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融Basic 52、Basic 83散热器评测:四核处理器的左右护法

说到一代老牌散热器品牌采融(Prolimatech),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鼎鼎大名的Megahalems散热器,尤其是那套红色的别注款,高颜值、强性能,收藏价值真的非常高。不过这款散热器其实是非常古老的型号,有多古老呢?早在我们2009年的高端风冷散热器横评当中,就有收录该产品测试,可见历史的沧桑。

然而采融在2018年会有新的动作,首先在第二季度会带来Alcedo系列新品,针对的是玩家比较感兴趣的高端位置,不过现在我们知道的还不多。但是在入门级别产品和中端市场上,采融要更早布局,我们以前就介绍过,Basic系列将会引来Basic 52、Basic 83两款产品,前者是针对百元级别的入门级产品,整体设计比较简单,双热管的搭配很明显不是针对Core-i7这样的发热大户,用来压制规格有限的奔腾、Core-i3其实是最理想的,但Basic 52还是有使用全金属背板这样结实可靠的附件,售价定位89元。

而作为Basic 81升级版的Basic 83则是主打性价比的Basic系列当中的性能担当,基本造型可以是为体积缩小、精简后的Megahalems,尤其是俯视鳍片造型的时候,采融标志性的设计非常惹眼球。相较于入门级散热器Basic 52,Basic 83采用的是非常够分量的六热管,机体全身镀镍,所以看上去非常精致。Basic 83散热器的散热器定价为299元,用来压制Core i5级别的处理器毫无问题(哪怕是现在已经六核规格的8th Gen Core-i5)。

其实同时作为新品的Basic 52、Basic 83散热器在外包装封面风格是统一的,正面都是白底,散热器的部分剪影,再就是散热器的正面证件照,在包装的侧面还会标注重点特性,比如但不限于RGB炫彩风扇、金属背板与扣具、底座与热管镀镍处理等等。

我们先来看看入门级别的Basic 52散热器,就算是在百元内的产品来说,Basic 52的体型也是比较小的:112mm(长)*72mm(宽)*130mm(高,含风扇),所以基本不用考虑对内存插槽,或是I/O接口、供电散热模块的兼容情况。Basic 52的散热主要依靠的是两根六毫米、没有镀镍处理的铜质热管,底座接触方式不是大家比较介意的热管直触,而是打磨平整的铜质底座接触(并非底座整体都是铜制,只是接触部分为铜质),但是如果从侧面认真看的话,会发现热管与底座并没有焊为一体,而只是做固定连接处理,再仔细看的话,会看到热管与底座之间的缝隙。

虽然我们说一般针对入门入门级的散热器来说,体积都不会设计成巨无霸模样,也基本不会对内存插槽构成压力,但是Basic 52、Basic 83都有针对热管和鳍片阵列的“歪脖子”设计,具体来说,就是热管在穿过底座后不再是竖直向上导热,而是倾斜式设计,这样鳍片阵列就不再是处在底座的中线上方,而是偏向底座的左侧或右侧,这样设计的目的自然是为内存插槽预留出更多空间,至少不会占据第一槽,但是劣势方面就是在安装散热器时,尤其是在机箱中直接更换的时候增加安装的难度,这一点我们会在后文重点介绍。

可以看到热管是朝一侧倾斜的

这张角度不明显,因为热管较多,但其实是整体向“下”倾斜的

Basic 52的鳍片阵列由29片鳍片组成,大家认真看的话会发现在鳍片的最底端,间距是中间窄,两则略宽,呈现出一副不高兴时的嘴角向下抿的表情,据我们量得的数据是中部间距为2.9mm,两侧间距是4mm,周身没有特别做提高强度的设计,所以拿在手里感觉有些入门级散热器常有的轻薄与柔韧,当然你也很难要求不到百元的散热器表现出岿然不动的强度。

总的来说,入门级别的Basic 52散热器并不算是精致

Basic B52散热器并没有搭配RGB风扇,随箱附赠的是一枚11mm、9叶的小型风扇,标称转速为1500RPM,最大风量为39CFM。而且它其实只有红色一种颜色,就算你接入主板的RGB 5050灯光针脚,比如我接入的就是华硕Strix Z370-E主板的RGB针脚,其实也是没有用的。

说完Basic 52,我们再来看看更多人关心的Basic 83散热器,Basic 83散热器的造型设计和之前的Basic 81高度相似,最主要的区别就是RGB风扇灯效,周身镀镍,以及鳍片最顶端的黑化保护罩。Basic 83的尺寸较Basic 52更大,达到130mm*98mm*153mm,搭配的是六根六毫米镀镍热管,同样镀镍的镜面底座打磨相当好,热管与底座之间的焊接也相当饱满。

工艺明显要比Basic 52精致很多

Basic 83散热器拥有正好40片鳍片,而Basic 81散热器则拥有44片,所以方面一起对于会显得新品Basic 83散热器要稍稍低矮一些,但是鳍片间距保持一致,我量得的数据是大约2.1mm,左右两侧的热管之间竖直缝隙为5mm。

Basic 83散热器的风扇从型号上看依然是PT12025(PT12012V2RGB),标准的12mm、11叶风扇,但是扇叶使用的是半透明设计,并且有增加RGB灯效,DC 12V@0.38A,标称转速的空间在900-1800 RPM,最大风量69.6CFM,采融随箱赠送控制器,可以控制灯光的闪烁类型和颜色,默认是频闪,用户可以调为速度更快的频闪,或是关闭闪烁效果,保留简单的颜色切换效果。不过如果你的主板有提供灯光同步针脚的话,可以利用板载针脚更直接地控制等效。

并不简单的扣具安装:论“歪把子设计”的失与得

我们还是先从Basic 52散热器的扣具开始看,其实一开始我看到外包装注明是金属版本的时候,还是蛮高兴的,因为很多价格高于89元的散热器的背板和扣具都很简陋,不过我打开包装盒后发现,其实Basic 52散热器的扣具其实也很简单,甚至可以说不存在额外的“扣具”。金属背板就是唯一需要注意的安装附件,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不容易遗失零件,也比较适合用户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安装,本来这也是一款入门级的散热器。

Basic 52散热器仅仅支持最主流的LGA 115X插槽,并不支持Intel LGA 2011、2066、AMD AM4、TR4的插槽(废话,支持也压不住),所以基本不存在多余的零件。用户在安装的时候,要先对比主板处理器插槽背面的螺丝位置,然后再依此判定背板的安装方向(比如那两个圆形缺口)。Basic 52散热器的背板并不是那种插入正确的位置后可以先固定背板、再安装底座的类型,而是直接将底座四周的螺丝直接固定进背板的孔位,所以如果你是先在主板上面安装、再装进机箱的话,那么就需要先将主板倒卧下来,而如果是直接在机箱里面更换散热器,那么虽然Basic 52散热器的鳍片并不宽大,距离底座之间还稍有空间,但是单人要一边确保背板不滑脱,一边扭进底座螺丝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但是比起更加宽大的Basic 83还是轻松很多的。

而我们再来看Basic 83的扣具,首先可以看到支持LGA 2011、LGA 115X、AMD AM4插槽,而且三套底座扣具针对三种不同的螺丝,其中银灰色的是针对LGA 115X插槽,浅蓝色的是LGA 2011插槽螺丝,而最后针对AMD AM4插槽的则是红黑色螺丝,这些螺丝是和Basic 81通用的,如果大家认真看的,会发现三套螺丝的螺纹是各不相同的。

不过因为更好支持内存插槽,Basic 83采用的“歪脖子”设计让散热器整体向I/O接口装甲、供电散热模块一侧倾斜,这样设计的好处我们已经在前面说过,但是劣势在于在安装的时候,对于手型较肥大、动手能力不够的用户来说则是一种折磨。为什么呢?首先Basic 83的安装方式和Basic 52一样,首先把适应平台的扣具安装在底座上,然后根据主板插槽背面的螺丝以正确的角度将背板滑入孔位,最后直接将底座上面的螺丝直接让扭进孔位,听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由于散热器整体偏向I/O接口装甲,所以导致需要扭该侧的螺丝的时候,我的手是比较难伸进散热器鳍片和主板之间的缝隙准确控制的,而如果是装在机箱里面安装散热器的话,那么难度会更高,因为手会受到更多空间的限制。

为留出更多空间给内存插槽,这种偏移式设计会影响安装底座时的难度

因为底座螺丝是直接扭进背板的,所以需要对位置的准确控制

但因为偏移式设计,这一侧留给手指和螺丝刀的空间都不多

虽然可以利用上第一根内存插槽,但是空间比较狭窄

拥挤的空间设计还有其他的缺点,因为当散热器、风扇、内存、显卡互相紧贴的话,有什么需要更换就会非常麻烦,比如当你想要更换一块显卡,那么主板的PCI-E x16插槽的卡榫肯定是够不到的,那么怎么办呢?你需要先后拆下内存、风扇后,才可以够到卡榫。

主板的上半部分会比较拥挤

不过相比旧版的Basic 81散热器,以我们手上的芝奇Trident Z RGB幻光戟内存为例,新版的Basic 83散热器可以比较勉强地保留第一槽内存的使用空间,这里说的“比较勉强”指的是你需要稍稍抬高散热风扇的高度,为内存的散热马甲留出一定的高度,这样才可以保证第一根内存槽位可以用。其实就内存条的马甲来说,芝奇Trident Z RGB幻光戟内存的散热马甲的高度算是中规中矩,如果是马甲很高,甚至龙飞凤舞那种,那么第一根内存槽位还是塞不进去的,但是这也要比旧版的Basic 81散热器要好,安装标准的12mm风扇后,除非你有那种矮到完全可以在风扇下面插入的内存条(应该只有裸奔的吧),否则第一条内存插槽是没救的。

所以这一边的螺丝需要给心灵手巧皮肤好的来安装最好

性能测试:四核处理器没压力,但Basic 83相比Basic 81性能改进不大

在了解完外部设计、安装过程和结构特点后,我们再来进行最重要的性能测试部分,这部分分为待机、游戏和负载三部分测试。在测试的对象方面,本来理想的方案是Basic 83挑战旧版的Basic 81散热器,而Basic 52会同样面对一款百元内的双热管散热器,但是没有找到价格和散热规格都相似的产品,所以最后决定由这三款散热器来一场混战,因为要照顾性能比较靠后的Basic 52,我们决定不使用拥有多线程的Core-i7,而是使用Core i5-7600K来进行测试,测试是在室温23℃的环境进行的,使用Antec P110机箱,Core i5-7600K的频率(Tubro to 4.2GHz)和电压都是默认的,系统电池选项采用高性能模式,主板是微星的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我们使用HWMonitor工具来采集温度,并通过MSI Afterburner来构建温度曲线,三款散热器全部统一使用采融的PK-Zero硅脂。

我们首先来看看Basic 52散热器,由于这款散热器的原配风扇拥有待机停转功能,所以在工具打开的一瞬间会报很高的温度,所以我们直接看待机十分钟后的温度,大家可以看到这段时间的温度曲线非常稳定,基本上都稳定在40℃的边缘,对于规格不强的风冷散热器来说这是很正常的表现。

本页测试截图都可以点击放大

游戏测试方面我们选择的是春节期间打折的《彩虹六号:围攻》,之前一直收到网友的反馈称这款游戏对于处理器的胃口非常高,所以专门买下来。测试是这样的,为统一过程,我们选择的是第一、第二关实境训练,也就是英国SAS训练营和洛杉矶拯救人质训练,这两关卡各玩一遍,正好是十分钟左右。Basic 52散热器在经过十分钟的游戏后,HWMonitor检测到的最高温是81℃,在这段时间风扇的转速在1100 RPM左右,最高达到1315 RPM。

负载测试是我们经常使用的AIDA 64,我们使用Stress FPU稳定性测试来逼出高温度,经过十分钟的烤机,HWMonitor检测到的最高温同样是81℃,但是转速要比玩游戏高出不少:均速在1350 RPM左右,最高达到1409 RPM。这里要特别说句,一般来说,玩游戏的时候处理器的温度是肯定低于纯粹的烤机,但是我们使用的GTX 1080显卡比较庞大,所以显卡的热量可能再被往上“吸”的过程中有影响到散热器,所以对于散热器和风扇来说算是额外的测试罢。

我们再来看看Basic 81散热器的表现,首先还是待机表现,Basic 81可是不会待机停转的,而是将均速控制在850 RPM-900 RPM左右,记录到的最高转速为952 RPM。在十分钟的待机测试当中,Basic 81散热器的温度控制非常完美,凭并不高的转速将温度控制在30℃出头。

游戏测试方面,在玩《彩虹六号:围攻》的十分钟过程当中,记得的最高温是75℃,明显要低于入门级别的Basic 52,转速方面在1250 RPM左右,最高达到1345 RPM。不过这里开始可以看到在执行AIDA 64烤机的时候,温度要比游戏测试低很多:最高温只有68℃,转速在1250 RPM左右,这说明在显卡不负载的时候,Basic 81散热器的性能还有下潜的空间,足以可以将Core i5-7600K的温度控制在70℃以内,这算是颇为理想的数字。

最后再来看看我们的新品Basic 83散热器,首先还是十分钟的待机测试,这方面的性能和Basic 81高度相似,温度曲线都非常平直,而且都可以控制在30℃出头,而且转速也非常接近,都是850 RPM-900 RPM之间,最高转速也非常接近,为929 RPM。

游戏测试方面,十分钟的拯(Tu)救(Sha)人质后,最高温记得72℃,要稍领先于Basic 81,而且转速保持在1150 RPM左右,最高记得1291 RPM,这个转速也要低于Basic 81散热器。而且负载测试的时候,Basic 83的成绩更加接近Basic 81,最高温记得69℃,要比后者高出1℃,但其中的性能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不过风扇的转速要稍稍高于Basic 81,达到1300 RPM左右。

为统一表现,我还特地为旧版的Basic 81散热器装上Basic 83的风扇PT12025(PT12012V2RGB),但是前者的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转速稍稍提高的前提下,游戏测试温度(70℃)和负载(75℃)温度都各上升1-2℃,如果排除一天当中午后和傍晚的温度差距,可以看作两款风扇没有本质区别,甚至旧款风扇还要稍强一筹。

总结与彩蛋

终于又到总结的时候,从性能上面来看,Basic 83的性能在299元级别的散热器当中算是比较好的存在,规格是它的优点,不过和旧款的Basic 81相比,并没有存在明显的性能升级,只是在风扇灯效、镀镍工艺方面有改进,性能没有提升很多,本质上还是接近的产品,对于使用Basic 81散热器的用户来说没有理由升级,而对于目前散热器不够强大的用户来说,Basic 83散热器是一款比较合适、值得考虑的产品,不过在安装的时候强烈找一位心灵手巧、皮肤好的朋友帮助你,而入门级别的Basic 52则是一款中规中矩的产品,双热管的它注定追求的不是高性能,但是对于规格不高的散热器来说它已经可堪大用。

不过在最后的彩蛋方面,我在测试的时候发现既然最近的7代、8代酷睿处理器在高负载的时候都会设定很高的电压,比如说默认睿频到4.2GHz的Core i5-7600K,跑AIDA64负载的时候电压竟然高达1.325V,这个电压其实应该是足够超频5.0GHz甚至是更高的,所以我打算手动将电压设在1.18V,防调压设置在Mode 3,那么B52散热器在玩《彩虹六号:围攻》的时候,还有运行AIDA 64 FPU烤机的时候,温度都降低到73℃,这个幅度已经不小,转速也有100 RPM-200 RPM的降低。

Basic 83散热器的水平也有好转,在玩《彩虹六号:围攻》的时候,最高温可以下潜到66℃,而正常表现是72℃,转速也有降低最多接近300 RPM,所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而AIDA 64 FPU负载测试的降压结果是63℃,同样是6℃的好转,转速也有150 RPM左右的降低,所以如果是不超频的用户,尤其是买不带K处理器的用户,可以尝试降低电压来收到更好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战三年!锐龙2700x的百元散热新伴侣,超频三K4挑战者风冷实测
7°C警告:廉价硅脂害死显卡系列!还在用¥5块钱一大碗的导热膏吗
德商必酷DARK ROCK PRO4风冷散热器:外观酷,超静音,性能强
畅销百元CPU散热器横评 四大天王也要分个高下
【卖萌科普】散热器选购要点
测试了一款售价百元的散热器,超频三东海K4000,结果很意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