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游成陵

【往期回读】

一张照片

老师们,防火防盗防家长

我们都被打脸了

赏心悦目的“丁中蓝”

我的家乡麾村之四:黎明战火燃江家

用板凳走路的人

三游成陵

纪晓滨

作者纪晓滨:从事建筑安装工作,供职江苏省江建集团。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长年随工程项目流动而流动,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工作之余,喜欢了解周边风景人文,喜欢舞文弄墨。

成陵——伟大的成吉思汗的陵寝。准确的说,其实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灵宫。七百多年来,频于搬迁,原为蒙古包形式的“八白宫”,终于于1965年以坚固的建筑物形式,固定落成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以其宏伟雄壮的气势,坐落在辽阔的草原上,坐落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也坐落在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心中。

算而今,我共三游成陵——蒙古文化的神衹。

1

2005年,我们参建神华项目。项目所在地,距离成陵不足四十公里。相对于千里草原,四十公里就是个举步之遥吧。

2006年5月底,原粮食局的局长退休后,晓闻我在内蒙,夫妇二人欣然前来游玩,成陵景区理当首选。

在我和夫人陪他们去成陵的路上,老局长提出一个要求,想找一家真正的蒙古族人家看看。于是,我左右循觅,挑了一户门口插有两柄叉子的平房式窑洞院落。因为我知道,蒙古族的住户习惯在门前砌个祭台,台中插两柄戟叉,这样的戟叉蒙古人称为古力德,是长生天赐予的神矛。

进了首排窑洞,觉得很平常,但比我想象的要干净整洁。迎接我们的蒙古族老者很普通,但具有蒙古大汉的高壮个头,长得象陈佩斯或陈佩斯他爸。穿一双圆口布鞋,圆领白汗衫,汗衫很旧,领口变形敞开到了肩膀,裤子皱巴巴的,还卷得一高一低。老人不断地从裤袋里掏一个廉价的鼻烟壶,倒出一点点鼻烟到食指尖上,往鼻孔一掖一掖,同时两鼻孔往上啜一啜。我感到有点瘆。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用偏方治感冒,后来熬不住问他,才晓得是鼻烟。

老头很热情,忙着给我们倒热奶茶,但我嫌膻,只是礼貌性地抿了抿,没敢大口喝。

交谈了一会儿,老头邀请我们到他书房去。书房?!我真的怀疑听错了,出于礼貌,我也没有表现出诧异。等他把白色布门帘一掀,我们一行四人全傻眼了!只见沿炕边的窑洞四壁上,全是书。一半是中文,一半是蒙文,两种加起来,应该有近千本,都比较厚。炕上的榻榻米上有两本写满密密麻麻但清清爽爽的蒙文的信纸。我好奇地问:“老先生,你写的什么?”“我在写论文!”他告诉。我的长生天啊,老人还是个老先生,居然写论文!

老先生也不脱鞋,盘腿坐在炕沿,娓娓道来。

老先生从小放牧,没上学。十六岁入伍,在二连浩特当兵五年,学到了文化。退伍后在二连浩特和外蒙的关口当了十九年中蒙翻译。后来调到鄂尔多斯旅游局,业余研究蒙古族历史。那榻榻米上的两本信纸,写的就是关于成吉思汗的研究论文,等待送稿。其先祖便是成吉思汗的文臣,到他这一辈已传38代。按辈份,他比其时守陵的达尔扈特人要高一辈。目前担任成吉思汗陵景区开发的顾问。老人生有一子两女,分别在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工作。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三以后,子女给他们老两口买一头杀好的整猪和整羊,以及米和面,放置到家中的地窖里,要吃时就下窖割点肉。只要放置得当,肉就终年不腐不坏。听之,我感到有一点宗教式的神奇。

老者说,全世界的蒙古族人,连上英国的、外蒙的以及其他地方的,加起来不足2000万。虽然比起汉人,蒙古族人数少,分布广,但是他们有凝聚力,凝聚力的中心便是他们的英雄成吉思汗。老人说,他当兵时大多数是汉人兵,但是感觉他们不团结,少信仰,好窝里斗。言下之意,汉人是一盘散沙。讲得我和老局长有点脸上挂不住。

临别,老局长要老人写几句简单的蒙文留作纪念。老人在信纸上恭恭敬敬写好,呈递过来。到了成吉思汗陵,老局长让导游小姐翻译,纸上所书:“你好!谢谢!再见!”

后来局长夫妇离蒙去晋,念念不忘此次偶遇……

2

2007年,我们的项目接近尾声,公司来人到工地检查工作。工作之余,我作为半个地主,邀二人前去成陵一游。

适逢成陵大修,原供奉在陵殿里的供品,暂时移供到旁边临时搭建的蒙古包里。每个蒙古包的进门处,用一根红色的绒绳拉上警戒线,旁边有提示牌,牌上写明:“不许拍照,严禁触摸!”

其中一个蒙古包,里面供放的是成吉思汗的弓箭马鞍。我们其中的一个领导便来了兴致,说:“毛泽东都说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今天倒要拉拉这张弓,看看究竟有多强劲。”一边说,一边就越过警戒线去取弓。我们还没有反应得过来,就见从对面的蒙古包中冲出一个身着蒙古服的大汉,咚咚几步,过来一把揪住我领导的衣领把他拽出来,挥拳欲打。我连忙拉住大汉,再三软言道歉,大汉方松了手。我赶紧示意他人迅速离开,然后跟大汉说:“我们从江苏开车三千里特意赶来,就是对成吉思汗充满了敬意,成吉思汗不仅是你们蒙古人的神圣,也是我们汉人心中的英雄,我的朋友可能是心情太激动了,请您谅解!”几番好言相劝,那壮汉终于平静一点了。

我也对弓箭马鞍颇感兴趣,便随意地问他:“祭台上的那张大弓和马鞍是否是成吉思汗用过的真物?”哪知道,这句话又惹得他不高兴了,他愤愤地问我是不是瞧不起他们,并反问道:“你们汉人可以保存几千年的文物,难道我们蒙古人八百年的文物就不能保存好吗?”我再次慌忙起来,道歉并解释:“对不起,对不起,我只是好奇,随便一问而已,对不起!”

这位壮汉其实就是前面老者所说的达尔扈特人。“达尔扈特”,是“担负神圣使命者”之意。从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后八白宫建立开始,近八百年来,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看守成陵,专门从事守护、祭祀、管理、迁移等具体事务。当时,这部分人被大蒙古国赋予“不服兵役、不纳税赋”的特权;后来,这个群体便演化成守灵人。达尔扈特的男人,一生只能做有关守卫成陵和祭祀的事情。

他们的守陵历史和眼前刚刚发生的事件,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忠诚!

3

如今,我再游成陵,经过整修的陵区更加整洁与壮观了。进陵入口处由乌兰夫题名的汉白玉牌楼,映着湛蓝的天空,显得非常的巍峨气派。

我站在成陵前的敖包边上,眺望远方的草原,心胸舒广。

深冬的草原尽管少了绿色,但在沉寂中益发显得雄浑辽阔。想当年,一代天骄铁木真,雄才大略,纵横驰骋,金戈铁马一生,行军到如今的鄂尔多斯,见到此地水草丰茂,风景宜人,陶醉迷离,不觉手中金鞭失落,随即吩咐左右,死后葬身此地。

圣主的遗愿终于得到了实现。可是,当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已不在。从呼和浩特到包头到鄂尔多斯,已望不到一片真正意义的草原了!过度的放牧加速了草原的沙化。2006年的春天,我们在工地上经历了六场沙尘暴,漫天的沙尘钻进我们的衣服,也钻进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感受到沙尘的皴糙和焦燥。

好在我们已经警醒,封原禁牧,广种植被,已见成效。十年以来,沙尘暴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还草原以茂盛,不仅是草原部族的心愿,也是全人类的心愿。

2018年1月14日

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春风又绿野田庄   母亲的“生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内蒙古寄来的明信片
成吉思汗陵: 一代天骄的精神圣殿(中华根祖文化之旅⑧)
成吉思汗显灵?(图)
刘经龙文集14:拜谒成吉思汗陵
海拉尔导游词
锡林郭勒盟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