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风、关节炎、带状疱疹、周身疼痛,一个奇效良方,妙用药到痛除
userphoto

2023.08.14 湖北

关注

这是「神希园的第 246 期原创

作者 l 神希园

来源 l 神希园(ID:shenxiyuan999)

在过去,人们对疼痛剧烈的疾病,大多深恶痛疾,如果没有合适的良方治疗,那可是硬抗疼痛带来的伤害。还好,在古代中医的发展中,涌现出了诸多的止痛良药和止痛名方。对于大止剧痛,中医最出名的方剂也有不少,比如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独活寄生汤、大活络丹、七厘散、身痛逐瘀汤,活络效灵丹……不可枚举,然而,却有一个也是止痛良方,方药对证,往往能够随手取效,药到痛除,而这个方剂便是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是源自《医学启源》里的一个经典名方,全方由“羌活半两,防风三钱,升麻一钱,葛根二钱,白术一钱,苍术三钱,当归身三钱,人参二钱,甘草五钱,苦参(酒浸)二钱,黄芩(炒)一钱,知母(酒洗)三钱,茵陈(酒炒)五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等15味中药组成。按照原方用法,是将这些中药锉如麻豆大,每次服用时,取药末一两,用水二盏半,先用水拌湿,稍等片刻后再煎煮,将水煎至一盏,去掉药渣,温服,片刻后,以“美膳压之”。

当归拈痛汤的主要作用是利湿清热,疏风止痛,主要适用于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临床上常以遍身肢节烦疼为主证,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脉上常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为特征。不难看出,当归拈痛汤的止痛范围很广,是遍身肢节疼痛都可治,不过需要明了的是,它的核心病机,当归拈痛汤所治疾病大多是由湿热内蕴、复感风邪,或者是风湿化热从而导致风湿热三邪夹杂为病,因此它的核心病机是湿热相搏、外感风邪、湿邪偏重,只要符合核心病机,运用当归拈痛汤,加减化裁,必能指哪打哪、百发百中。

当归拈痛汤的来源,在早期也是曾在争议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曾受业于名医张元素,当归拈痛汤也被收入《医学发明》,另外在《兰室秘藏》中还将当归拈痛汤改名为“拈痛汤”,由于李东垣名气大于其师张元素,以致后世众多医家皆认为当归拈痛汤乃东垣所制,如明朝徐用诚《玉机微义》、清代汪昂《医方集解》、吴仪洛《成方切用》、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等皆执此说,但经考证,当归拈痛汤的药物组成和主治病证应首载《医学启源》[1]

对于当归拈痛汤的配伍,也很有讲究,虽然全方15味中药,属于中大方系列,但是其配伍,也是颇有特色的。全方以羌活、茵陈为君药,主要发挥“湿热去、经络疏、痹痛除”的作用,其中羌活辛温气雄,发表力强,散风邪、胜湿气、通关节、止疼痛,茵陈苦泄下降,清利湿热;以猪苓、泽泻、黄芩、苦参、防风、升麻、葛根为臣药,“外可散风邪,内科除湿热”,其中猪苓、泽泻淡渗利水,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通利小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以白术、苍术、人参、当归、知母为佐药,其中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标本兼顾,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以甘草为使药,主要起到调和诸药,加强人参、白术的益气健脾之力[2]

不过对于当归拈痛汤的君药,历来也存在争议,按照《医学启源》原著所载,当归拈痛汤以羌活、防风为君药,以升麻、葛根、白术、苍术为臣药,以当归、人参、甘草、苦参、黄芩、知母、茵陈、猪苓、泽泻为佐药。但是后世医家在不断化裁当归拈痛汤的同时,对它的君臣佐使配伍秘诀,也发生了变化。有医者统计,当归拈痛汤的君药,主要存在以下这几种观点:当归拈痛汤以羌活、茵陈为君论,以当归为君论,以当归、羌活、防风为君论,以羌活、防风为君论[3]

当归拈痛汤是张元素十分重视的一个方剂,在《医学启源》中曾这样说,“下之二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法之道,容易通晓也”,这里说的二方,一个是天麻半夏汤,而另一个就是当归拈痛汤。对于原方主治,张元素归纳为,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从原方配伍来看,重点在于湿热二字,兼风、兼燥、兼暑,都可以辨证使用,但唯独兼寒,则不宜使用。

自当归拈痛汤创立以来,就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和应用,李东垣、徐彦纯、张景岳、孙文胤、吴鹤皋、陈实功、张清泉、陈梦雷、徐大椿、郑元良、吴谦等古代名医,都对当归拈痛汤颇有发展,不过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孙文胤和徐大椿。孙文胤将苦参、黄芩、猪苓、泽泻去掉,加上黄芪、黄柏、玄参、茯苓,改为散剂,也就是当归拈痛散,主治肢节烦疼,肩背沉重,流注足胫,痛不可忍,口干壮热,两足湿疮痛痒而兼脾虚不运。徐大椿将当归拈痛汤原方中的升麻、葛根、人参、甘草、苦参、知母、茵陈,加上黄柏(酒炒)一钱半,如此大刀阔斧的删减,却没有改变它的功效主治,不得不感叹,徐大椿对当归拈痛汤原方理解的博大精深和运用的游刃有余。

对于当归拈痛汤的临床运用,一般也会根据兼变证进行加减化裁,比如脚膝肿得厉害,可以加防己、木瓜等中药来增强祛湿消肿的作用;如果身体疼痛得厉害,可以加姜黄、海桐皮等中药来增强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如果关节疼痛得厉害,可以加乳香、没药来增强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如果关节肿胀,可以加生地黄、大腹皮、薏苡仁等中药来增强清热利湿消肿的作用;如果局部灼热较重,可以加金银花、连翘、生石膏等中药来增强清热解毒的作用。当归拈痛汤不仅清热利湿效果好,止痛效果也是信手拈来,但是却不适合风寒湿痹。

当归拈痛汤颇具特色,表里同治、邪正兼顾,“散风清热利湿,以去其邪;益气健脾养血,以扶其正”,且止痛效果明显,随手拈除,因此,它便成了后世医家治疗风湿热痹以及湿热脚气初起的常用方,它主要功能是清热利湿、疏风止痛,兼有益气和血的作用,所针对的病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湿热相搏,外感风邪,病邪留滞肌肉、筋脉、关节、使经脉闭阻不通、肩背沉重,或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等病症;二是湿热下注所致的脚气肿痛,或脚腿生疮、赤肿作痛、脓水较多等病症;三是推而广之,只要疾病的疾机确为湿热(或兼风、夹瘀、夹虚),均可运用当归拈痛汤随症加减治疗,不必拘泥于原方主治[4]

在现代临床中,诸如白塞综合征,血尿,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痛风,阴痒,神经性皮炎,脓疱疮,皮疹,臁疮,皮肤结节性红斑等疾病[2],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顽固性下肢湿疹,带状疱疹,寻常痤疮,顽固性瘙痒,例脸上色素沉着,霉菌性阴道炎合并外阴瘙痒,干扰素流感样不良反应,特发性红斑肢痛症,肋间神经痛、湿脚气、多发性疖子、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皮肤丘疹,周身疼痛[4];高尿酸血症,类风湿关节炎,其他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相关肾病,糖尿病并发症[5]等多种疾病,均可辨证使用当归拈痛汤,若方药对证,必能屡用屡效。

当归拈痛汤在创方以来,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在逐步拓宽,早已不止是脚气,脚痛,遍身通,痹症等疾病这么简单了,且现代药理对它也有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拈痛汤具有抗炎镇痛,调节代谢,抑制相关蛋白表达,调控细胞凋亡[5]等药理作用,这也为当归拈痛汤现代临床应用的拓展提供了新思路。在未来的中医临床中,当归拈痛汤,还有更多可发掘的空间,而且药理研究也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对当归拈痛汤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多更好更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欧阳建军,徐莎婷.当归拈痛汤的源流与发展[J].中医研究,2013,26(1):59-61.
[2]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欧阳建军,徐莎婷.当归拈痛汤的制方原理探析[J].中医研究,2013,26(6):6-8.
[4]安莉萍,辛小红,程鹏.当归拈痛汤临床应用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8):1798-1800.

[5]周晔,张玉萍.当归拈痛汤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5(2):61-64.

公众号升级,更改了分发机制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神希园设为星标
保持沟通,一起前行


END

——妙用中医,健康人生,精彩内容,广而告之——

正脉正宗正统正版,种下仙桃仙杏
祖传师承学院私淑,培养名医名士
学中医,有前途
走进中医殿堂,必读名著经典

筑基进阶,不要错过!

 不知道如何学习?
关注公众号@神希园

本公众号暂时没有留言功能
留言交流,请关注视频号

视频内策,敬请期待

相关声明

1.科普观点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前往医院就医。 

2.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切勿按图索骥、盲目试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归拈痛汤 、
当归拈痛汤  ▲▲
当归拈痛汤
【《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
方剂歌诀详解——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临证-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1三叉神经痛、2风湿性坐骨神经痛、3慢性湿疹、4创伤久溃不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