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记载着五种“宝贝”。常吃能够充实脏气,使体内各种营养素更完善,更充实;还可调节气机,疏通壅滞,帮助消化五谷、平衡营养,对身体大有裨益。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载的五菜,指的就是:葵(冬苋菜)、韭(韭菜)、藿(豆叶/豆苗)、薤(藠头/野蒜)、葱(大葱)。
《灵枢经·五味》:"五菜能通过其酸苦甘辛咸的性味来调节脏腑的气机,调养五脏。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些“宝贝菜”,藏着哪些养生门道!
葵菜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属锦葵科植物。其性味甘、寒,归大肠、膀胱经。有清热通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便涩痛等症。
按照五行理论,“葵甘”,可以调和其他四种味道,因此还被列为“五菜之主”。
李东垣说葵菜,“甘寒滑,能利大便、小便,目病人不可服,诸热病后服之,令人目盲”。
食疗参考:苋菜豆腐汤
【准备】冬苋菜200g、嫩豆腐1块、生姜2片
【做法】菜叶焯水后与豆腐同煮,加盐调味,适用于小便黄赤、便秘上火
者。
藠(jiào)头性味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是中医通阳护心脉、行气导滞的常用药物。这种食材常用于治疗胸痹疼痛,气短等病症。
食疗参考:藠头炒鸡蛋
【准备】藠头100g、鸡蛋2个
【做法】藠头切片爆香再炒蛋。适用于胸闷气短、心阳不足的人。
韭即韭菜,别名:丰本、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韭菜辛味辛温,归肝、肾经。它的种子可入药,具有补肾,温肾助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阳虚导致的腰酸、健忘失眠等。
食疗参考:韭菜炒核桃仁
【准备】韭菜150g、核桃仁30g
【做法】核桃仁先焙香,再与韭菜同炒。适用于肾阳虚腰酸、健忘失眠等症。
注意:韭菜是发物,皮肤病及疮疡患者不适合食用,体质偏热、湿热或阴虚火旺的,也不适合经常食用。
三国时曹魏学者张揖所撰《广雅·释草》中写道:“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原来,“藿”就是豆类的叶子。
豆嫩叶性味甘、凉;归脾、胃经,有解暑化湿的作用,常用于改善夏季食欲不振等问题。
食疗参考:豆叶薏米粥
【准备】鲜豆叶100g、薏米50g
【做法】薏米先煮,后加豆叶,适用于梅雨季肢体困重。
《本草》记载葱味辛平,寒热不明显,味道辛,可发散通气。葱全身可入药,葱白能发表通阳,解毒止痛,主治伤寒头痛,鼻塞等症;
葱叶能祛风发汗,发表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疮痈肿痛等症。
食疗参考:葱白豆豉汤
【准备】葱白3根、淡豆豉10g
【做法】水煎10分钟,适用于外感风寒初起鼻塞。
注意:患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溃疡病的人不宜多食,表虚多汗者也应忌食少食。
参考文献:
[1]王泓斐, and 刘玉良. ""五菜为充"论菜品养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47.3(2023):332-336.
[2]文洲. ""五菜为充"保健养生." 当代矿工 8(1999):2.
[3]聂凤乔. "人为什么要吃蔬菜——从"五菜为充"到"蔬者疏也"." 上海蔬菜 (1990).
[4]姜碧瑶, 张艳, and 肖永华指导. ""五菜"是天然的营养素补充剂." 中医健康养生 007.004(2021):P.58-61.
点击关注
学习更多中医知识
▼
设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