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安山文学】郭茂丰||福星高照(小说)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福星高照
文/郭茂丰


       柳成荫的烦心事终于烟消云散了,心情也自然格外的好起来了,每天哼着小曲喝着小酒,过着美美的小日子,幸福指数猛然飙升,真真羡煞人也。


        缘何让人羡慕?只因凭灵光的脑袋下了一盘妙棋,忽然咸鱼翻身,有钱有房有车了,把平日里的玩伴一下子甩出几条街。


        谁都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柳成荫竟然也会摇身一变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用时下最热门的话说就是提前“奔小康”了。


                            一


        柳成荫在单位里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员,却混得个好人缘,闲暇時喜欢看报纸,没成想这一爱好却帮他打开了幸运之门。


        都说机会是均等公平的,关键在于谁能发现并捕捉到它。如果不是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而且他又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那他依然还是一个依靠死工资过活的既撑不着也饿不死的小老百姓,只是这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得住的。


     柳成荫六十开外,中等个头,大智若愚,高雅点儿说是智慧,通俗点说那是心眼儿超级够用。


        他姊妹四个,排行老大。大约四十多年前吧,父亲英年早逝,母亲改嫁,当时他刚参加工作不久,还没成家,家庭却遭如此变故,留下爷爷奶奶孤苦伶仃,他便毅然扛起了赡养两位老人的责任。


        家庭的窘境,使已到谈婚论嫁年龄的柳成荫成了老大难问题,让邻居们担心会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他呢?


        兴许是应了那句“善有善报”的老话吧,还真有一位姑娘被柳成荫的孝心善良和担当所感动,冲破父母的重重阻力,与柳成荫共同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直到为爷爷奶奶养老送终。


        这其中的艰难艰辛艰苦岁月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患难见真情,妻子的同甘共苦忍辱负重不离不弃,不知多少次感动着柳成荫。


        早些年柳成曾经对妻子许下诺言:有朝一日我要是发迹了,一定让你过上富裕的日子,成为你们家子妹当中最幸福的人。


        这海口夸得似乎大了点,凭什么兑现呢?自己也不敢说,只是这愿望却是不含水分的,也就是说没有“忽悠”老婆的意思。


        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在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中过着。


        大约是十几年前的某一天吧,柳成荫百无聊赖地翻看着报纸,就在他昏昏欲睡的时候,忽然一条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内容是省政府发布消息,要在省会建立郑东新区。         这在常人看来也许不算什么,柳成荫却嗅到了“财气”,嗅出了咸鱼翻身机遇,因为他的老家就在拟开发地区的范围内。


       从此他开始留心此类消息,这一等就是一两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从老家传来了家家都在谋划建房的消息,他觉得时机终于来了。


       在与村主任取得联系进一步确认消息属实后,柳成荫便与弟妹们商量回老家建房的事,当他说出了大家共同出资建房的想法,并强调房子未来可能升值空间巨大时,姊妹几个不假思索地表示,那只是诱人的画上的烧饼,谁能保证一定升值呢?纷纷说没有兴趣回老家建房,都说将来又不可能回农村去住,在农村建房那不是瞎折腾吗?


       尽管柳成荫再三解释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转变命运的机遇,却得不到响应,于是柳成荫便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决定自己干,并说希望你们几个将来不要后悔。


       由于当时村里几乎家家都在大干快上的谋划建房,一时间施工队成了“抢手货”,大家只好排队等候。按序号柳成荫排到了大半年以后了,这期间他也没闲着,一方面东挪西借筹钱,一方面打听建房所需水泥、沙、石子、钢筋等等物资的进货渠道、价格诸多事宜。


        要不说有心眼的人谋事总比别人提前一步。柳成荫觉得半年时间很快就过去的,为了不至于陷入现烧香现拜佛的被动,他提前宴请了施工队负责人以及专门负责运送各种建筑材料的各队队长,诚恳地拜托大家说:各位爷们,我是有单位的人,平时还要上班,等轮到我建房时,我不可能每天都在施工现场,恳请在座的老少爷们务必鼎力相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彼此间熟络了,感情也拉近了,都纷纷表态:柳哥尽管放心,到时候你在不在场都没关系,我们保证无论哪个环节都不会出现因断料而停工的事。感动得柳成荫不知说啥好了,一个劲的带头喝酒、劝酒、再喝酒,喝的是肝胆相照,喝的是情逾深意越重。


        此刻,柳成荫的感觉是:“酒”有时候还真是个好东西,它是彼此间的感情“加深剂”,许多按常规路子不好办的事情,在“酒文化”的熏陶下,竟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了。


      要是用“人迷糊,天照顾”来形容柳成荫,似乎不那么贴切,因为他看起来一点都不迷糊,那就只好用“有福不在忙”或者是“好人有好报”来解释他的好运了。


       那年冬天格外的冷,又连着下了几场大雪,柳成荫正盘算着还有半年才能轮到自己建房,忽然就抱怨起来了:这时间咋过得出奇的慢,太闹心了,有谁能把这几个月时间给我挪过去,让我明天就能开工多好,我请他喝茅台都行。


                           二


        唉,人要是走运了,天上还真有馅饼可掉的。


        思忖间,冷不丁手机就响了起来,柳成荫一听是村里施工队长打来的电话,说是因为天太冷,村里有好几户人家担心气温太低,水泥凝固得不好影响房屋质量,打算等天暖和了再施工,问他想不想现在开工。          柳成荫一听就立马来了精神,心想真是天赐良机啊,咱要的不就是迅速把房子建起来,以免夜长梦多,说白了不就是为了将来换取开发商的面积补偿吗?质量差点也无妨,反正也不住人,于是马上答应立刻开始施工。         


        因为其他人家都停工了,所以两个施工队正闲得发慌,于是全部人马都来到了柳成荫的宅基地,这建房的速度那是可想而知,快得是不得了了。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三层楼就拔地而起,总面积700余平米,大功告成了。把个村里人羡慕得直流口水,多数人家因为经济能力受限,弩断了筋骨也就只能建了二层小楼,这小子不显山不漏水,一下子就弄起了三层楼,眼睁睁地看着将来的补偿要比自己多一大截了,有人慨叹:还是城里人“牛气”啊!


      其实,柳成荫也是弩得腿肚子都转筋了。


                             三


        在全国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热潮中,城市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倏忽间,征地拆迁补偿很快就进展到了柳成荫的老家。     


       按照开发商的核算,除了给他三套200平米的房子外,又补偿了400万现金。如果那三套房子按现在的市场价折算,也能卖上800多万,而且这房价像是打了鸡血一样还在蹭蹭地往上涨,要是把三套房子出租出去,又是不小的一笔收入,这不明摆着躺着也能挣大钱吗?


       都说世事难料,可就是有人能够料准世事。柳成荫也算是其中之一吧,好像有首歌叫做《爱拼才会赢》,柳成荫的拼劲儿也终于使他苦尽甘来,有了梦想成真的快感,也终于兑现了对妻子的承诺,自然也就神也清气也爽了。


        现在,仅每年的银行利息就近十万元,如果与“土豪”“财阀”们比,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普通的工薪阶层谁能与柳成荫相比?往往快乐就来自于比下咱不比上,柳成荫就是这样的心态,该着他梦里都能笑醒。


       没钱的日子憋屈,有钱的生活惬意。这是实话。可要是原本大家都是不怎么有钱,忽然有一天你小子“暴发”了,以前难兄难弟平起平坐的,现在竟然你坐着都比别人高,那么你在享受富有带来的快乐时,捎带着也避不开烦恼的。其貌不扬的“大衣哥”朱之文的经历很有代表性。


       柳成荫也遇到了类似的经历,不过没有那么厉害罢了。


       其实柳成荫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早些年母亲撇下他们姊妹几个改嫁时,他心里是极度怨恨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怨恨渐渐散去,他原谅了母亲的自私,尤其是母亲的后继老伴离去后,柳成荫更加体会到了年事已高的母亲的孤独与不易,便慢慢地开始来往了,逢年过节总要去看望的。


        忽然有一天,母亲对他说:成荫啊,听你弟妹们说你在老家建的房子补偿了很多的钱和几套房子,是不是该给弟妹们分点儿?        
      柳成荫一听知道是弟妹们向母亲告状了,他也不急,慢条斯理地对母亲说:“妈妈,你有所不知,如果弟妹们谁家生活上遇到了难处,我作为兄长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但是关于房子补偿款的事,我觉得不能分。听我给你打个比方:咱们老家的宅基地就好比是一座荒山,当年我曾苦口婆心地劝说动员他们几个弟妹,大家一起集资买果树苗种上,将来有收成了,大家共享,可是他们谁也不想干,有的说没钱,有的说别发神经了,那能发财?是他们主动放弃了机遇。说服不了他们,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咬紧牙关,种树、浇水、施肥、剪枝。这期间我受了多少磨难,他们几个没有一个人关心过我,连一个问候的电话都不曾打过,我当时的心情有多么酸楚,他们体谅过吗?建房的时候,我是吃不好睡不好,冰天雪地的,我一个人要应付所有的事情,有几次急得我都忍不住掉泪。那时我曾经想过,无论哪个弟妹,哪怕是给我打过一个关心的电话,我将来就给他一万元,打十个电话就给十万元,可是一个也没有啊!现在终于见到果实了,都想来无功受禄,妈您觉得合适吗?”
        听了大儿子的诉说,老人家深有同感地说,要是像你说的这样的话,那也就不能分。有了妈妈的理解和支持,加上邻里们的劝说,柳成荫的弟妹们也知道自己理亏,就不再找茬了。


        这正是:命里有时终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要怪只能怪自己“点儿背”,那“点儿背”总不能怨社会吧?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郭茂丰,自由撰稿人,曾任电力行业报记者多年,在各类各级报刊杂志及微信平台上发表通讯、小说、散文、游记等作品三千余篇。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嫌弟妹不孝,女儿接母亲回家养老,半年后哭诉:你要的孝顺我给不起
无心插柳 柳成荫
郭久兴/散文:亲历田园生活
【原创】老家
老家的房子
故乡琐忆:仲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