也是一种优异的表现。所以人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是对于尚没有达到优异的程度,或者尚没有被公认为优异的人来说,“扬人优,即是优”更具有一种方法论的意义,即通过扬人之优实现自己优异的追求,或者更有利于实现自己优异的追求。“扬人优”是建立在“道人善”基础之上的,但是要比“道人善”或“道人优”更为积极,更具有主动性。它除了一般的称道之外,还有宏扬、传播、传承、普及、触类旁通的意义。当然,在实现自己优异的追求中,这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我们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给儿子找到一个值得效仿、利于学习的环境,孟轲的母亲在孟轲小的时候连续搬了三次家,这对孟轲以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最终使孟子成为一个天下名儒。孟母三迁当然还谈不上扬人之优,但其中包括了孟母的识优,孟子近优的因素。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种近优如果是主动地、有意思地追求,显然为扬人之优,望子成龙,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是我们不能说“近优者优”。因为仅仅从客观地,甚至偶然的空间距离上看,是不能断定所有的近优者都自然为优或者必然为优的。在现代社会,随着通讯技术的现代化,我们与优异者的对话完全可以做到“天涯若比邻”,因此不能根据空间距离断定远优者不为优。无论空间距离的远近,我们向社会优异成员看齐,取决于我们的心理趋向,即是否“敬优”。

    其实,孟母将家搬到学校附近之后,虽然可以使孟子在儿时模仿大人摆放祭祀用的器具,模仿礼仪活动中前进后退的姿态,但那只是形式上的“好奇”,甚至是一种贪玩。真正使孟子发奋读书,激励他“旦夕勤学不息”的,是出于对母亲“断机抒”的敬畏。孟母煞费苦心的三迁之后,见儿子仍然学无长进,就把儿子叫到跟前,持刀把布机上沒织完的布割断了:“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这下可把孟子震住了,母子俩就靠母亲织布为生,把没织完的布割断就等于断了生路,断了母亲的唯一希望。孟轲怎能不敬畏母亲的一片苦心呢?孟母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也许正是对这位优秀母亲敬畏之心的盟生,才是孟子走上成才之路的真正起点。《庄子.渔父》篇中说:“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这当然也算不得优秀。既使我们与优秀的人物朝夕相处,如果沒有心怀敬尊之意,没有把人家当回事,尽管可以学一些皮毛,那也是难以证明自己堪称优秀的。近优不如敬优,对于他们,我们必须做到“敬而无失”。

    在“见贤思齐”的追求中,从近优到敬优,是一种进步,不存在“敬而远之”的问题。敬而远之往往是一种敷衍,不是真正的敬优,无法产生见贤思齐的实际效果。就是这位孟子,在他著书立说时就明确指出:“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尽心上》要想做一个优异的人,人之君子,就不能拘于虚假的恭敬礼仪,除了必要的恭敬执礼之外,还要有实际行动,要有恭敬之“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是扬优。对于优秀的人物,我们不仅要敬之,更要扬之,即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优秀的内在精神。扬优当然有宣扬人家长处和优点的意思,但我们主要指得是将他们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普及开来,使其开花结果。在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就是要对自己有所裨益,使自我的大异达到优异。

    或许有人认为,自己无缘与时代伟人相近,身边也没有公认的优秀才俊,如何能扬人之优呢?的确,理想中的佼佼者在一定范围内是有限的。然而我们周围的人固然大多各有所短,但也各有所长。某人在此时此事的表现可能不会让我们肃然起敬,但他多少有在彼时被事上表现很好的地方,这就值得我们近之、敬之、扬之。正如明朝剧作者汤显祖所说:“师人有穷,师善无穷”。在“师善无穷”中,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处于污泥而不染”,何况在我们身边并非一无是处呢。

    从识优、近优、敬优到扬优,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一个内在逻辑。而识优、近优、敬优,最终归结到扬优,显然有利于自我大异进入优异的殿堂,从扬别人之优到实现自我之优,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触类旁通。至少,这是我们堪称优异的一个方面,既有利于我们选择、栖身于一个适宜的环境,也有利于我们创造一个称优的环境。正如《管子》一书中所说:“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滿也。滿者,虚也。滿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不仅“扬人恶,即是恶”,就是矜持自滿,傲视别人的,也算不得优秀的人士,只能属于小人之列。骄矜自滿就会空虚无物,做事自滿空虚,就会被外物所掩蔽限制,这当然是不利于自己创优、称优的。

哲思录

    当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社会精英,但是尚没有达到优异程度的时候,总有精英人物以自己的优势被人们所称颂或称道,我们不妨向他们看齐,由衷地赞颂他们的优点,去宏扬他们的优势,这显然有助于我们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正像我们认识到自己并非无与伦比一样,我们身边的人也并非尽善尽美。然而我们不能为了抬高自己而贬低别人,不能只是陷于愤世嫉俗的泥淖,因为那样不仅使我们看不到美好的前景而不能自拔,也无助于建立自我大异的同盟,很可能难遇知音,既使我们认为自己业已堪称优异,也很可能被视为“另类”。至少,扬人之优有助于形成自己称优的环境。

    当然,扬人之优是因为别人确实为优,确实有可以称优之处,而且与我们自己有某种关联性,这样优人之优才不会产生误导或陷入误区,才不失为真诚,才可以使自己触类旁通,取得优异的长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家 | 叶曼先生:万世母仪
成就孟子的因素真的是孟母三迁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一个家庭是否兴旺,只需看周围的人
孟母:懿范千秋
《三字经》里的故事(2)
最了不起的单身母亲:五个故事浓缩孟母培养孟子成才的艰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