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州的 桃花源 在哪里?过了 烟台江和江南桥……身宿桃花,把一湖时光的酒来醉

玉岛桃花源记

作者:孟丰敏


福州市仓山区自古被称作琼花玉岛。此地的琼花乃白色的玉蝶梅。明朝徐熥作诗:“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那时烟台山(又名天宁山、仓前山)上十里浮香的玉蝶梅如琼玉一般,令此山闻名遐迩,诗人便将开满梅花的山称作梅岭,梅岭下的江河被称作烟台江,沿江水坞的街叫作梅坞,而梅岭和烟台山这一片区域被称作玉岛。那么,人间仙境的桃花源又在哪里呢?

 不远,从台江区过了解放大桥(旧为万寿桥和江南桥),到了仓山区,桃花源就在梅岭附近的桃花山上。如今这里没有梅岭、梅坞,只剩下梅坞路,而桃花山亦只余桃花山名。

 

桃花山的大致范围即程埔头、马厂街和对湖那一片的山地。这里满山只有老宅,未见半点桃花影了,或许麦园路和对湖路的蓝花楹道可算是一点安慰吧?可是,如何叫人相信这曾经是唐诗宋词里的世外桃花源呢?且看朱熹叔叔朱槔写的《郑德予同游桃花山》:

江村小筑路斜斜,模写癯仙四壁家。

闻道读书忘肉味,不缘避世宿桃花。

青山自作千年调,白眼空惊一望赊。

欲买鸡豚投近社,烟蓑雨笠寄生涯。

春红万树抱山斜,落落真源自一家。

云起坐中疑有雨,酒行杯面恐飞花。

尘缘未断心虽胜,他日重来约尚赊。

略倩渊明记遗事,武陵今不在天涯。  


 

诗首的第一个词“江村”即桃花山。此二字如何佐证为福州仓山区的桃花山呢?北宋时期,朱熹的父亲朱松在福建境内为官,带着弟弟朱槔一起来此地游玩,一是慕天宁寺名而来,二是拜访寺内高僧。朱松当年赋诗两首留念,分别是《夹路天宁访僧不遇》、《游妙峰庵二首》。诗中的“天宁”即天宁山,也就是烟台山。朱槔则写了桃花山这首。


桃花山  马厂街  永安里

桃花山与天宁山连在一起。宋朝,桃花山上多江河湖泊,人烟稀少。桃花山上开满桃花,与附近梅岭的玉蝶梅,好似你的媚抓着我美的痒,桃花与梅花(琼花)谁也不肯低头认输,把一种无穷无尽的争奇斗艳在寒冬和早春两季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有时人是不如植物可爱的。她们的爱恨是润物细无声的,哪怕争得一败涂地,那也只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惊艳绝世的花瓣雨宴。

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却是自相残杀、生灵涂炭、世界末日。这样想来,人与植物比,哪个是天生的得道者,哪个更接近天道呢?花落后以果祭天,人于花下立,真应该像菩萨一般低眉垂目才好呀。人破坏自然,真乃致秀为蠢,不可救药。 


如今梅岭被削平了,梅坞没了,行人见不到那“梅坞冬晴”十里浮香的妙相曼妍,便难以想象白色玉蝶梅于雪中盛开是怎样的盛景。只好读着曹学佺和徐熥的诗句,想象我们若回到明朝,冬天在梅岭赏花,但见玉蝶梅横斜出烟岫,天地且雕花,百物皆废塞,唯有琼花瑰丽天,该多么艳羡古人啊。

朱槔或许对梅花的景色没有太动情,到了春天的桃花山,福州总是绵雨不断,翠微湖岚乍有无,若遇晴日,粉蝶时来去,恍惚有仙临,朱槔终于情不自禁地赋诗道:“春红万树抱山斜,落落真源自一家。云起坐中疑有雨,酒行杯面恐飞花。”

 


把一湖时光的酒来醉,桃花桥短长,水中花影潋滟,朱槔醉了醉了,顿生出世感慨:“闻道读书忘肉味,不缘避世宿桃花……略倩渊明记遗事,武陵今不在天涯。”朱槔真的被美景灌醉了,得意地说:“武陵怎在天涯呢,岂非近在眼前?”朱槔自比陶渊明,心醉中赋此诗为证,当真是留给后人一笔精神财富。


在农耕社会,只要远离繁华都市,随处风景都如此得幽静、安闲,对于今人而言便是世外桃源。而古人眼里的桃花源,不只是远离红尘都市,而是可以令人“闻道读书忘肉味”。忘了肉味,却无需你出家为僧尼。且说桃花源里的桃花,不染色情,只关风月。风月亦不染尘埃,只是云烟。身宿桃花,身非花,桃非花,花非桃绯,宿梦诗龛花禅间。如此,方为世外桃花源。

仅有朱槔说江村是桃花源是不够的。福州许多诗人也曾作诗赞美桃花山的江村。清朝著名诗人何振岱麾下的寿香诗社十才女之刘蕙愔当年就住在桃花山的聚和路。她写了不少和江村有关的诗句。因为她家淇园环境幽雅,所以常邀请师父何振岱和才女姐妹们来淇园作客,每月例集一次,临场拈题,限时限韵,作七绝二首或词一阙,然后轮流评点、吟诵,于古香古色、诗情画意中操琴、绘画,文娱雅乐。 


桃花山 的 聚和路

刘蕙愔写了三首和江村有关的词:《西江月·自绘江村闻雁图并题》《清平乐·江村闻雁》《青玉案·江村》。

《青玉案·江村》江村独坐,秋水无边,雁远叫云,花寒弄暝,怆然有念,于时浣桐方有兰州之行,赋此寄之平生所好临江住。养不尽,荒寒趣。烟锁平芜青欲暮。虎门归雁,芦汀翘鹭。鱼笛横江渡。思君径向兰州去。怎知我,怀人苦。隔驿河流黄绕树。村灯蟹舍,驼铃沙雨。渐近吹箫侣。

闽都十才女之王德愔受刘蕙愔邀请来淇园游玩,也曾为江村作词《蝶恋花》感念:“省识江村游遣好,君酣我自抛欢笑。遥想竿丝垂苇钓,酒酽鱼肥,渔火生林杪。” 


           刘蕙愔和王真

刘蕙愔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并不远,不过是百年前,但百年前的桃花山依然到处是湖泊。看这两位女诗人的词,桃花山当年多诗情画意呀。蕙愔家门前有几叠青山,峰峦高高地抵着蓝天,似乎要与青天比高低。桃花山秋水无边,岸边有芦苇,芦苇荡里的大雁飞向高空,与浮云并飞,渐渐远去。雨中,有人披蓑衣在江舟中吹着鱼笛横江渡。这秋风秋雨中的江村犹如江南。 


刘蕙愔常邀请其视为父亲的老师何振岱来她的淇园游玩。何振岱也很喜欢来,有一次写信给刘蕙愔说:“闻君今晨全眷还乡,江村烟水尽诗情也。我若来游,当如何商量船轿?请以见示。”何振岱家住三坊七巷的大光里16号,从城里来仓山非常不便。虽然闽江上有万寿桥和江南桥连接两岸,有时也需坐船渡江,而且路途遥远,所以来一趟真不容易。正因为地处偏远,所以桃花山就成为世外桃源。


晚清,外国传教士被林则徐和闽县县令从城里赶出来,意外发现了这一片美景,十分高兴,就开始在此筑房避暑生活、教学、工作、传教。后来各国领事馆和洋行也落户在烟台山。洋买办需要和洋人毗邻而居,于是本地房地产开发商就在这里大量开发房地产,使得桃花山上的湖泊被填平了,梅林和桃林也相继消失了,只剩下了荟萃中西老建筑的片区,面目全非,如今的人们自然不会相信百年前的桃花山是桃花源了。


                 马厂街

幸好马厂街百年老建筑多,便使人相信此地当年一定风光旖旎。因为中国人建房子是十分重视风水的,这里有山有水,而且掘地就有井水,所以马厂街的梦园、可园、爱庐、忠庐家家都有井。

枕在山水间的大宅人家自然非富即贵,那时人家有庭院便不可无竹,竹林好栖月,逸士于竹林里弹琴,或赏妙女清歌。林月美人绕竹漫步,举步有景,清逸流转。这叫作构园有格,借景明志。不仅如此,栽种不同的植物,好知时节。因而,那时家家户户几乎种竹,即使马厂街上也栽有兰草,夏末,余芳不胜新凉,梧桐落叶可知秋。旧时一个人家有庭院而没有梅兰竹菊,可知是毫无趣味的人,因为连白丁都晓得附庸风雅之乐。今天有院子的人家,依然需要“梅兰竹菊”来修养家族性情,表示淡泊名利、品味高雅、谈笑有鸿儒。这是中国人千年的文明教养,没有了这教养,桃花源也就只是乡野农村了。而只有满怀诗歌、宁静和清流的郊外田园才算是世外桃花源。 


桃花源一词用了千年被用烂了,福州桃花山,我为之美其名曰:“流水古芳源”。花,总是新鲜明媚的,然而有古意的花便不那么张扬艳俗了,芬芳中含着诗趣内涵,好像读书的女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桃花山,或许栖泊着桃花仙子,她假寐一世,把这山和宅交付于一径芬芳、一墙花影,等往事在晨曦或夕阳里无语漫步时,你才发现,那曲线的墙,那花瓶似的门,那妩媚舞蹈的树影婆娑,原来是红尘沧海的海市蜃楼,久远的江村竟从未消失,不过是岁华的桃頮变朱砂,倒映出天意——桃为试梦人,鱼是问诗者,水乃得道者。愚人将天赐宝华送至何方?君子养源,必以家园育德。这流水古花源,便是树人之德源。

         马厂街,钢笔画:谢新苗

我游梦于遥远的桃花山,且拟一首:

一峰云脊清流碧,

水色鸟声隔岸远。

读书且忘鱼肉味,

只缘身在古芳源。 

本文选自老仓山的文化旅游散文集《流翠烟台山》。

玉岛的琼花为何是白色玉蝶梅呢?

《流翠烟台山》散文集为您详细解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蛰到!桃花俏!小冠许你一个桃花源~
桃花源
湖南省森林公园6
桃花源再记
七言绝句56法之9-13法(问答篇),附精选诗例32首
有人去过福州烟台山吗?那里好玩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