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鲶鱼效应”另解

                   “鲶鱼效应”另解

       公众微信号zhq540605  

    业界曾经流传着一则关于“鲶鱼效应”的故事:船长在运输沙丁鱼时,在船舱中放置些鲶鱼追逐之,解决了沙丁鱼在远洋途中死亡的难题。主流学者由此得出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结沦,那就是要引入竞争机制,使沙丁鱼人们产生危机感,从而产生活力。高屋建瓴地看待这个问题自然不会错,可是从沙丁鱼们的角度看,那似乎在彰显着残酷的一面。尤其当一些船长“亲自”在员工中扮演鲶鱼的角色,那结果更是如此。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生活在职场中,做为沙丁鱼群中的一员,对此有深切的感受。一些企业的老板在企业中横行无忌,的确有鲶鱼般的口头禅:你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你有牢骚,你走啊;老板在饭店大宴宾客你在家属院没暖气冷得直跺脚,你去告啊;一切用钱说话扣了你的工资你不滿,你辞职啊。没有改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但那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按我说得办你有意见不愿在这里干,你打报告我马上批,人有的是。在这里,老板把你的劳动所得咬上一口,或者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吞掉你的劳动权利,那作用可要超过鲶鱼,像权力鳄鱼那样没商量。

    这或许也算得上是一种竞争机制,因为老板有充分的用人或者支付工资的自主权,竞争上岗或者继续在岗,你只能跟着他的指挥棒转;你应当明白,在自己身后有强大的劳动力后备队伍,随时有人可以取代你。一旦你腾出位置,老板正可以用来安置亲信,使用比你更听话、价格更便宜、更容易使自己不受约束的劳动者。在不争的事实的面前,你难道不会感到职场竞争的残酷吗?至于“鲶鱼效应”所要达到的活力,倒成了老板们提供了为所欲为的便利。

    平心而论,这种现象也是推崇“鲶鱼效应”的学者们所不愿看到的,竞争本身就具有残酷的一面,如果在牺牲一部分人利益的情况下能够換来大局的活力倒也无妨,但是在以人为本的机制中,它绝不应当成为竞争的全部。问题在于,在企业管理中,“鲶鱼效应”的发挥不应当只是驱赶,更不应该是恶意驱赶;在给沙丁鱼们带来生存危机感的同时,正面激励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说“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古训,创新能力的发挥是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人不是沙丁鱼,只知道躲避。离开了正面激励,不仅无法给企业带来创新的活力,反而会使企业落入沉寂。如果只是无情施压驱赶,使得人人自危,无暇它顾,这就是对“鲶鱼效应”的误导和曲解。

    较早在企业管理中引进“鲶鱼效应”的,追求的目标正是激励和创新,而不是驱赶。有关资料表明,日本三泽公司的总经理三泽千代最早运用“鲶鱼效应”时,出发点正是要设法将每个员工都变成“人才”,他从“鲶鱼效应”中受到的启发就是要引进出类拔萃的人才,而绝不是窝里斗的专家。三泽公司因此受益匪浅。也就是说,激励和创新,才是“鲶鱼效应”中本来应当具有的意义,是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的一个解。让企业职工感受到生存压力也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把这种生存压力变成创新的动力,由此才可以给企业带来大家所希望的活力。这就需要对职工有一个正确的看法,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可以随意驱赶的沙丁鱼。曾被推祟为CEO偶像的韦尔奇就是一个善于激励的老人,“他像一团火,很容易被点燃也容易点燃别人”。他判断员工的标准是四个E一个P:精力Energy、激励他人Energize、执行力Execute、判断力Edge;激精Passion。这种标准是否得当暂且不说,可以肯定的是符合这种标准的员工显然既容易被激励也能够激励别人。韦尔奇常常对别人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地高兴,他所领导的员工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活力,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幸的是,我们在实踐中所看到的对“鲶鱼效应”的误导和曲解,却将它演绎成对职工激情的无情扼煞。这种“变味”看似偶然,却反映出一种不可忽视的倾向,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尚没有牢固确立,缺乏创新激励意识,可以称之为激励力缺乏症。当然,我们的管理精英们并非不懂激励的妙用,他们是深知恩威并重、赏罚分明的权术的。但他们只是把这些都当作行使权力的象征,往往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代名词,以权威意识为转移,并非以是否创新为导向,因而仍然是创新激励力缺乏的表现。

    从报端上可以看到不少关于“领导力”的探讨和介绍,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鲶鱼效应”的作用,似乎也可以看作一种“领导力”。当目标确定之后,如果只有驱赶而没有创新激励,不能说不是“领导力”的缺憾。因而,激励力应当成为领导力的一翼或者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作为一艘远洋轮的船长,引进鲶鱼是为了将沙丁鱼们平安运达目的港,而不是为了将其驱逐出船舱,在驱逐游戏中显示自己的权威;甚至忘记了自己船长的职责,以鲶鱼的身份加入到这场以强凌弱的游戏中,那样将无法向目的港交付鲜活的沙丁鱼。或许,老板们正在为自己经管的企业缺少活力而苦恼,可是,你可知道有多少员工正处在被激励遗忘的角落,在默默地忍受着你的驱赶,他们努力掩饰着心灵上的创伤,正在为自己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抱恨终天,而一旦他们的激情能够被点燃,就可以为企业增加活力提供足够的动力。如果说在强大的市场压力面前,我们缺少核心竞争力,缺少创新能力,不如说缺少激励力。唤醒老板们的激励力,减少被激励遗忘角落里的无情驱赶,这大概也是我们在现代公司治理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努力提高领导者的激励力,大家同舟共济,共同到达胜利的彼岸,难道不是使用竞争机制的更高境界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鲶鱼效应三启示】
“鲶鱼效应”的启示
管理者的套路:鲶鱼效应
最实用的心理学效应——鲶鱼效应
管理哲学在现代公司制度体系下的体现
学校管理需要“鲶鱼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