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花源间首届散文大赛作品展示(五)
首届散文大赛作品展示


编辑:霞满天

41
 过年


文/我自横刀


过年吃汤圆,是中国人的传统。一家人过年围坐吃汤圆,寓意一年全家的美好团圆。
记得儿时,每年的大年三十,母亲就要为我们做汤圆。她先将糯米和籼米按一定比例混合,放进盆子里用水泡上,待几个小时米被泡软后,就唤上我与她一起磨米浆。家里的青石磨,是周边有一圈磨沿的那种传统石磨,母亲的大手和我的小手一上一下地握住磨柄,推动着磨盘转动,在转动的同时母亲还不断地往磨孔添加水米,慢慢地,在沙沙的石磨声中,白花花的米浆就神奇般地源源不断从磨缝中流下来,缓缓流到周围磨沿中,最后再汇集到磨沿口下方事先准备好的白布口袋中。磨米浆本是个枯燥的事情,可是在母亲为我准备的故事和絮叨话语的陪伴下,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随后,母亲将磨好的米浆袋吊起来,等待其中的水分自然沥干。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喜滋滋地一起动手包汤圆,白白的糯米粉,黄黄的红糖加黑芝麻做的馅,包裹着甜蜜,更包裹着全家的祝福,在母亲手中搓成一个个圆圆的精灵,在欢声笑语中下了锅。大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那碗白白圆圆而又热腾腾的汤圆,软糯糯的感觉、甜滋滋的味道,至今仍然在我的舌尖回味。
如今,人们要吃汤圆完全不用象当年那样费时费力,从超市可以很方便地购回各种各样现成的汤圆。转眼又到了春节,今年大年初一的早晨,我煮了一锅汤圆,依然是红糖加黑芝麻的馅,家人吃着都说很甜。当年老家的青石磨如今正躺在我家阳台的边上,没有了磨米浆的沙沙声,没有了母亲的絮叨话语,青石磨满身斑驳,默默无声。我回忆着母亲当年的音容,口里尝着似乎同样是白白圆圆的汤圆,舌尖泛起的却是一丝淡淡的酸苦......



42
乡情


文/芮玉


乡情是什么?是远在天涯的一种牵挂。是一粥一菜,一句温馨的问候。
为了柴米油盐,不得不在外乡打拼,离家的日子,每天都会在心里念及:回家的岁月又近了一天,为了这个梦乡,一切的辛苦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一山,一水,一琴,一画,都是心中暖暖的回忆,费了好多心血买的车票此刻显得无比的珍贵。即使再遥远的路程,也隔不断回家的步伐,拥挤的车厢,疲惫的身体,望着窗外,会感觉生活如此美好!
渐近家门,连空气中都有甜蜜的气息,妈妈一生亲切的问候,让自己的疲劳烟消雾散。不善言辞的爸爸会轻声问自己的工作情况,人事关系,稍加思索,给出好的建议。饭桌上,欢快的话语,勾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除夕夜里没有鞭炮的声响,大家围在一起包饺子,看晚会,每时每刻都是生活的美好。拜访亲友,让亲情更加紧密。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转眼,又要离家打拼了,泪眼朦胧,在家人的万语千言的叮咛中,随着火车去向远方,无论身在何处,家是都永远记在心的最柔软处!



43
乡情乡音乡愁


文/云水心


寒风悄然褪却,梅花迎寒吐艳。在这华灯初上的夜晚,大街小巷处处琳琅满目,喜气,热闹充盈着空气。然而有谁知道那鸟笼般的阁楼上,正蜗居着一个久别家山无票归去的异乡人呢?又有谁在意繁华之中有人正无奈地牵挂着故园,牵挂着那里的人与事,山与水,花与草……林林总总,牵挂不休。又有谁能解这种刻骨的情,愀心的愁和无人听懂的乡音。应该没有,没有人会在这举国欢庆,举家团圆的日子里想起独在异乡的人,这种背井离乡的谋生人。
虽然无人在意,无人惦念,无人问候。但我依然想念着家乡,想念着亲人。故凭栏极目,仿佛望见了我所有的念想,那慈母的苍颜,妻子的华鬓,儿女的笑靥;似乎也见到了他们的期待,盼望与等待….....
就这样望着,念着,轻轻地呼唤着,纵然远隔千里,但此时此刻犹如天涯咫尺,近在眼前。在那霓虹中浮现着身影,在那鞭炮声中飞扬着笑语,在那烟花中失散了,失散了,只留下满地灰烬。我听着那曲《烟花易冷》,独酌独饮一杯接一杯的浇灌着,浇灌着今宵的心愁,浇灌着离家的苦味。在半醉半醒间,我仿佛觉得自己是在浇灌着明年的团圆,未来的希望。



44


文/小园香径独徘徊


古巷花开,小桥流水,油纸伞的蹁跹,更有伞下的美女,这是江南的画卷。
银装素裹,梨花婀娜,素白的雪地上,留下一串串的脚窝,这是北方的冬天。
江南如婉约的少女,人人喜欢,人人向往。而我,却非常喜欢北方的寒冷,北方的静谧, 北方那世外桃源的时光。那飞舞的精灵,落在屋顶,落在山川,也落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恣意,徜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纯净掩盖了,远离了灯红酒绿的喧嚣。此刻,戴上毛绒绒的小帽,置身于大自然的惬意,尽管清凉,确是滋养。天空一碧如洗,太阳,悄悄地,送来了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把飘荡着轻纱般的云雾照亮。顿时,心也会生出光芒。
冬日里的阳光,妩媚而温暖,闭上眼睛,只觉得红烛白衣,让心生出无限遐想。
家乡的雪,是我心里最美的悠扬,乡村的静,是我梦里最真的向往。那童话般的世界,那冬日里的清香,不会随风而逝,不会随云飘荡,将永远被心珍藏,今天,借着“桃花源间”,送给 看文字的远方……





45
  乡愁


文/陈政良


出来久了,自然就会想回去。同样,一个人长年在外,自然也会想返乡。而想却做不到,于是就会生起愁心。这样的愁心,叫乡愁。
       我经常奔走在外,有时候一年才回家一次,便是过年时。至于其他的节日,却是往往没有充裕的时间回去的。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大概说的便是如我这样的类型吧。
       记得好多年前的一个中秋节,自己一个人在离家千里之外的杭州度过。杭州自古乃风景优美,人文环境极其优越的地方,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加上其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称之为江南的最中心城市也不算为过。按理说,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美丽而古雅的城市里过节,人生能有几回,我应该为自己值得庆幸才是。而且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也确实是很开心和兴奋的,毕竟我还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大城市过节,谁没有拥有过一种叫做少年情怀的东西呢?
       中秋节那天,杭州城特别热闹。街上到处人潮汹涌,到处张灯结彩,到处车马如龙。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繁荣盛大的场面,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快和酣畅!而在那一刻,我哪里还会记得自己的故乡,还有故乡里的亲人和朋友吗?我是无比激动和兴奋地与一个叫“小胖子”的朋友(请原谅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他的真名!),一大早就从杭州城郊区冲向市区里的。那一天,我俩一起逛西湖路、鼓楼、胡雪岩故居和整个西湖景区。而西湖景区是留在最后逛的,因为在那里才有通向我们所居住地方的公交车。在西湖景区里,更是游人如织,接踵摩肩,我俩几乎相当于挤对着前行着。雷峰塔、苏堤、白堤、断桥残雪和三潭印月……那一天,我俩基本逛遍了杭州城整个西湖区的每一个角落,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开心和快乐!而当我俩坐上最后一班公交车时,天色早已入夜,一轮白玉盘似的圆月高高地悬挂苍穹。朋友一坐上车,对我说声到了叫醒他,眼睛一闭,马上就进入甜甜的梦乡。我无可奈何地笑笑。百无聊赖中,透过车窗,去看外面那一片黑幕下的灯火通明,和天上那一轮皎洁而又饱满的明月。这时候的我,早已歇停了白天的兴奋和欢乐,只剩下一身的疲倦与平静。看着看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忽然想到故乡,想到故乡里的亲人和朋友,想到他们此时此刻有可能发生的情形,想到那一大盘专门用来赏月吃的月饼和水果……蓦地,眼泪竟然不由自主地淌下,一点也不争气地纵横脸上……
       那天,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而又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所谓的“乡愁”。当然,乡愁这一词,也是我后来才懂得的。
       之后,从那一次起,几乎每一年,只要是我的人是在外面,只要是逢年过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一种感受,这样的一种忧愁,淡淡的,却又浓浓的,浅浅的,却又深深的,烙印心头。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这样的一种乡愁便会仿佛树木的年轮般,慢慢浸透进我的骨髓乃至灵魂深处。
       《诗经》里有一篇名《蟋蟀》的古诗,诗中首句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大意即是说,蟋蟀在堂屋里,一年快要结束了,现在我不去寻乐,岁月一去不会复返。而乡愁对人而言,纵使不是去寻乐,只要人犹漂泊在外,却又如何能够停歇?游子,又如何才能够挽留住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46

乡情乡音乡愁


文/邪月儿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这是乡党前辈蔡锷蔡松坡的乡愁。我们共同的故乡一一邵阳,多少个三百六十五的夜,在灯火阑珊的时刻,故乡总使我魂牵梦绕,心绪难平。
邵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除造就拔剑南天,讨袁举义的蔡锷将军外,西驰数十里,还天降儒将,位极人臣的文正公曾国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
三湘自古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重视立言立行。曾文正公老先生训曰,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不责小人之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养德,亦可远害。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尘要容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惠要容得。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总之,为人要懂退一步,不可太任性,《红楼梦》曾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诸此种种,用于立言立行,总能让你人生的舞台更宽一些,人生的道路更平坦些。
年关将近,驱车还乡,春天将如期而至,八面的风,携起乡愁,迎面扑来,最使人萦怀的,是家乡的味道,而我最留念的是外婆的味道,幼时的年轮,每一道都镌刻着外婆的味道。又是杀年猪的时候,我嚼着甜甜的红薯片,瞅着外婆在熏猪血原子,明明的柴火,浓浓的烟,把猪血原子和大块肉熏熟熏透,黑而发亮的猪血原子,经久不坏,配上腊肉和青红椒,那个香,鲜,保准让你多吃上一大碗饭,他乡遇故人,总要相邀小酌,到小饭馆里去畅饮乡愁,猪血原子是必点的,那股股飘香,在我来说,就是浓浓的外婆味道。
春天到了,就是夏天,夏天走了,秋色莅临。辛稼轩有词云,"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乡里人很敬畏,敬畏天,敬畏地,敬畏祖宗。最能体现这点的,就是送老客,送老客在鬼节,要备下好鱼,好肉,香烛纸钱,初十接,十四送。把祖宗的名讳写上,纸衣纸冠,放在稻草上,鸣鞭炮,烧纸钱,长辈虔诚地念念有词,幼童最喜欢的是斋印粑,用糯米团做成,要托模,模上有两孔,一大一小。供完祖宗,斋印粑由小孩分吃,据说可获祖宗保佑。送老客一般会下雨,说是祖宗舍不得走流下的泪。


车轮疾驰,不知不觉驶近了故乡的佘湖山,在层叠的山畔,一圈乡亲正欣赏着花鼓戏《刘海砍樵》的排练。《刘海砍樵》是传统的花鼓戏,相传渔樵村有一口丝瓜井,井中有一根金丝瓜,得以井水常年不竭,清甜可口。丝瓜井在刘海屋场,刘海伯父千方百计霸占了丝瓜井,从而获取金丝瓜,狐仙九妹困为偶然际遇,卷入这场斗争,最终狐仙与刘海合力战胜恶势力,并结成连理,有铿鏘也有缠绵,停车驻足,乡音婉转。
笛笛,笛笛!后边的车龙,急切地催促我们,近乡情更切,归心似箭。车鸣声切断了我的思绪,家!我回来了,我又拥抱着故乡的习俗,故乡的愁绪,故乡的味道。不松手,永不松手……。



47
诗里的故乡


文/海棠


故乡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一个柔软的地方,在有生之年一直萦绕牵挂的所在,那份浓浓的乡音乡情已经烙进了我们的血脉。
        千百年来,在诗人笔下,故乡是一篇篇浓墨重彩的诗章。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使故乡和明月产生了奇妙的联系,月成为故乡和游子的感情纽带和寄托。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毫不掩饰流离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挚爱和思念。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抒发了离开故乡太久而产生的沧桑之感。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忐忑不安。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的亲切探询。还有他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写出了无数游子的共同心声,拨打了多少人的心弦,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让我们感受到思乡的那份煎熬。李觐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流露出对家乡的无限渴望。范仲淹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壮凄凉。苏轼的“此心安处即吾乡”的豪放旷达和淡泊安然。
        在一代代诗人笔下,为我们渲染出故乡所赋予的那一幅幅明丽哀婉动人的乡情乡愁,如一条河,奔流不息。




48
梦乡与梦想


/观海听涛


久别回家,如倦鸟归巢,翅敛收心,松弛落枕,坠入梦乡。于梦里乾坤,一马驰往过去,梦回青春年少,重返那时定格在记忆里的山村,重复前世今生的故事,如在警幻。
渺小的人的个体,如一只蚂蚁附在瓜上,瓜在红尘中滚动,蚂蚁在瓜皮上面爬行,两种运动交错作用,使得蚂蚁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那里是西瓜,那里是自己。
上古洪荒之时,人像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趴在一个硕大的足球之上,被神秘的力量凌空一脚,将球踢飞,皮球径直飞入太空,开始了没有终极目标的流浪。所以,命运既不掌握在球的手上,也不掌握在蚂蚁的手上——假定二者有手。
这个皮球什么时候停止运行或者落下,球的主人是否还要将它收回或者再踢一脚让它飞得更远,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这只皮球看做永恒的家,把梦寄托在这里,飞向远方,而不问别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也许,这只皮球会永不停止的运行下去,附着在球体表面的生物也会随着它的存在而存在,生生不息。但前提是这只皮球不会泄气并保有原始的动力。
让蚂蚁获得先知和觉慧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让它探索广袤的宇宙,掌控未卜的命运,更是不可思议——尽管它们有卓越的建筑能力、非凡的生存能力与超常的繁育能力,但未来与前途还是十分渺茫。除非神明点化,生命发生蜕变,终究涅槃。
世界有许多猜想和未解之谜 。这既是困惑也是趣味。着迷于一件事情,也许是人生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有意义最正确的选择,不然,很可能虚度一生,空手而归。
  "人生这东西,变幻莫测,一切都是概率和机遇,就像在一条小溪中漂着的一根小树枝,让一块小石头绊住了,或让一个小旋涡圈住了"
刘慈欣说:
    "其实,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歌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惟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也不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像葛朗台一样抱者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你迷上了画画,虽然知道自己成不了梵高。"
    "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实际都很幸运。"



49
心中的那份乡愁


文/逸客


人虽然离开故乡已经多年了,那份思念,那份刻入骨子里的乡情,时时缠绕着我。
我出生在东北平原的一个小村子里。是畜牧场的一个分场。 这里有无边的大草原。春天草原上烧过荒火的地方,远远望去绿油油的,走近却是黢黑一片,只有细细寻找,才会见到几棵嫩绿的小草,让人不禁想起一句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远看草色近却无。”只有见过此景的人才能真正领略诗的妙处。
草原上有好多野生动物。有狼,狐狸,,黄羊,獾子。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花。每到夏天,各色花朵争芳斗艳。给我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我最喜欢的是野百合。它的花瓣是向后弯成一个圆,形状像个花篮,当地都叫它卷莲花。在绿色如茵的地毯上。远远望去,一簇簇红红的花朵特别灿烂夺目。
更让我难忘的是,那幅草原归牧图。
夕阳西下,天边涌起来一片红云。翻滚着涌来。几百匹马儿,像流云。似海浪。风驰电掣向你涌来。蹄声,嘶鸣声交织成一曲草原牧歌。
虽然离开故乡几十年了。但那个画面会常常出现在我梦里。
小村是那么温馨,那么宁静,那么有诗意。春天和小伙伴儿上树摘榆钱儿。夏天下河摸鱼。秋天到苇塘里摘蒲棒,冬天冻冰车,梦里出现的依旧是他们稚嫩的小脸儿。
更怀念家乡的粘豆包和杀猪菜。那是家的味道。
故乡,魂牵梦绕的故乡!


往期回顾


为了鼓励诗友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特设专辑推广奖如下:
一.关于投稿
须原创首发,古风符合格律的优秀作品(十首为准),现代文不限。
注:如投稿十日没推出,就示为评委不过关可以投稿他处。
二.关于打赏
1.打赏总额低于十元的归平台所有
2.十元以上百分之七十归作者,百分之三十归平台,留作平台运作费用
3.打赏发放方式,作品发表后七日
三.奖励设制(记一周点击量)
1.1000点击量奖15元
2.800点击量奖10元
3.500点击量奖5元
后面以此类推:1500浏览量奖励20元.  2000浏览量奖励25元,帖子每增加500人浏览量增加5元奖励,单贴浏览量奖励50元封顶.也许有小惊喜,主编会酌情加点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还乡记:乡音乡情慰乡愁
回乡随笔
《乡思、乡情、乡音、乡愁》
杨梅| 乡音·乡情
心弦一阕:乡情诗二首(作者:申卫兰)
聆听美文:今夜,我醉在乡音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