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6%人口被感染的巴西城市再次爆发疫情,群体免疫到底有没有用?

几个月前,在巴西的马瑙斯(Manaus)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地人口已经有的76%感染过新冠,所以有了关于群体免疫已经形成的讨论。但是最近,当地目前正受到第二波冲击:自12月以来,该病毒已再次迅速传播。一月份,当局每天报告大量新感染,有时每天甚至超过3000。卫生系统再次彻底崩溃。医院无法接诊病人。但是,据科学家称,群体免疫通常发生在67%人群有抗体的情况下,按理马瑙斯应该形成了群体免疫力,却又被冠状病毒第二波重击呢?那么目前各国都在进行疫苗接种,目的也是形成群体免疫,那么最终这个群体免疫到底能否有效?病毒学家Friedemann Weber解释了这个问题。

吉森大学(Uni Gießen)的病毒学家Friedemann Weber把第二波感染归咎于两个可能的因素。

1
在马瑙斯没有形成群体免疫
根据 Weber的说法,在马瑙斯可能没有形成真正的群体免疫力。研究表明,超过70%的人群中存在新冠抗体。但这不等于他们都有免疫力。Weber解释说:“很可能是因为其中许多人的感染是如此之弱,以至于他们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免疫力。”例如某人只有轻度的感冒症状,那么他们体内形成了抗体。“但这抗体的免疫力不足以防止再次感染。” 根据经验,新冠症状越严重,免疫反应越严重。结果:那些没有或只有轻度症状的人可能会再次感染或传播病毒。

血样的测试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尽管大流行高峰期(5月)在马瑙斯检验的样本中有52.5 %的抗体呈阳性反应,但到十月时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25.8%。


虽然研究作者根据数据估计了当地人口76%的感染率。但是,他们指出,在马瑙斯,即使有76%人有抗体也可能不足以产生群体免疫力。“狭窄的生活条件,有限的饮用水供应以及大部分使用河船当做主要的交通工具”,研究人员认为这就是当地病毒传播这么广,但是抗体的浓度不够高,以至于没有形成群体免疫的原因。

2
抗体不能抵抗病毒突变
Weber将抗体不能抵抗病毒突变视为第二大原因。

例如,在马瑙斯首次检测到新冠突变P1。P1与原始的新冠病毒有17个氨基酸不同。它是由英国和巴西科学家在巴西进行基因组分析时发现的,并且自一月初以来在,这个突变病毒在日本也一直在增加。

在P1病毒的基因组中也发现了所谓的“免疫逃逸突变”。Weber解释说:“有了这些,第一波抗体就不再那么有效了。” 这种突变病毒不再那么容易被中和,因此它至少部分逃脱了人体的免疫反应。

Weber解释说:“而且,加上许多人本来的免疫力就很弱,自然导致该流行病再度爆发。” 如果这些突变病毒比原始病毒更具感染力的话(例如在英国和欧洲更普遍的B.1.1.7变体),还将直接改变该国的R值。而R值对于形成群体免疫所必需的免疫人群比例具有决定性作用。

简而言之:病毒传染性越强,R值越高。R值越高,要形成群体免疫所需的感染率越高。


所以,现在通过疫苗形成群体免疫力还是最有用的措施。至少根据当前状态,疫苗也可应对大多数突变。例如,Biontech/Pfizer和Moderna都宣布他们的疫苗可以有效抵抗英国的B1.1.7突变。而Moderna表示,疫苗是否能应对南非变种B.1.351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不管怎么说,疫苗公司也已经在着手下一代的疫苗开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OVID群体免疫——丰满的理想及骨感的现实
新冠病毒感染者愈后的免疫力时效
得过肺炎的人还会再得吗?为何?
新冠变异株哪儿来的?慢性感染者竟可能是人体培养箱
美国日增超10万例,疫情再度升温:从BA.4/5再到新毒株,疫情还远未离去
夸克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