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安山文学】祁民龙||菰城遗址说黄歇(散文)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我们,谢谢!


菰城遗址说黄歇
  文/祁民龙


湖州菰城遗址离好友老杨的家乡很近,2019年初夏,受老杨夫妇的约请,我们利用一个双休日,开启了浙江湖州自驾二日游。
位于湖州南郊的金盖山下是菰城遗址的一部分,属于下菰城。我们四个年近花甲之人,沿着一条翠竹掩映的山林小道,来到一片地势平缓、草木茂盛的地带。入口处立一块石碑,有铭文介绍下菰城遗址的历史沿革、四至范围等内容。我们走了进去,看见一段用花岗岩块石垒成的纪念城墙,城墙的正中面上刻有“菰城遗址”四个大字,左面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浮雕像,黄歇身旁刻有战国时期人物造型,整座城墙显得凝重厚实、磅礴大气。
我们一行登上城墙一侧的土坡向下张望,发现古城墙早已毁坏,基本不存,只有一段用泥土夯筑的城垣,蜿蜒地顺着地势起伏延伸,上面长满了杂草,游人难以涉足。下菰城由内外两重组成,平面均呈圆角等边三角形。环绕内、外城的周围,各有一圈宽约30米的水稻田带,地势相对较低。这是取土筑城留下的遗迹,也自然成了增强城防能力的壕沟。
老杨向我们介绍,我们刚才经过的这条路,自古就有了,原来的路很窄,后几经拓展,才成了现在的样子。他小时候曾经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南宋时期曾有驻军在菰城遗址上养过战马,附近有一段河岸就被叫作“洗马滩”,名称沿袭至今。明代诗人张羽曾写下《下菰长烟》诗:“坡陀废垒青山侧,至今传是春申宅。三千剑履化为尘,蔓草苍烟淡草瑟。”可见当时菰城遗址已十分荒凉了。下菰城在这片孤寂、荒芜、远离人世的层土中酣睡了2200多年,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未曾有人对遗址进行系统的考古、开发和保护,颓圮的城垣被掩埋在厚厚的尘土里,高高的土丘则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老杨不由地述说起童年时期与玩伴们在此爬坡、追逐、嬉闹的情形。
菰城系湖州城的滥觞,因“城面溪泽、菰草弥漫”而得名,“菰草”也就是今天的茭白。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在其封地内筑菰城县。到了两汉,由于东苕溪的淤塞,菰城便日渐式微了。经考古发现,下菰城遗址是战国时期楚国菰城县和秦置乌程县的县治,其中外城20万平方米,内城8万平方米,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这里俯瞰下菰城遗址,我仿佛又穿越到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烽烟四起、弱肉强食的年代,尔虞我诈、明枪暗箭是国与国、君与臣乃至少数无良官员之间关系的常态。春申君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他能够在楚国被秦国侵吞大片城池、被迫迁都的危急时刻,临危受令出使秦国,最终成功说服秦昭王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国,使楚国转危为安;也敢冒着被杀害的危险,机智地帮助被困于秦国当人质的楚国太子安全回到国内继承王位。是一位忠君爱国、智勇双全的“君子”,世人亦诵其为“春申君”。
然而,史书中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春申君娶了赵国人李园的妹妹,使其怀孕后又将她献给无子嗣的楚考烈王,生下的孩子就是后来即位的楚幽王。而李园因担心事情会败露,准备对春申君进行杀人灭口,有人得知消息后告诉春申君,但他却不以为然,最后被伏刺于棘门之内。又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为幽王所杀。我认为这个说法也很牵强,如果楚幽王知道自己是春申君的儿子,应该不会杀自己的父亲吧。
有史学家认为,所谓的春申君娶李园的妹妹一事极有可能是捏造的,春申君对君王一贯秉持忠诚、敬畏的行事原则。他原先的封地是在淮北一带,靠近楚国国都陈郢,为了消除对楚王室构成威胁的嫌疑,主动放弃淮北封地改封到吴地,由此可见他对王室的忠诚和谨小慎微,是不太可能干出欺君犯上、移花接木那样龌龊之事的。再从史记记载来考证:楚考烈王是在公元前272年被派到秦国当人质,公元前263年才逃回楚国的,而楚幽王熊悍的出生时间是在公元前268年,这个时间段就是楚孝烈王在秦国当人质的时间,因此娶李园之妹为妻的说法就无从谈起。据一些史学家分析:散播所谓移花接木谣言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后来为了争夺王位而杀死楚哀王、最终登上王位的庶出公子负刍。原因也简单,他自己是庶出,继承王位恐难以服天下,如果他想要自己的行为来的比较合理和恰当,那就一定要给自己安上一个正义的帽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造谣被他推翻的那个人血脉有问题,诬陷其同父异母的兄弟楚幽王系春申君的后代,不配继承楚国的江山。那样一来,他的继位就显得顺理成章。于是就编造出这样一个桥段。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其评价是“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旄:昏乱,旄不知人的意思。司马迁在这里既肯定了他的机智、聪明,同时也指出其糊涂、昏乱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一面。春申君兴于他的杰出的外交和政治才能,亡于一场未加防范的恶人暗算。死后还被按上“李代桃僵、图谋不轨”的罪名,在那个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年代、尤其是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网罗罪名加害忠良,亦不足为怪。
说起这位战国公子,还与上海有着深厚渊源,据《上海地名志》等记载:上海简称“申”是源自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黄浦江原先也不叫黄浦江,而是一条泥沙淤积的河流。当时被当地百姓咒为"断头河"的黄浦江,常年严重淤塞,两岸丰水期内涝成灾,淀山湖与东海之滨的广袤原野即今天的上海市域,一片沼泽,人烟稀少,满目荒凉。黄歇看出这块土地的价值,他要把这块泽国变成沃野,变成他的粮仓。他在改封吴地后(今上海、苏州一带),主持疏浚东江、娄江、吴淞江“三江”,开浚黄歇浦(今称黄浦江),连通太湖和淀山湖,与东海、黄海之间的长江出海口连通。黄歇疏通河道,抑制水患,造福了当地的百姓,政绩显赫,深得民心。当地人为了怀念他,纷纷以其姓或号为山、水、地方命名。人们不仅为他建了庙宇,还将他主持治理的河流改称为黄歇浦,也就是今天的黄浦江。后来,人们便以“申”代称上海。在上海,黄浦江、春申江、黄浦区、春申塘、春申村等,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而命名(见《上海地名志》)。是他开启了上海真正意义上的农耕文明和水上航运文明。在上海松江区新桥镇春申村里有座春申君祠堂,相传这里曾是春申君治理黄浦江的“指挥所”,于2003年重新扩建。
临行前,我们又返回到纪念城墙前,我久久地凝视春申君黄歇的浮雕像,却不能解开胸中漾起的重重迷团,去还原历史的真相。但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正因为历史留下了空白,才有了更多探求真相的意义和兴趣,才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表达。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祁民龙,上海市静安区退休公务员,退休后重新拾笔,作品散见于《上海老年报》《上海家庭报》《上海退休生活》、山东《母爱文化》《学习强国》等多家报刊和网络媒体。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下王城埋藏了几多秘密?(2)
“申城”之名,是源于“芈月初恋”春申君吗
春申君黄歇和上海有什么关系?上海地名的由来
电影:春申君 黄歇公 博学多闻,能言善辩
黄歇把怀了自己孩子的妻子送给楚王,儿子称王后为何他却被枭首?
上海为什么简称申?只因为河南的一座小城,先有它才有上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