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安山文学】江边人|| 话“春联”(散文)


 话“春联”



作者:江边人
    主编:非   


过年家家户户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若问春联的来历,恐怕有众多人不知所以然。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一则故事。传说远古时期,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朔山。山上有棵盘曲3000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曰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生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娇魔鬼怪,要出门必经这扇鬼门。玉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俩专门惩治万鬼,捉了鬼,就拿神索捆来喂虎,所以鬼魁邪恶都逃之夭夭。玉帝见他俩除害有功,便封他们为专门惩治邪恶的神仙。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为祈求平安、消灾灭祸,就在家门前立下桃人:左神荼,右郁垒,还画老虎,悬挂神索。后来为了简便,就把桃人改成桃板,又叫“仙木”,在板上画神像,随后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悬在门两边,代替降鬼大神的门神像,这就是“桃符”一一原始的春联。

   

据历史记载,五代时期的后蜀之主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作为桃符挂在他住室的门框上。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又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真正最早的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
据《后汉书·礼仪志》上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题“神荼”“郁垒”二神,“正月初一,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在《元日》诗中题的春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曰,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当时墨客文人题春联极多,如宋·陆游题春联:“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
元代初年,著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路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题春联,赵松雪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春联的内容与酒楼挥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题的这样春联,己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
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爰对联,不仅自己挥毫题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式,世无双”等等对联,还常常鼓励臣下题联。他在金陵即南京定都以后,有一年,曾在腊月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题春联一副,以缀新年。”其实是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题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迎接新春。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题得好的春联,就非常高兴,赞口不绝。在巡视时见到一户没有贴春联,便遗侍从去询问究竟。略歇片刻,侍从回旨道:“庶民从事杀猪和阉猪营生之家,过年特别忙,还来不及请文人题春联。”于是朱元璋就命侍从取笔墨纸砚,题了一联赐给屠户人家:“双手擘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题好后他就走了。见此,有人问屠夫:“你知道刚才那个人是谁?”屠夫说:“我哪里知道他是谁?”有人告诉说:“那是当今皇上。”这下可将主人给吓死了,他赶紧朝着朱元璋的方向拼命磕头谢恩。主人获悉是皇上御笔亲制的春联,便装裱起来,挂在中堂。第二天朱元璋又出来转悠了,见屠户家还没有貼上春联,就问其究竟。屠夫答道:“这春联是圣上的御书,小人岂敢贴在门上,已把它高悬在中堂内,燃香祝圣,祈求新年瑞祥啊!”朱元璋听后很欣悦,就下旨侍从赏银子三十两。
此后,朱元璋巡视之事,像闪电似的传遍天下,也使当时的文人把题联当成文雅的乐事,题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就这样,一夜之间由宫廷推广到普通百姓之家。一般人家最流形的春联有“爆竹一声除旧岁,春满乾坤福满门”“门迎春夏秋冬褔,户纳东西南北财”等等,家家户户年前贴春联,把春节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期,对春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墨客雅人题的名联佳对:“古今并入含茹,万象沧溟控大本;礼乐仰承基绪,三江天汉导洪澜。”—— 清乾隆皇帝爰新觉罗·弘历题沈阳故宫文溯阁南:“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题沈阳故宫大政殿。“帝座九重高,禹服周疆还紫极;皇图千禩永,尧天舜日启青阳。” ——康熙题乾清门。“日映东方,光华被艺圃;源流北海,沆養挹文澜。”——慈禧题体和殿……
清朝末期,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为人们题春联的墨客雅人和出售春联的“对摊”。春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 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诸多文人墨客题了许多雅联,甚至圣人也不例外,如雍正题联:“皓月空悬心镜朗,妙云拥抱智珠圆。” ——题斋宫东暖阁。  “洗心宥密钦羲传;致德精明禀礼经。” ——题斋宫东暖阁。“午夜端居钦曰旦;寅衷昭事格维馨。”——题斋宫……
在乡村或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题的春联习俗:原先春联题在桃木板上,后来改题在纸上。桃木板、纸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长辞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第一年用黄(白)纸,第二年蓝(绿)纸,第三年绿(黄)纸,第四年恢复用红纸。
春联又称对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贴春联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家门上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贴春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春联传入赿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习惯。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江边人,安徽芜湖人。本科毕业,从事农业农村工作近四十载,安徽省高级农艺师。喜欢阅读散文、小说等书藉,常在文字中游乐,发表拙文近二十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资料大全汇编
【转】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是何时兴起、又是谁人提倡?
【曹全碑集字隶书春联】— 当隶书遇到对联,红红火火过大年
朱元璋:为何不贴春联?屠夫:和你一样文盲,太祖怒写一霸气对联
来啦!春联小百科
秘您知道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吗?贴对联有何忌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