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又一加速赛道!

激光雷达

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小鹏P5近日已开启预售,据最新消息,小鹏P5将会在9月份正式上市。

小鹏P5的550P和600P型号配备了2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13个高感知摄像头以及1套亚米级高精度定位单元。

小鹏P5搭载车载激光雷达,将成为全球首款具备城市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NGP的适用范围也将从高速、快速路扩展至城市道路。

根据P5的车型定位,其价格落在16万元-23万元区间,小鹏P5的上市、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价格下探意味着激光雷达商用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分为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方案。

视觉方案中的单目视觉方案成本低,但存在探测长度和宽度无法同时保障和测距不准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多目视觉方案存在着对摄像头精度要求高,摄像头精度不同带来的误差在后台无法进行数据融合等难题,成本很高,难以被整车厂接受。

激光雷达方案是多种传感器融合的方案,对算力和算法要求相对较低,距离探测精度高,目前成本较高,但继续降本可能性大,被主流车企接受。

因而激光雷达方案成为自动驾驶升级最重要的一种途径。

根据Yole的预测,到2025年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135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超过63%。

激光雷达的降本有三条途径:大规模量产、控制上游元器件成本、技术路径迭代。

国内的大疆和华为,已在后两者具备条件。

激光雷达分类多样,按照光束操作方式分类更常见:扫描式与Flash面阵式,其中扫描式可按实现方式分为机械式、固态Flash、固态OPA和半固态式。

大疆是基于其在无人机领域的电机转速控制、先进封装经验另辟蹊径选择棱镜方案(属于半固态),在减少收发单元数量的同时提高线束,用这种技术方式进行降本。

小鹏P5正是采用大疆的激光雷达(供货商为Livox览沃科技,是大疆内部孵化成立的独立公司),成本价格下降到了万元以内。

华为采用前融合简化算法并广泛投资国内光电半导体Tier2:鑫耀半导体、裕太微电子、纵慧芯光、南京芯视界、炬光科技(拟上市)。

凭借自身光电优势,大幅提升激光雷达性能,打通“生产-制造-产品-渠道”全产业链,实现转镜方案的降本。

因而,激光雷达处于降本进行时,又将反向推动量产实现规模效应继续降低成本,小鹏P5的正式上市将进一步加速激光雷达发展,产业链内公司受益。

个股方面,从上游和中游两个角度寻找机会。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

巨星科技:2016 年布局激光测量仪器领域,2020年激光测量仪器营收5.1亿。

紫光国微:其FPGA 芯片用于控制和驱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连接驾驶系统、仪表盘、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各种车载设备,实现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信号处理和控制。

中游激光雷达:

万集科技:公司车载激光雷达已实现产品化,并已通过多项车规级测试。

均胜电子:以战略投资方式投资于图达通,并通过子公司均联智行与其在激光雷达感知融合等领域进行了深入合作,均联智行已向蔚来将于今年下半年量产的ET7车型提供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

参考研报:

《光大证券--只争朝夕,激光雷达初探20万级别汽车市场》

《前瞻研究院--2021年激光雷达产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

《开源证券--智能汽车之“眼”—激光雷达,千亿级蓝海市场开启》

《海通证券--激光雷达产业全呈现》

无线充电

传苹果将在未来几周发布iPhone13系列,iPhone13分为iPhone13 Mini、iPhone13、iPhone13 Pro、iPhone13 Pro Max四种。

从外媒的渲染图来看,iPhone13 Pro有一个全新的改变:取消了充电接口,其机身底部的充电口位置完全被中框抹平,只剩下扬声器开孔和辅助麦克风小孔。

该传闻尚未被证实,如果iPhone13 Pro真取消了充电口,全面采用无线充电作为唯一充电方式,那么对消费电子的继续创新是有指导意义的。

无线充电作为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充电技术,苹果的iPhone8开始就支持无线充电,AirPods、Apple Watch也配备无线充电。

安卓阵营中的三星、华为、苹果、小米等手机厂商的旗舰产品也均支持无线充电,其他中低端机型处于渗透率正在提高的过程。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估计,2019年全球无线充电在手机中的渗透率在20%左右,到2022年,全球无线充电在手机中的渗透率有望提升为35%。

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测算,全球无线充电市场将从2019年的8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2%。

无线充电原理有很多种,包括电磁感应方式、电磁共振方式、电场耦合方式和无线电波方式。

其中,电磁共振技术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非常好的灵活性,是目前业内的开发重点;电场耦合方式具有体积小、发热低和高效率的优势,但开发和支持者较少,并不普及;无线微波方式使用最方便,但能效较低。

由于电磁感应技术能量效率较高、技术简单,是目前手机及绝大多数终端应用采用的方式。

电磁感应技术,即在充电底座和手机终端分别内置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让手机受电线圈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进行充电。

我们看到的无线充电标准协议“Qi”标准,即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苹果的MagSafe,本质上也是电磁感应原理。

无线充电产品主要由接收端和发射端构成,接收端的组成部分主要是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系统集成;发射端则是由芯片、线圈模组、方案设计集中组成。

从生产流程来看,接收端和发射端总结而成5个环节: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

从制造利润占比的角度,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利润分别为32%、28%、20%和14%。

按照成本结构占比的角度,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分别占据30%,28%,21%和14%。

竞争格局如下:

1)方案设计:

该环节技术壁垒高且利润高,各家充电方案设计大体相似,但方案的优劣会影响功率的损耗以致影响充电效率。

目前主要以高通、联发科、苹果等厂商为主,国内的信维通信、立讯精密、中兴通讯和万安科技有所涉及。

2)电源芯片:

电源芯片主要包括无线充电发送器(Tx)芯片和无线充电接收器(Rx)芯片。

高壁垒使得电源芯片主要也是被海外厂家垄断,目前市场上的主要芯片巨头有IDT、TI、高通、NPX等;国内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中兴通讯

3)磁性材料:

软磁是无线充电的重要材料之一,是无线充电发射和接收两端与线圈相贴合的磁性片状辅材,起导磁降阻、隔磁屏蔽作用。

虽然国外TDK、村田等企业仍有领先优势,但我国作为最大的铁氧体软磁生产国,国内的供应商也具备很强的优势,参与上市公司有信维通信、领益智造、安洁科技、东山精密、安泰科技、天通股份和横店东磁。

4)线圈:

线圈生产技术相似,主要考验精密加工能力和与上下游厂商的紧密连接实现定制化生产,我国立讯精密、顺络电子、信维通信、东尼电子、东山精密等企业颇具竞争优势。

5)模组组装:

模组组装在几个环节中对科技水平的要求最低,国内厂商是主要的参与者。

国内参与厂商众多,阿策认为,主要关注与苹果密切相关的企业:

横店东磁:国内规模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为苹果公司产品提供无线充电磁片。

东尼电子:无线充电感应线圈专为苹果公司产品配套研发生产,为该类产品主要供应商。

海能实业:已经取得苹果公司MFi制造商授权,无线充电器是公司成熟产品。

田中精机:全球无线充电绕线设备的龙头,为苹果全球唯一无线充电绕线设备供应商。

立讯精密:公司在无线充电产品领域布局深入,有望参与iPhone发射端供应链。

参考研报:

《华创证券--新款苹果手机或全面采用无线充电》

《华宝证券--吐旧纳新,把握碳中和下景气品种》

《民生证券--快充新“赛道”,行业势不可挡》

《万联证券--纪元开合胜过天地颜色》

对于短线机会挖掘者来说,政策解读不全面,研报信息挖掘不充分,亦或是市场热点抓不住,同样非常苦恼。

1. 热点方向看不准?每日分析定军心。

2. 政策出台怎么看?专业解读定基调。

3. 投资信息不对称?一手调研带你看。

4. 市场风云变换快?策略调整占先机。

这里拥有一手投资信息、市场解读、投资策略、个股分析、投资者答疑,买入私享版,享受基金经理的投研待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机无线充电原理
无线充电 这事很重要
大趋势 | 一文看懂无线充电(市场规模、技术原理、产业链分析)
无线充电时代起航
手机无线充电是什么原理?
罗技的无线技术究竟强到何种地步?能给鼠标充电的千元鼠标垫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