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鼓岭老街

作者:孟丰敏

十月深秋到宜夏村逛鼓岭老街。鼓岭老居民说,鼓岭老街最初只有一百多米,在鼓岭邮局周围。街头志愿者说,鼓岭老街是从万国公益社到鼓岭邮局、水井处。导游说现在的鼓岭老街是从大梦书屋到鼓岭邮局。虽然他们的说法不一,却说明鼓岭老街这一段路,从一步到五十步、一百步,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老街呈现的不同历史风貌,说明人类一直向文明现代前进,尤其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是喜人的,是百姓之福。

为了体验鼓岭老街的百年发展之路,同行采风的作家们选择从著名的千年柳杉王公园徒步前往大梦书屋,一路穿行在鲜花、柳杉、古亭之间。来到大梦书屋时,只见一道阳光从屋角射出了多彩光芒,仿佛人间的文明之光。书屋大门外有一座女子坐着读书的铜雕像。有人说这是福州三才女之庐隐。

因为1926年庐隐上鼓岭避暑50多天,写了几篇文章。在《寄梅窠旧主》中提及在鼓岭的快乐时光“质朴的乡民,和天真的牧童村女,不时倒骑牛背,横吹短笛。况且我住房的前后,都满植苍松翠柏,微风穿林,涛声若歌,至于涧底流泉,沙咽石激,别成音韵,更足使我怔坐神驰。”她希望在这清幽绝境终老,以为如此便是人间第一幸福人。

1928年,林徽因婚后来福州探望母亲,也曾来过鼓山,可惜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

大梦书屋旧址是1895年建造的万兴洋行,1936年为海军少将李世甲所购,1949年改造为鼓岭小学。如今大梦书屋已成为鼓岭的网红打卡点。继续前往百年游泳池,我们步行在幽静的林间小路上,只见风呼啦啦地指挥着森林交响曲,树叶的和声特别响亮。路旁见雕刻的《乐石苑记》:“芈岭松赖,一夏清凉。总是踏青好处,遭论避着胜地。古木连整,薄雾清风,水流降外,厝隐岩中。此乃山之幽也。苔路通霄,绝壁吞空,鸟喧悦耳,花树摇红。此为山之悲也。山高近月,林深远尘,与竹木居,偕烟霞游。此则山之品也。古井依旧,洋墅宛在,往事历历,岁月如歌。此诚山之德也。”这段精妙骈文道尽了现代鼓岭之美景。

古今风貌对比,村落发展成名胜风景区,人们的物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提高,牧童成了学童,曾经的生活景象已成老照片,但苍松翠柏依旧,房前屋后多了鲜花,穿行这里恍惚进入一座大花园。我和同行的作家小山老师像两只蝴蝶流连在百花丛中,舍不得离开,为鼓岭越来越美而惊叹不已。

百花园旁有一座当年外国人建的白色古厝。古厝旁是游泳池。同行的郭志杰老师采写这个主题,便走入干涸的泳池中体验。林山老师玩笑道,郭老师在“陆游”。郭老师体验后说,当年设计斜坡式的泳池的理念很现代很合理。据说,当年这里的池水来自山上的流泉,冬暖夏凉。在靠井吃水用水的山村里,有一座泳池显然太奢侈了,所以外国人一撤走,这里的泳池很快废弃了。但建造在房屋旁边的公共露天泳池,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少见的。因为英国早在17世纪就诞生了现代化的股票公司、银行,18世纪掀起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现代化进程。从英国移民到美国的精英很早开始现代化的生活。他们将现代生活方式和理念带到了鼓岭,鼓岭和烟台山成为福州最早进入近现代化生活的区域。

从游泳池经过白云山庄、藤萝走廊、杨梅山庄,我们直奔万国公益社。公益社的房屋是原建筑,但从外表看似乎是新建的,可见用石头建的房屋确实坚固耐久。当年为何要在这里建一栋外国人的俱乐部呢?它所在的位置是鼓岭的螃蟹岭宜夏村的三保埕,和一百多年前的老街还有一些距离。公益社前原有一座教堂,左边有网球场、更衣室等。究竟是先有老街,还是先有万国公益社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采访了本地村民,对着手机里的鼓岭百年老照片,请他们帮我指认出照片中的哪个建筑是万国公益社。

这些老照片是当年在鼓岭避暑的外国传教士拍摄的。照片中的鼓岭像一个坑坑洼洼的盆地,盆地的四周是绵延起伏的山脉,中间是经过两三百年不断开垦,变成凹凸不平的平原。平原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民居,这些取材自当地土石的房子屈指可数。照片上清晰可辨的是能抵挡鼓岭台风的石厝房子,房子外有巨大风火墙。当年外国人为何要在鼓岭建房子呢?

明末清初,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商人曾到访福州要求通商贸易。他们把河道纵横的福州比作水城威尼斯、墨西哥城。明清海禁期间,他们认为福州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外交城市。他们把福州名称写在他们的书里、报纸的文章上,不断地宣传福州。虽有大量的外国人来过福州,但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城内。

1840年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大量的基督教传教士涌入福州后,居住在城外即如今仓山区的烟台山上。那时烟台山的官方名称是天安山,别称仓前山。他们在烟台山办教会学校、建医院,以提供教育、医疗等各种惠民服务吸引当地的疍民、穷苦百姓入教,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福州有了自己稳定的教徒,也日渐吸引各国商人来福州寻找商机。

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传教士、商人来到福州后,他们发现每到夏天,福州就像一个“火锅”,地下是滚滚沸腾的温泉,地面上暑气聚集在山坳里,尤其雨后,即使人坐在宽大的阳台或通风长廊上,依然感到闷热不已。不少在福州居住的外国人受不了“瘴气”(湿气)而病逝了。当然,他们当时采用的是西医的方式治疗,而不了解根除这种病的最好方法不是治疗,而是依靠中医的预防与养生,就能慢慢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来适应福州的水土环境。那时本地人对外国人入侵福州十分愤怒,没有中医和百姓愿意指导他们如何预防和治疗瘴气。为了躲避夏天的湿热避免生病,他们开始寻找能够避暑的好地方。

中国人多信仰佛教,福州文人夏天常到寺庙坐禅,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三个月,直到城内入秋以后,比如著名的闽剧儒林始祖曹学佺、谢肇淛、徐惟和等,都曾到鼓山涌泉寺、白云洞避暑,并留下诗文。这些传教士与寺庙的和尚多有往来,互相不排斥对方的信仰,以大爱的名义相处融洽。因此,传教士们发现当地文人有到寺庙坐禅避暑的习惯,也相继来鼓山涌泉寺避暑。

1850年,美国传教士卢公明携妻子来福州传教,1865年出版了他撰写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书中提及夏天传教士来鼓山涌泉寺避暑的事:“在炎热的夏季,寺中的气温常常要比盆地中的市区低810华氏度,那里是中外人士常去避暑的胜地……在夏季晴朗的日子里,从山顶或山的一侧俯瞰,无数河流港汊纵横交错,数十个村落散布在广阔丰茂的田野上,景色美不胜收,令人终生难忘。

这段话说明,外国传教士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来过鼓山避暑,已经发现鼓岭也是一个宜夏的避暑胜地。因为外国人都喜欢住在空气流通的山坡上,在当年的仓前山上居住也是选择山顶,在鼓岭自然也是选择山顶。因此,鼓岭的老照片上但凡建筑在山峰上的房屋都是外国人的。这个说法也得到了鼓岭村民的认可。

由于传教士来福州传教时,尚未确定能够在福州定居下来,政府和百姓也都不同意出租或售卖土地给他们。他们最初只能在城外的烟台山和鼓岭租用当地人的简陋房屋暂居,因此他们最初没有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他们对鼓岭村民的房屋也不满意。

他们在鼓岭有专门的出版物,报纸名称是《THE KULIANG REGISTER》,中文名是《鼓岭记录》。编辑霍利说一家《纪事报》问他对鼓岭的第一印象如何。心自己长期居住鼓岭而忘记最初的印象,就把鼓岭生活记录下来,说对鼓岭的第一印象很喜欢,但印象深刻的是:“鼓岭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习惯了建造极其丑陋的房屋,光秃秃的低矮结构,没有一丝建筑风格。

鼓岭居民认为这是为了抵挡台风的侵袭。霍利则认为不能因为耐久而不顾美观,鼓岭居民还没有学会建造宜居又好看的住宅,并幽默地说:“台风使村民的感官迟钝,由此造成的伤害比拆毁的屋顶更大。村民没有把艺术添加到自然中。艺术要运用于生活中。少部分鼓岭的房子适合他们的山区环境。但他们不与山说话,却惹山发怒。”

1858年开始,英国侨民意识到没有适合外国人居住的房屋,生活条件简陋,导致最初来的英国侨民很多病逝在福州,于是纷纷在英国驻福州领事馆注册购买地皮建房。当年的仓前山(今称烟台山)是坟场,被这些英国侨民开发为住宅区。

1866年后,福州成为中国茶叶贸易中心、世界五大茶港之一。清政府终于同意外国人居住城内。于是,英国驻马尾领事馆的馆医任尼(DR.Thomas Rennie第一个在鼓岭建造了适合个人避暑的别墅。此后很多外国人相继在鼓岭建房。他们建造了实用又美观的房屋。房屋通常有两三间主人卧室、起居室、餐厅、厨房、洗手间和仆人的房间。

外国人的石厝房屋与当地居民的石木结构的房屋差别很大,照片上也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长方形的万国公益社很容易从照片中辨认出来。它成立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名称是“鼓岭联盟会”,又称“万国公益社”,目的是便于福建的各国侨民社交,并负责为鼓岭的外国居民提供便民服务。这种管理服务类似于今天小区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每年端午节后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福建工作生活的外国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此,与新老朋友相聚,参加联盟会为会员举办的网球比赛、野餐等各种文娱活动。

他们每天都有下午茶会,目的就是社交。英国下午茶会是模仿日本的茶会,而日本的茶会源自中国禅宗的茶席。唐朝福州人王木尊是著名高僧,法号百丈怀海,创立了禅茶制度,撰写的《百丈清规》对日本的茶会影响深远。但是,喜欢下午茶的基督教徒和外国商人怎么会想到,他们喜欢的茶会就源自福州人呢。

由于公益社最热闹,鼓岭老街因此慢慢延伸到了万国公益社。再看鼓岭老照片,找一找当年的老街。照片中只有一条路特别平整,但不是笔直的小路。这条路用碎石铺就,比尘土飞扬的沙土显然更好。这条路从万国公益社一直通往鼓岭邮局。由此可见,当年鼓岭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这一片。其它地方,也有外国人的石厝房子,但几乎都是乡村土路。

我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经常夏天来鼓岭避暑。最初的印象是2007年的盛夏,我和福建365剧组的编剧同事来鼓岭避暑。那时鼓岭的路多是土路。街上摆摊卖土特产的鼓岭村民比较多。时间真快,一晃十五年了,鼓岭的街道都是水泥路面了,卖土特产的商业街上依旧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我此次来鼓岭写的是百年老街。但老街不老,整洁悠长地像一条时空交错的历史通道,引我探寻那一百多年前的民情风貌。

上图古厝挂牌柯达照相馆

从万国公益社走起的鼓岭老街,往前一段还是三保埕,沿途有一栋老房子值得介绍。它就是柯达照相馆。居住里面的是房屋主人的后代,一位80岁的妇女,曾担任鼓岭生产队的队长。她说当年管理的生产大队的仓库就设在万国公益社里,番薯、稻谷就存放在公益社内。她住的房子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本地产的松板或柏木,依旧坚固耐用。她说柯达照相馆的旧址在她家斜对面,那是她先生的弟弟的房屋。两边房屋原是一家人。弟弟的房屋拆了后,就把她家的房屋作为柯达照相馆的旧址,留作地理位置标志。

看我在认真采访,一位环卫工人主动热情地为我介绍老街。她确认,一百多年前,鼓岭老街只有一百多米长,从现在的古街山庄到鼓岭邮局的水井处。当年,水井后无路可走。为何鼓岭老街是从这里起步呢?一种说法是因为宜夏村距离鼓山茶园很近,旧称“茶洋”,曾有万亩茶园。据记载,茶洋山“在双溪里,离郡东城五十里,与鼓山屴崱峰对峙,可望海,其间水出东西两溪,其山产茶”。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后,各国兵商船来福州均停泊于马尾港,外国人对中国的茶叶十分感兴趣,茶叶交易繁荣,所以茶农就在马尾的茶洋山一带广种茶叶,以供出口。

鼓岭何时有居民呢?早在宋朝已有梁氏到此居住,后迁居到仓山区的梁厝。明末倭寇烧毁仓山区洪塘和淮安的房屋后,当地居民为躲避倭寇也逃入鼓岭。兵荒马乱的岁月,福州市区百姓先后避难到鼓岭垦荒,种番薯,种茶、做茶谋生,艰难地生存下来。百年前,鼓岭的春季和冬季不宜居住。一二月下雪时,雪厚达一二尺,霜降時伸手不见五指,三四月阴雨连绵。这样便有半年时间不宜出门,即使留在屋里,也要紧闭门窗,防止湿气太重。即使是夏秋季节,也担心台风侵袭。

宜夏村自古是鼓岭的茶区,也是村民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主要居住着郭氏与梁氏的村民,其中郭氏人口更多。因外国人有购物生活的需求,村民集中在此摆摊设点,就成为市场,摊位之间留出一条穿行的路,宽四尺至五六尺,铺上碎石,成为鼓岭最热闹、平整的街道,即鼓岭第一条商业街、今称作“鼓岭老街”。

商业街上卖什么呢?鼓岭居民耕种畜牧,山上的水产有水鸡、鳅魚、田螺。禽类有鸡鸭牛羊猪狗兔。这里每年收成一次的粳米质量为福州特优。鼓岭的番薯也最著名,还有蕃茄、扁豆、芎荣、蕹菜、芥蓝、薤菜、芥菜等。此外,福州仓山区的同昌洋行会送来罐头,同时在老街购买番茄、牛奶、牛羊猪肉等,因为鼓岭的牛奶品质是福州市最好的。由于夏季的鼓岭市场贸易量大,这里的小商品店铺也日益增多,有京果店、柴行、米行、時果店、点心店、铜店、饼店。

除了商店,万国公益社的便民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中华邮政时期福州鼓岭夏季邮局》记载,1900年—1908年,万国公益社租用鼓岭古街崎头顶的商店、民房创办鼓岭夏季邮局,鼓岭夏季邮局为何没有选址在万国公益社旁,说明鼓岭人口最密集,人们活动最多的地方是在鼓岭邮局一带,便于在此活动的人们去邮局办事。这是20世纪初中国五大夏季邮局之一。

190834日邮政总署批准后,闽海关在鼓岭旧街旁福州路边上(即现址)建起了专供鼓岭邮局使用的一座局所建筑。室内建成西式房间三间,还有壁炉和百叶窗。屋外有一口水井,井圈上刻有“外国本地公众水井”。《鼓岭及四周概况》介绍:“因为邮局的存在,许多西人才得以在山上度过快乐的时光时,将此情况与世界各地的亲友分享。”

为了满足外国人的生活需求,除了教堂、医院、邮局、电报局、网球场、游泳池这些城市日常生活所必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外,鼓岭也有了古玩店、药店、洋布店、皮鞋店、花边店、漆器店、牙医店等商店,鼓岭老街真正地发展成现代化的商业街。鼓岭的城市化速度日渐赶上外国人聚居的仓前山。当年许多居住在鼓岭的外国人在此度过了美好的夏日时光,比如加德纳教授、福益华医生,他们或在乡村里感受乡野的乐趣,或是与淳朴善良的村民结下深厚的友情,或在此喜结良缘,或治病救人而受人爱戴,或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此视鼓岭为第二故乡。

1936年,郁达夫来福州担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在他的《闽游滴沥》中,浓墨重彩地记录了鼓岭之游:“自鼓岭至鼓山的一簇乱峰叠嶂,或者将因这一篇小记而被开发作华南的避暑中心区域,也说不定。”

他发愿:“千秋万岁,魂若有灵,我总必再择一个清明的节日,化鹤重来一次,来祝福这些鼓岭山里的居民。

20世纪30年代,鼓岭与江西庐山牯岭、河北北戴河、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并称中国五大避暑胜地。至今,鼓岭依然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我有幸每年盛夏可到鼓岭避暑,感受有福之州的幸福。

百年前,他为了求爱,在鼓岭建网球场

作者已出版的书籍:《福州》《流翠烟台山》《乡愁里的福州》《琼花点绛马厂街》《仓山园庐史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哉,鼓岭\鲁 力
福州仙气十足的避暑圣地!美得恍如童话
福州鼓岭风光(高清大图)
信阳鸡公山内为何有那么多异国别墅?
福州鼓岭为何被誉为福建“小庐山”?山上为何有那么多西式别墅?
福州城三日游500元悠游走透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