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六课《过故人庄》
老教师读新课标:稍作盘点
老教师读新课标:“学业质量”之“学业质量内涵”
老教师读新课标:“学业质量”之“学业质量描述”(一)
老教师读新课标:“学业质量”之“学业质量描述”(二)
老教师读新课标:“学业质量”之“学业质量描述”(三)
老教师读新课标:“课程实施”之“教学建议”
新课标试题,点击可看: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 (1-18)
阿雷老师聊课堂行为,点击可看:
阿雷老师聊课堂行为:课堂行为准则“六字法”之“停”
阿雷老师聊课堂行为:课堂行为准则“六字法”之“坐”
阿雷老师聊课堂行为:课堂行为准则“六字法”之“立”
阿雷老师聊课堂行为:课堂行为准则“六字法”之“听”
阿雷老师聊课堂行为:课堂行为准则“六字法”之“说”
阿雷老师聊课堂行为:课堂行为准则“六字法”之“思”
古诗词吟诵,点击可听:
阿雷古诗词吟诵(低段)26首
阿雷古诗词吟诵(中段)36首
阿雷古诗词吟诵(高段)持续更新中
上册教材与教参,点击可获取: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可下载打印!请收藏!
统编1-6年级语文电子课本及教师教学用书
温馨提示:需要上册教学设计和课件的请关注公众号,加微信15110079348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六课《过故人庄》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中的一首诗《过故人庄》。
一首闲适恬静的田园诗
《过故人庄》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这是一首平起五言律诗。它也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田园诗。
还是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诗吧: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是诗人孟浩然田园诗的杰出代表。据悉,应该是早年隐居鹿门山时候所做,具体时间不详。
大概的意思是:老朋友准备好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做客。绿树环绕着村子,城外青山绵延不绝。打开窗户便可看到谷场菜园,手举酒杯谈论起农务劳动。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再请君来此饮酒赏菊。
这首田园佳作,生动描绘了农家闲适恬静的生活画面,也真诚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更暗含了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孟浩然用  亲切自然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讲述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做到了绘田园景物清新自然,表故友情谊深厚真挚,写田家生活俭朴亲切。孟襄阳在这首诗里用语似乎平淡无奇,叙事好像波澜不惊,情感亦无雕琢渲染,然而却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使其成为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上佳之作。
一位诗仙崇拜的孟夫子
前面我们刚刚讲过《宿建德江》,孟浩然的生平前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今天重点讲讲他和同时代的一些大咖们的交往。
孟浩然生当盛唐,彼时可谓唐诗鼎盛之时。张九龄、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应时而生。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让他很快在盛唐众多诗人中占有一席之位!众所周知,孟浩然和王维不仅是要好的朋友,而且志趣相投,连写作风格都有共同之处,均在山水田园诗上有不俗表现,所以被后人称为“王孟”。他和王昌龄也有过命的交情,这在上一首诗里已经讲过,大家可以点击链接看一下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三课《宿建德江》
同时代的大咖级诗人李白、王维、王昌龄都是他的铁哥们,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很好。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个高傲之人,很少有人能入他法眼。但是,他却唯独非常尊崇孟浩然。为何如此呢?据说孟浩然性格耿直潇洒,崇尚气节、喜欢帮助患难的人,但一生却十分任性,从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潇潇洒洒过着 隐居生活。也许如此,让李白为之佩服。空口无凭,你怎么知道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拜呢?
咱可不是空口说白话,有李白的诗一首为证!
有小朋友说,一定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吧,不是的!这首诗只是说两人的深情厚谊,但没有表达出李白对孟浩然的崇拜呀!其实,李白有一首《赠孟浩然》才道出了李白对他的倾慕之情。始终这样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大概的意思是:我非常敬爱孟老夫子,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常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挺立自叹不可攀,只有跪拜赞美你高洁。
能让仙风道骨桀骜不驯的李白跪拜的诗人,也就这位孟夫子了吧!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知识
上一节,我们总体聊了聊古体诗的读法,今天我们就展开来说说各种不同文体古体诗的吟诵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蒙学的吟诵。
蒙学在所有诗体中最简单,它是童谣体。《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都属于蒙学范畴。蒙学的吟诵特点是什么样的呢?
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均匀节律。古诗文的很多文体,或者说大部分文体是没有均匀节律的。是一个自由的节奏,尤其是近体诗,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歌行体就是均匀节律。童谣为什么是均匀节律呢?因为幼儿很难接受不均匀的节律,他们的大脑没有发育到那个程度,神经还没有那么发达。小孩只对均匀节律有很强的反应,所以童谣体基本都是均匀节律的。
第二,句内平调。很多蒙学传统吟诵基本一句之内都是平调。句与句之间是有高低起伏的,有上中下调。为什么是平调呢?还是因为小孩子还在学说话,平调的字音发得最准确。要是变个调,整个的腔就跟着调走,这样小孩子就很难把握那个字音到底怎么读了。
第三,配合舞蹈、故事、游戏。本身蒙学的这种节奏就是适合孩子们动起来,或击掌或蹦跳;当然,孩子们还喜欢角色扮演,喜欢游戏当中边玩边唱。
第四,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各类节奏的搭配,进行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吟诵。
一首音韵别致的韵律诗
前面说了,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整首诗压的是麻韵,韵脚上的“家”“斜”“麻”“花” 的韵腹“a”  是开口度最大的开口音,这里是不是有打开、铺展之意呢?孟浩然就是通过这样的麻韵来让我们感受到田园之开阔及作者开朗之心情的。
这首诗的首联与颈联的上句都属于唐诗特格,其格律本应为“平平平仄仄”,而这里却改为“仄平仄平仄”,导致了偶位二四位置上的字均为平声。首联中,把“人”和“鸡”字拖长,句子就舒缓漫长,把诗人和故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是不是就凸显出来了呢?颈联中“轩”和“场”拖长,是不是开阔之感顿显呢?
首联的下句“邀我”读高,强调作者自己,“田”字拖长,有田园广大之感;颈联下句“把酒”读高,强调的是在饮酒,“桑”拖长,有桑树多而茂盛之感,也有好多可“话”的内容。
颔联上句“绿树”读高表示强调,“边”拖长,有村边地势开阔之感;下句中的“山”拖长,有青山绵延不绝之感,“郭外”读高,强调方位。
尾联上句“待到”读高表示强调,“阳”拖长,表示还要一段时间,下句中  的“来”拖长,亦有感情至深之感。
这首诗的主题应该是“任性自然,赞美隐居”。诗中展现的男耕女织、风光秀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田园美景,暗中透射着儒家的社会理想。
让我们一起再来吟咏一下这首田园佳作,感受孟浩然那种追求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理想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浩然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连风流的李白都说他“风流天下闻”?
第58节: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2)
山水田园终寂寞:“时代弃儿”孟浩然
比李白杜甫更厉害的诗人,他的人生可以复制
一个事业一塌糊涂的男人,为何拥有大唐最强“朋友圈”?
怎样欣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为什么说其“淡到看不到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