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雷吟诵讲堂(中)第一课《所见》

阿雷吟诵讲堂(中)第一课《所见》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行统编三、四年级古诗词的吟唱录制与学习。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所见》。

一首童真童趣的牧童诗

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所写的一首诗五言古体诗,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

所见

清 袁枚

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

捕鸣蝉,

可以说,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你看,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高高地骑在牛背之上,大声地歌唱的派头,是不是很潇洒,甚至有点儿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想着一定要捕住鸣蝉,那屏息立足,目视鸣蝉的神态,是不是很专注,很传神。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这种动静的转换,突然而自然,把牧童天真顽皮,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我们看这首诗,除了一个“樾”字不太熟悉,其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至于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留白,给读者以遐想,妙哉!

通过这首诗,诗人所描绘的那种和平宁静的田园风光,孩童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纯真性情,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一位赤子之心的性情人

其实通过这首《所见》,我们似乎敏感地捕捉到诗人能写出这样快意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其人或许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吧!感觉很对!下面,我们就聊聊这位与纪晓岚比肩的诗人吧。

讲到诗人袁枚,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而且还是一个美食家呢。

袁枚小时候天子聪颖,12岁就考上秀才,23岁考取进士,24岁参加朝廷科考,二甲第五名,朝考中翰林院庶吉士。这庶吉士其实相当于现在中科院的博士,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办。你看他可谓少年得志吧,似乎前程一片光明。

但是,满清统治,翰林院的“博士们”必须学习满文和汉文,两科都合格才能留京做官。袁枚万分讨厌满文,他讥讽满文是“蝌蚪字”,所以只做他的诗词文赋。三年后,没通过满文,被外派到江南做知县去了。

他做官的七年间,无论到何地做官,都非常清廉公正,深受百姓喜爱,当他改任其他地方时,当地人还送了他一件绣有全城百姓姓名的“万民衣”,这是古时老百姓给父母官的最高赞誉,足见他为官的才干。

但是性情中人的他,还是不能适应官场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于是,33岁的他借口父亲去世,要奉养母亲,就辞官还乡了。

正因如此,才有了他的“随园”,有了他的“性灵说”,有了他的“随园食单”……

这样一位“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随园逍遥人,活到八十二岁,飘然而去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常识

咱们今天先要聊聊古诗的压韵。诗词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除了平仄高低之外,最重要的是押韵,也就是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的韵脚。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

      疑是地上

      举头望明

      低头思故

拿《静夜思》的来说,这首诗压的是“āng”韵。古时候讲押韵,不光是韵头韵尾,还包括声调,比如《静夜思》里的“光”“霜”“乡”是不是都是压的第一声的ang? 那有些小伙伴就问啦:哎,这第三句诗怎么是个“月”,它为什么搞特殊不押韵呢?这又牵扯到古诗押韵的规律。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大多数诗都是这样的。古诗押韵其实指的是偶句押韵。就是只要追寻2、4、6、8等偶句诗押韵就OK!呵呵,是不是很有意思!

你有没有细细听阿雷老师诵读和吟唱古诗时,韵脚的字都拉长了声音呢?这就是诵读好听的重要密码:诗中读得最长的那个音,一般都会是押韵的那个字。不信,你听听朗诵名家的朗诵是不是这样?

有些同学就迷惑了,你看这袁枚的诗“樾”和“立”哪里压韵了,除了袁枚的真性情,导致他写诗不讲究格律,只讲究随心所欲之外,其实这两个字还是压了入声韵的,你看这两个字都是入声字吧!呵呵,如果你以前听过阿雷老师的课,你一定懂的!

一支宛转悠扬的短竹笛

阿雷老师在吟唱《所见》时,前奏加了竹笛,过去呀,牧童喜欢边放牛边吹奏竹笛呢!我们今天就来讲讲竹笛。

竹笛,汉族乐器名。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发音动情、婉转。龙吟,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据说,距今4000多年前的皇帝时期,就开始有竹笛了。那时候是竖着吹的。到了汉代改称横吹了,横吹的是笛,那竖吹的就叫萧啦。

笛子是什么样的结构,又是怎么发音的呢?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低音大笛,如大G、大A有7个按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 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

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

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

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是不能吹出声来的。

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是不是感觉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一个笛子,其结构和发音原理并不简单呢?

一曲欢快活泼的儿童谣

这首诗阿雷老师在吉他弹奏时,使用了四二拍的节奏,其实它是一种欢快的波尔卡节奏,为什么我用这种节奏型来伴奏呢,同学们结合前面的诗句解析来想象吧?

而且歌曲的最后,阿雷老师不像之前那样音乐慢慢结束,今天的音乐最后戛然而止,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我们还是从诗的韵律上来看阿雷老师这样处理的原因吧。

这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活泼欢快的,所以阿雷老师使用了欢快的波尔卡节奏来伴奏。

而诗中动静转换,通过诗里面的入声字可以看出来,尤其是最后一句,三个入声字,韵脚上也是入声字。凸显了小牧童最后想捕蝉时的屏息凝视的静态感,就通过这种戛然而止的入声字体现的准确完美!当然,阿雷老师演奏也只能戛然而止啦!对不对?

好了,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一起来吟唱这首《所见》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停课不停学”好资源推荐:                                                               推荐:2月17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四频道 重磅推出小学课程《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

统编2020春季小学语文教材新增换课文篇目及朗读录音                                

“以声助学,共渡难关”——阿雷老师听课间                                                  

统编2020春季教师参考用书可下载                                                                统编2020最新版高清电子课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权威发布2020春季统编教材                                                 

教育部重点推荐:“停课不停学”资源免费开放                                                

要闻速递:多地最新开学相关信息速递                                                         

谁让天使变光头?请诚心回答!                                                                   

游北京系列                                                                                    

“阿雷带你游北京”系列:天安门城楼                                   

阿雷带你游北京——北京故宫

阿雷带你游北京——天安门广场

阿雷带你游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读小说系列

阿雷听课间:阿雷带你读小说一1

阿雷听课间:阿雷带你读小说《草房子》一2

阿雷听课间:阿雷带你读小说《草房子》一3

阿雷听课间:阿雷带你读小说《草房子》一4

阿雷听课间:阿雷带你读小说《草房子》—5                      阿雷听课间:阿雷带你读小说《草房子》—6    

统编备课资源:

汪晴l统编四下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四下第二课《乡下人家》课文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四下第三课《天窗》课文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四下第四课《三月桃花水》课文解读和与教学规划

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二下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朗读教学设计

统编二下第四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朗读教学设计

统编二下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朗读教学设计

统编一下第一课《识字 春夏秋冬》课文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一下第三课《小青蛙》文本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一下第四课《猜字谜》课文解读和活动设计

统编一下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解读和活动设计

统编一下“语文园地一”教学解读和活动设计

阿雷听课间:统编一下识字1《春夏秋冬》

阿雷朗读课文:

一年级下册:

统编课文朗读(一下)识字1春夏秋冬

统编一下课文朗读 识字2姓氏歌

统编一下识字4猜字谜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一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三课《一个接一个》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四课《四个太阳》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五课《小公鸡和小鸭子》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树和喜鹊》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七课《什么都快乐》

统编一年级下册第八课《静夜思》朗读、吟唱录音

统编一下第九课《夜色》

......

二年级下册:

统编课文朗读(二下)1.古诗二首(村居)

统编二下第二课《找春天》

统编二下《开满鲜活的小路》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四课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六课《千人糕》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七课《一匹出色的马》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八课《》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枫树上的喜鹊》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十课《沙滩上的童话》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我是一只小虫子》

统编二年级下册第十二课

......

三年级下册

统编课文朗读(三下)1.古诗三首(绝句)

统编三下第二课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昆虫备忘录》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五课《守株待兔》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六课《陶罐和铁罐》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七课《美丽的鹿角》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八课《池子和河流》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十课《纸的发明》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制作辛苦,不求喜欢,请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醒笛膜
如何自学笛子?
笛子完全教程
怎样贴笛膜
DIY水管自制笛子开笛膜孔 音质变化很大
大家都在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