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安山文学】戈忠义||父亲(散文)


父亲



作者:戈忠义
    主编:非   



父亲,你那沉默寡言的独坐,可是思念过往的娇妻?——题记


                       


告老还乡,莫名想起了父亲!用母亲的话说,他是一个胆小怕事、总耷拉着个脸、三石磙子也压不出一个屁来的人。父亲很普通,他的名字,只有家谱里记载得清楚,村民叫得比较顺口。他在村民中的形象也与母亲所言八九不离十。
父亲其实也是见过大世面且有故事的人。他很会唱小戏,那些个小曲都已失传,唯有《十恨》和《余老四拜年》两首,我至今还能哼哼。“一恨我爹娘呀,爹娘无主张,男大哟,女大正相房来,怎不打嫁妆?二恨我表妹呀,表妹小两岁,男成双来,女个成对呀,怎不叫我落泪?……” 这支脍炙人口、哀婉幽怨、情真意切的乡间小曲很好地诠释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的大别山青年青春萌动的困惑与无奈。而“初一初二好晴天,初三初四好拜年,像旁人,有妻子,先拜岳母岳父,我余老四,无妻子,先拜干娘……”这首《余老四拜年》则生动地呈现了“大龄剩男”余老四,拜干娘却不见,按捺不住青春骚动,挑逗、调戏只身在屋的干妹妹的鲜活场景,是那个时代父母对儿女进行性爱教育的活教材。我至今尤记,寒冬腊月,夜深人静,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大帮人围坐炉火旁,津津有味地听着父亲唱小曲的情景。
凭借着天生的好嗓子,滑稽的划旱船表演和高超的踩高跷技能,年轻的父亲唱出了村,走进了乡,跨出了县,一直唱到六安地区,也因此抱得美人归。小时候常听父亲讲:东门楼子、南门楼子、北门楼子,说明他所到的城市之大。在那个年代,父亲算是风光的了!作为儿子的我直到参加高考才去了一趟县城。
 可听母亲说,父亲因大美人妻子被几个领导惦记着,不好好过日子。熬了几年后,毅然决然地休了妻,值钱的东西都被那个我可以称之为“母亲”的美人拿走了,家徒四壁,也没留下一点香火。直到三十五岁时,父亲才与丧夫的母亲喜结连理,连生两个男孩——哥哥和我。父亲虽不善言谈,却用他坚实的臂膀挑起了家庭重任,养活了母亲带来的一哥一姐和我们兄弟二人!


                       二


父亲目不识丁、言语不多,对我的教育,至今尚能记得的唯有这几句:“人,一定要学本事,要有出息!将来当个城市人,天旱不着,水淹不着!”“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人呀,要心肠良心放中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这几句,却也让我受用终生!
父亲给予我的记忆也是鲜活的。他心灵手巧,割野草编织成牛和马,剥柳树皮砸出响哨,砍竹子制作泚水枪,削木头做成长短枪……个个就地取材,惟妙惟肖,为儿时的我带来无尽的欢乐。爱心拳拳,用稻草精心编织的草鞋,护佑我稚嫩的脚踏过家乡的山山水水。

                           

                     


时光匆匆,父亲早已仙逝,在我脑海里留下的是几缕斑白的头发、略显佝偻的身躯、古铜色的肌肤和那沉默寡言的独坐。泪水涟涟,往事不堪回首……我猛拍大腿,恍然大悟,悔不当初。自我20岁离家直至父亲离世,没有和他真正交过心,尤其是关于他和那个我应该称之为“母亲”的美人之间的往事。父亲的沉默肯定是对大美人娇妻的回忆,没错!爱美女是男人的天性,他俩也过了好几年光景,这是肯定的!要不,你的基因怎么能孕育出一个鲁莽的痴汉和坎坷的情种。我想,按父亲世俗的观念,对于这样的娇妻,父亲只能自已回味过去的点点滴滴,却苦于无法对他人启口。
唉,我苦命的父亲,你在天堂可好?

 

              初稿:2019.03.07        
              修改:2020.07.05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戈忠义,字常青,安徽金寨人,网名:别让梦枯萎。军旅生涯三十余载,退养在家,始蹒跚学步,小扣柴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敌人嚣张地对汉军主帅说:你母亲在此,敢攻吗?主帅含泪下令
韩磊的老婆,竟然这么美!!
43岁于震一家近照,二婚娶小13岁娇妻,如今生活成这样
51岁侯勇和小20岁第三任娇妻出游,他的小腿瘦成皮包骨
民间传说:舍身救人
命理学——八字乙丑日柱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