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讲伤寒论学习思考笔记5-1条辩(173-178)甘草泻心汤等

一七三:『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是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结,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劈  黄连一两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今天呢,我们从伤寒论第一百七十三条辩开始,“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应该解表,结果我们攻下,结果病人下利日数十行,一天跑几十次,很多。“谷不化”,大便里面可以看到食物,“腹中雷鸣”,咕噜咕噜的叫,“心下痞鞭而满”,胃里面感觉到有硬块,就是胀满,有干呕的现象,心烦不得安。

医生看到呢心下痞,以为是里面还有宿粪在里面,就是攻下的时候还没有攻,还没有太,药力还不够,再继续攻,结果呢越严重。这一条那读到这里的时候,诸位就要想到,当你犯第一次错误的时候,你确定他是实症你才会攻,你一攻它下去以后,他胃更难过,代表你错了,不要再攻了。

这里讲的就是说,一,本来病人是虚证,结果呢你以为是实证,因为他是痞鞭吗,以为是实证。所以虚实的辨证很重要,其实虚实的辨证非常的简单,一点都不难。

你只要看这个人,你看他脸色脸上很光鲜,很亮丽,讲话声音很大,这是实证嘛。而且实症拒按,虚证你按他会比较舒服。舌苔上看的时候,实证呢,舌苔比较黄比较厚,那个苔会比较厚。虚证看不到厚苔,但是看得到黄苔,黄黄的苔可以看到。所以很好辨证的。

那如果说你以为他是实证,你误下了以后,结果他不是热结,其实他胃中是虚,客气上结,就是肠子里面下焦的气往上跑,跑到胃里面去,摸起来以为是实的,实际上是气结在里面。

气结在里面的时候,诸位你压他,他是喜按,绝对不会是拒按,只有有实症的时候才会拒按。你如果摸脉很厉害的话,你摸他的脉,只要有实证的脉,脉一定很速很强,你重按它都有。虚证的脉是浮上面,你轻轻一按它脉就没有了。这是胃中的虚证。

那甘草泻心汤,我们泻心汤里面有三味药,从头到尾都在这边这几个泻心汤呢我们都会有半夏、黄芩、黄连,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这半夏是利水,因为它能够利水,所以它能够去恶心。

那实际上黄芩、黄连只是消炎,因为他胃家有热,这个热呢,一般的,就是虚热。虚热的时候,我们会用黄芩、黄连,要去他的热。那如果是实热的时候,才会有大黄,才会利用大黄把它攻下来。

所以泻心汤,实际上心就是什么?胃。张仲景专门治疗肠胃方面,肠胃系统发炎的时候他使用的汤剂。那这个地方呢,因为被攻下了,张仲景就重用甘草,重用甘草的时候,就是甘草泻心汤。

那重用生姜的时候,就是生姜泻心汤。那要附子的时候,半夏的时候,半夏泻心汤。就是这样来的,好,我们会用甘草,重用甘草,因为他胃伤到了。

所以看 129 页,我们甘草泻心汤的处方,甘草呢是最重。你看黄芩,这个黄芩、黄连、半夏把它拿开来,是不是只剩了甘草、干姜、大枣,因为生姜、甘草、大枣,等于是这样子。

这个时候我们重用甘草,这个甘草呢,你看看它这里,他并没有说一定要用炙甘草,他用什么?就是甘草生的甘草下去,生甘草用的时候,它能够对肠胃很好,能够解毒,甘草本身解百毒吗,对肠胃非常好的,它能够蓄水。

六味药呢,比如说我们十碗水去煮成六碗,再去煮,然后渣渣拿掉再浓煎,温服一升,一天三次,都是饭前吃。饭前吃,趁热的时候喝。这个看到我们就知道了,病人呢主要的症状跟前面有差异的地方,这种症状呢下利清谷,肠子里面可以听到雷鸣,咕噜咕噜的一直在叫,我们知道里面有水在里面,所以才会用到半夏。

那这个里面,这个干姜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啊。这个处方呢也是下利清谷,但是比较轻的,比较轻,这还不是重剂。我们遇到这个处方下去的时候,结果下利还是清谷还没好的话,我们还有很好的药在后面。

一七四:『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水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个一七四条,这个处方呢,赤石脂、禹粮石或者是禹余粮,或者是禹粮食,都是一样的药,你这个处方会用,所有大肠癌,大肠炎哪,那个大肠发火呢,大便里面带血,都可以治疗。

下利很重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这个处方。这个诸位看一七四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胃里面很难过“痞鞭硬,再服泻心汤又已”,别的药来下之,下痢还是不止,医生呢开理中,开理中汤。

这个理中呢,像我们一般的白术啊、茯苓啊、炙甘草这种类似来调理中焦的一些药物给他,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他病在下焦,这个条辨,伤寒论的时候,诸位读伤寒论注意一点,有的时候并不是说一定要有发病的顺序要有伤寒,服了汤药,没好,没好以后才会出现,有的时候他一开始就是大肠炎啦,你不要去追究他。

所以你不要去固定一定要按这个发病的过程才下这个处方,那你就是错误的。因为经方,比如说甘草泻心汤和赤石脂、禹余粮汤,这个处方是经方,经方是中国传下来,张仲景之前就有经方了,所以敦煌的时候,你看敦煌的医书,出土的医书,我这边有他们的,他里面就已经讲到有经方。

那经方,张仲景之前就有经方了,张仲景是集经方之大成的人,他把它归纳起来,这样子你就比较好念好读,不然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需要使用到赤石脂禹粮石汤。

那这个条辨就是讲下利,一直下利,利不止,这个呢(指甘草泻心汤症)下利是清谷,这个下利会用到赤石脂禹余粮的时候,利非常的凶,有时候会看到便血,大便的血,那一天呢有时候跑个三四十次,所以你如果去止利止不到,这个甘草泻心汤,我们还有一个处方是寒利,桂枝人参汤还没讲。下利去止它的时候止不到,张仲景说用涩剂,涩剂。

这个涩剂呢,就是你如果是没有下利,我们这样讲好了,你没有下利,一吃赤石脂禹余粮马上便秘,为什么?因为大便整个干很涩,排都不容易排出来。如果我们用甘草泻心汤啊,很多的汤剂,热利这个葛芩连汤啊,都没有办法去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涩剂,涩剂。

那在这个阶段,赤石脂禹余粮我用得很多,大部分用在大肠发炎的时候,病人是血和……怎么知道他大肠发炎。我们有几个症状可以知道,第一个,病人来找你的时候先便后血,有下利呀,他先排大便,排完大便以后用卫生纸擦肛门口,一擦有血,这个不是大肠炎,这是痔疮。一般来说这是外痔,都会这样。

(第二个)先血呢后便,这是外痔。上厕所的时候,坐在马桶上面,血先出来,出来完以后才排大便,这个是先血后便,这是内痔,还不是大肠炎。大肠发炎啊。第三个血便混合,混合在一起的时候的下利,这个就是肠炎啦,肠炎,它混合在一起。

所以病人跑来说:“医生我大便带血。”你先不要问他有没有下利,你是先便后血,还是先血后便,他讲完了,痔疮啊!就结束了,还没有去化验,我们不需要去化验。验血,验了半天,大肠炎西医还是给你吃抗生素,吃了半天,结果好的细菌都给杀掉,坏的细菌还是在那边。

我们用经方的时候,赤石脂、禹粮石是很好的一个处方,当然还有,后面还有,要做辨证的时候我再教诸位,经方里面,到后面金匮有一个专门大便出血,血混在一起,强的时候我们有两个处方混在一起使用,这里是先教诸位一个很简单的辨证,听,一问就知道,一个问题就知道了。

那有一个病人跑来,“我不知道哩。”那你怎么知道大便里面有血,蠢吗,叫他再到厕所去看看,没有办法我不知道。你不知道怎么知道大便带血,这个病人常识没有。那我们内痔有内痔的处方,外痔有外痔的处方。

那这边呢,定义,张仲景下了一个定义,当你治利的时候,治任何的下利,利不止,你是用了收敛的药,涩剂用了,去湿的药也用了,消炎的药也用了,什么都用了,病人还是在下利,没有办法了,最后一条路,利小便,把大肠里面的水利到膀胱里面去。小便带出来,利就止掉了。

所以诸位记得,当你无法去止利的时候,利他小便。你没有得过利,你不知道很痛苦,得过利就知道。我讲过我治一个小孩,男孩子,17 岁,美国人 17 岁比我们高大很多,跑进来以为是 27 岁,很高大才 17岁,那个美国人天生个子很大。一天 25 次大便,大便带血,我用这个方剂,一剂下去吃完,礼拜三开始吃,礼拜五早上就上学了。

他原来已经一个月不能上课,25 次大便,怎么办,他上课要50分钟坐在教室里面就要跑三次厕所。对呀,一天要上二十几次大便,都是血,大便跟血混在一起。来这来,我说我的药很难喝,他说“再难喝,只要病能好我都喝。”很正常了,你如果治不好让他喝一年,治不好他当然会很难过吗。那中药很难喝。没错,一喝一天就好了。

礼拜五他已经去上课了,他妈妈来,然后后来一个礼拜来复诊的时候,我问他“他喝的第几碗好的?”“我喝第一碗的时候就去掉八成了,唉,就不会上厕所,(因为一付药三碗吗)第二碗喝完就正常了。”就这么快,经方就这么快。

那利小便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处方可以利小便,五苓散可以利小便,猪苓汤可以利小便,甚而至于说本来里面就有利,“啊!老师他是热利,是葛芩连汤证。”我们明知道是葛芩连汤证,葛芩连下去好很多了,大便也不臭了,但是还是有下利,那你可以葛芩连里面加一些猪苓茯苓啊、泽泻,一些利尿剂,张仲景的意思就在这里面。

那你说“老师,车前子。”当然可以用,车前子是利尿吗,只要是利小便就好了。所以基础上你如果是以经方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些药上去,都是列入经方的范围啊。因为你的基础方是经方。

这个赤石脂,你如果,我们在本草里面也介绍过赤石脂真的就是红色的。这两个都是石头类的药。禹余粮这是等量,两个等量把它打碎,用水六碗去煮两碗,温服。

如果这个药下去还在下利的时候,我们张仲景后面还用赤石脂一半煮一半生用,后面都有很多的处方,一直加强一直加强,所以伤寒论金匮非常的稠密,非常的仔细,非常仔细。分温三服,一天吃三次。平常不要吃啊。你没有利,这个治病的药你不能把它当补药。

你说“老师这个很好下利,那我出去旅游一个礼拜我不想上厕所。”你很聪明很厉害,一吃,就不上厕所,我去大陆旅游,我不要,那个厕所很脏,我就吃赤石脂禹余粮给他憋到,然后回来用大承气下。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没有说过啊。

你也可以吃一下我看看,吃完了回来我看看,这个家伙没上厕所为什么这么厉害,一个礼拜不用上厕所。然后看看是什么汤证,是大承气还是大柴胡汤证,完了我们可以添在这个后面。对这个马上就大便便秘,所以不能当饭吃的啊。不可以。

一七五:『伤寒』八九日,吐下后,虚烦,心下痞鞭,肋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复发汗,脉甚微,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那一百七十五,伤寒八日九日照理说应该传经了,对不对,吐下后病人有虚烦,心下痞鞭,这个就是虚证。胁下痛,肋间的痛,气上冲咽喉,阳气,正常人阳气应该往下降阴往上升,那如果说一攻攻下以后,阳气虚掉,这时候会往上跑,阳气往上冲冲到咽喉里面,造成昏眩,那你一看到这种情形,如果遇到发汗脉甚微,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这种就是你吐下之后不知道把这个津液要补回去,我们有补,张仲景补津液的时候用人参、白芍、甘草、大枣、生姜,这种呢来补津液,你如果不知道补津液,你一直在,这个人一直在吐下,一直在胁痛、虚烦,持续在虚证的状态之下,你没有好好去调理他治好他以后,到后来的时候病人会经脉动惕者,已经津液伤到经脉了,这个时候“久而成痿”,痿症就是这样来的。痿症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内经里面又讲说痿,就是肌肉萎缩掉了,可能我们外面看到的是两个小儿麻痹,或者是我们不管他的病名是什么,当他是痿证的时候,我们黄帝内经说治痿证呢,独取阳明。所以阳明呢,就讲的是消化系统,如果把病人的消化系统弄好了,就可以治疗痿证,啊,痿证。

肌肉萎缩掉,因为脾主四肢主肌肉,所以我们前面用桂枝汤,桂枝汤很好,是解肌的,然后你再仔细研究桂枝汤,桂枝汤对脾脏非常好,那脾脏管胃口,所以那小孩子不吃饭,很坏,什么都吃饭,就是不吃饭,五谷类不吃,那你把白芍加重,麦芽糖一下去,这就是小建中汤,张仲景第一个滋补,补阳的方子,一下去小孩子就开始吃东西,开始吃谷类的东西会非常好,那就是治痿的。

那有的人就这样子,我有一个病人,她妈妈来看病带着她女儿来,什么都没讲,因为讲了小孩子就知道好像医生与病人有沟通吗,结果呢她妈躺在床上扎针,我一般都是妈妈关心女儿嘛,她扎针反正就是躺在床上,我就当着她妈妈面跟她女儿谈话,这样让她妈妈听到。

唉,这个女的居然她说。“我问你,你怎么那么瘦?”她说:“她小时候候胖点。”我说你吃什么东西,她说“我任何米面类的都不吃,我只吃肉吃青菜吃水果,连蛋糕都不吃,只要有任何的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哇!我当场发彪,臭骂她。

圣经上面说过,因为美国人相信圣经吗,最后晚餐吃的就是面饼,你都不吃,天下有这种事。我说谁教你的。“没有人教我我就这样想的。”哇!我又把她臭骂一顿。她妈听到好爽她现在是带她女儿来给我骂,我骂人很有名的。她就让我骂,然后骂完以后,开小建中汤给她吃,大剂的,加麦芽糖给她吃。

出去的时候,她妈妈那个太太就说“你这里不是有义诊救人吗,我捐两百块给你,帮助人家。”这个她就是痿证,那痿证我们取阳明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们要阳明经的药,而是说要把脾胃健起来,而最好健脾胃治痿证的药就是小建中汤,那建中汤吃下去以后,因为脾属土,后面还有条辨会谈到这个,张仲景讲的非常的好。

一七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旋覆代赭石汤方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劈  甘草三两炙半夏半斤洗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那这个,这个,再过来呢,诸位看第一百七十六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就是吐下是三法吗,解了以后,病人的表证好了,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代赭石汤主之。

旋复代赭石汤这个呢,大家要记得不要一定要得到伤寒,有得到伤寒麻黄汤证发汗吐下才会有这个现象,不是,平常正常的人也会有这种病。那心下痞鞭就是讲胃里面很硬很难过,胃里面一直反复的有胀闷,难过,噫气不除,就是有胃酸哪,糙杂噫气不除。

这个旋复花代赭石汤呢,我用的非常的多,几乎所有病人呢,那个老外一进来,我一看他上面写的胃酸,我就跟他说,只要是胃酸反逆,他们就叫做……(英文),台湾叫做火烧心,那个胃酸已经伤到喉咙食道了,旋复花代赭石这个处方呢一剂下去,哇,胃就很舒服了。

如果不舒服,好掉一点,还有还是有胃酸逆流的现象,那就是那个食道贲门破洞了,太久了,我们还有处方治疗。那如果没有破洞,一剂下去就好了,第二天就说“你是给我什么仙丹,吃了非常好,是不是。西药就是(英文),每次我看到……就知道他是胃酸。那这个酸怎么来的,过去是这样子来的,当然张仲景写是伤寒给他乱吐乱下,结果胃的津液伤到。

现代人得到胃酸就是甜食吃太多了,你如果不相信,你现在跑到随便一家面包店去买一个黑森林,不用整块,一小块三角形就好了,吃下去胃酸就来了,为什么?因为甜吗。现在的糖有问题,人工糖,白糖造成胃酸。

那你把他治好以后呢要告诉他甜食不能吃,如果你要吃可以,你要吃真的是红糖、黑糖,很黑的那个红糖或者蔗糖,真正天然的糖做出来的甜食可以吃。所以你如果要害人很简单,买巧克力给女朋友吃,女孩子拿到巧克力很开心,一吃就胃酸,胃酸你给他旋复花代赭石,一下去就好了,真厉害你好厉害啊。

她不知道实际上就是因为巧克力造成胃酸的,因为巧克力是甜的东西。所以自然界甜的呢,甘味是土,照理说土生万物所以现代的科技拜科技的结果,吃到是甜的,在嘴巴里面是甘的,到胃里面是酸的,你看看可不可怕。所以食物要小心,所以科技呢不是很好,我们原始的东西最好啊。那这个是一剂知,二剂已。

那旋覆花我们用三钱,重剂用旋覆花啊,代赭石才一钱,一点点,因为代赭石是经石类的药,代赭石跟旋覆花呢,这个旋覆花呢,最主要有浓痰,痰饮在里面,那代赭石呢降逆,逆气啊会有噫,打嗝,呃,噫气的现象,胃酸一直往上走,这个是剂量。

那你如果说病人很严重的时候,你可以用到,旋覆花很轻,你可以用到四钱,代赭可用到二钱三钱四钱重上去都没关系,为什么,你只要记得代赭石是要降逆的,所以如果病人告诉你这个气一直往上升,一直冲上来很难过,你就要把代赭石加重加重加到二钱三钱四钱,加上去都没有关系,这东西都没有毒的,都是可以吃的。

那遇到人参、生姜、红枣、甘草炙过,这几个出来时候,大枣就是要补肠液,滋阴的,代表这个人呢,已经被吐被下被汗,已经津液伤到,肠胃的津液伤到,我们在发汗的时候都会伤到肠胃的津液,所以我们在治病的同时呢,把津液补回去。

那这个半夏呢是止呕的,那记得半夏一定是主胃周围旁边的水,胃里面的水是靠生姜,生姜泻心汤,那病人会啊,会告诉你胃里面真的有水,你可以听,可以听到,旁边的水引起的呕心,半夏泻心汤。

就象我们刚才的生姜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为什么会有实透,因为胃里面有水在里面,结果胃里面的食物泡在水里面,诸位把那个食物,如果你是很好的食物,同样是一块瘦肉,你把它分一半,一半你吃掉,另外一半你把它泡在水里,还不放冰箱,就放在外面,你看两三天以后多酸多臭,那个就是实臭。

这个时候胃里面有水就是这样子。这时候张仲景说就用生姜泻心汤。病人在呼吸的时候你都可以闻到那个食物坏死的臭味。啊,这半夏,我们来清它。

那,这个7味药呢,10碗煮成6碗,把渣滓去掉,再去煮成3碗,日三服,这是剂量。那这个比例呢是原来经方的比例,我刚刚跟诸位解释的就是说,你要知道,旋覆花的功能,如果痰很多、酸很多,你要重用旋覆花。

如果说气一直往上冲,哇,医生那不得了,我吃了你的药,晚上还是不能躺下去,必须枕头垫很高,那个酸一直往上冲,他就告诉你,给我多一点代赭石。你知道我意思吧,你给我代赭石多一点,给个三钱四钱五钱,没有关系,这都没有毒。没有毒的你不要怕使用,下手要重,病人一直在呕心,那刚好病人是你岳父呢,对不对。下重手,不要怕。

一七七: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第177条,下之后不可以再吃桂枝汤,这是经方的原则。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甘石汤。应该是解毒之后,攻下了以后呢,如果病人有汗出而喘又没有大热,就是麻杏甘石汤,麻杏甘石汤使用的时机并不是要去发烧的,而是汗出而喘。

所以这个喘可以跟咳连在一起,所以你只要,你看那个麻黄杏仁吗,杏仁跟麻黄是等量,你看那杏仁跟石膏。病人说“我咳嗽,我有气喘或者是咳嗽。”过来舌头看看,一看黄的,知道里面是热,麻杏甘石汤就是热证,但是你摸摸他也没有发烧,怕不怕热,不怕热,也没有发烧感冒也不难过啊。

“有没有汗?”“有汗。”结束,就问完了。就是麻杏甘石汤。如果麻杏甘石汤,病人是无汗大热的时候,就变成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呢就是来自麻杏甘石汤,麻杏甘石汤呢加上桂枝、生姜、红枣,七味药组合就变成大青龙。大青龙汤一定是无汗,有咳喘,有热有咳。

所以一个病人跑进来,“我咳嗽气喘的很厉害。”舌头一看黄的。“你有没有汗?”“没有汗。”身体痛还有发烧,你这个用麻杏甘石汤就不对证,这个时候你要用大青龙,大青龙汤。

临床上到了夏天天气一热他就开始喘,你就不用问了,大青龙丢过去了。可以丢到澳洲,丢到纽西兰,你只要知道对证丢到哪去都没有关系。那我们,如果我没有看到病人的时候,平常我没有看到病人的时候,我们开处方就是这个,这个使用到麻黄的时候,经方真的处方是使用麻黄剂量,麻黄桂枝,麻黄剂量是最高的。

我现在没看到人,我不敢麻黄开太多,或者是桂枝开得比麻黄多一点点,就是我怕万一我看错了对不对。因为不是我看哪,如果亲自看的话,我的麻黄会加到很重。隔一层的话我就会麻黄开少一点,桂枝开多一点。

这个条辨所以病人呢如果有被攻下了,结果呢你不要开桂枝汤,不要开桂枝汤给他。比如说这个他是便秘你攻下去以后,病人呢有汗流汗你开桂枝汤,一看这个是桂枝汤证,你再开桂枝汤给他,他已经被攻下了,攻下去肠胃津液伤到了,你桂枝汤一下去肠胃的津液又没了,里面会干掉,就是担心这个,其它没有什么关系,就是担心这个。

所以才会说不可更行桂枝汤,就是怕津液一伤再伤。这种下剂,攻下,如果病人是长期的便秘,本来就便秘很久了,你攻下去以后,张仲景说急下存阴,一攻下去,他大便清出去,津液回头,本来是燥喝的,哇嘴巴津液口水都回来啦,那这个时候得了桂枝汤你还是可以给他桂枝汤因为他并没有伤到津液啊。你了解我意思吧,这是讲的伤到津液的时候就要特别要小心。

一七八:『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178条,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我们有,误下了以后,我们有两种处方,对付两种不同的主要症状。我们用寒热来区分,如果是热利,误下发后出现热利,经方呢,张仲景是以葛芩连汤为主,如果是寒利就是以桂枝人参汤,还有刚刚的那个方子,甘草泻心汤。

寒利用到很多泻心汤,这个甘草泻心汤跟这个桂枝人参汤又差一截,因为桂枝人参汤呢,里面寒的很重。诸位我们看一下,桂枝人参汤的方剂。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切 此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更煮,去滓,取三升,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这个桂枝,你看人参、炙甘草、干姜,干姜跟人参都有用到,白术跟桂枝这几个合方呢,这一、二、三、四、五,五味药加在一起,叫做桂枝人参汤。人参我们出现的时候,我们一定是使用在津液受到伤害的时候,张仲景就会使用人参。

那你说,“老师那个病人钱比较不够,病人比较贫苦。”那你用可以党参代替人参没有关系嘛。所以我们小柴胡汤里有人参,我们常常用党参来取代人参,我们介绍了现在小柴胡汤,我们还没有仔细的介绍,因为后面少阳篇还会出现,我在少阳篇的时候再解释小柴胡汤给大家听。

那病人有寒利的时候,下利的时候,津液一定伤到,我们用人参去补他丧失的津液。那白术呢能够祛湿,白术去湿是去关节上的湿,所以张仲景在处理风湿关节炎的时候,会用白术。还有肠胃里面的湿,因为白术是健脾的,记不记得《神农本草经》里介绍白术是健脾的。

那市面上、市面上的白术,你如果说去买白术,他说我们白术有生白术,有用黄土炒的白术,你用哪一种?你如果是下利得很厉害,你说白术我用那个赤石脂去炒,炒一下,赤石脂本来是涩剂嘛,下利得很厉害,去炒点白术,这个很凶,一下去就止掉了。那一般来说你选用黄土炒的白术就可以,因为它健脾嘛。

那用桂枝,桂枝在这里呢,寒利的时候,桂枝能够行阳,能够让心脏力量加强,心脏力量加强,所以说心脏、小肠,心脏心会移热到小肠,因为心脏不断地跳动,产生的火,因为心脏不断地动,所以心脏非常的热。

那肺呢?是法像天,它能够把这个热往下降,降到小肠里面去,所以小肠跟心脏同样是属火,那如果寒利的时候,小肠的火没了,我们用桂枝。再严重的话,我们开始用炮附子都可以,桂枝。

那五味药呢,用水九碗去煮成,先煮四味药嘛,最后是桂枝,桂枝呢是最后放进去,等于是再煮一下就好了,不用煮那么久。那这个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就是每六小时喝一次,六小时喝一次嘛,到晚上再吃一次。

治疗肠胃的功能呢,让肠胃恢复得很快,就一天吃个四次,四六二十四,刚好二十四小时。半夜让病人醒过来吃,这是服用桂枝人参汤的方法。

主要呢,就是这个病人,你看他在条辩上面,外证未除,外证还有,还有点外证,所以说我们会使用到桂枝,一个原因就是桂枝能够使心火进到小肠。第二个,桂枝因为他还有点外证,桂枝汤证还有,用一点桂枝呢发一下表。

这里面没有要用白芍,待会我们会介绍,有的汤剂要用白芍,这里不用白芍。用甘草、人参、这个干姜,干姜呢和生姜两个不一样,如果是热利的话,需要用姜的话,病人有恶心,这时候我用生姜。干姜用在寒利,干姜甘草汤、炙甘草有寒证的时候才会出现。

所以诸位,如果说你要问,“老师什么时候用,最好的时机用桂枝人参汤?”就是当他有太阳表证的时候,并且有寒利下利的时候,使用它嘛。那如果说“老师我们怎么区分他是寒证、热证?”热证的人下利的时候,病人口渴,因为津液伤到嘛,舌头上拿出来是黄的。

那寒利的时候,下利的时候那个舌胎是白的,然后病人不渴。然后下利出来,可以看到清谷,都是寒利。水都是白的,清水,那是食物都可以看到。热痢的话,食物消化掉,排出来很臭,病人有肠胃炎嘛,有发炎的现象,好。

所以有时候呢有的时候小孩子不会骗你,你就说问那个妈妈,“下利嘛,你大便臭不臭”。妈妈不好意思讲嘛,旁边的小孩子说臭死了,结束了。葛芩连汤,你不要再问了,因为那个小孩子已经告诉你了。不行你一定要告诉我,没有那么龟毛。所以旁边、周围的都是你的资料。

因为我常常遇到这种情形,我问那个儿子,“你小便什么颜色?”妈妈在那边,“黄色。”好好好,马上就知道。他妈妈很厉害,一直跟在儿子旁边,一直在跟着儿子,对不对。常常有。我问他“你睡得好不好?”,他妈妈说“睡不好”,我跟他妈妈说,我没有问你啊问他。他妈妈说在旁边急嘛,很急。很可爱,母子情深。这个呢,是一个治证的原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一七一——一八O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八五)旋复代赭石汤
解《伤寒论》合方之桂枝人参汤
倪海夏人纪之金匮(3)
经方:白虎汤(阳明经热)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脏结专论(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