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三课《宿建德江》

阿雷吟诵讲堂(高)第二十三课《宿建德江》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倾听与陪伴!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诗《宿建德江》。

一首秋江暮色的写景诗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唐代诗人孟浩然。这是一首平起五言绝句。它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写景名篇。

还是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首诗吧: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烟渚,

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近人。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宿建德江》当作于作者漫游吴越时,与《问舟子》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边,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游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一位不媚俗世的孟山人

对于孟浩然,同学们并不陌生。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他在盛唐众多诗人中有其一席之位的!同时代的大咖级诗人李白、王维、王昌龄都是他的铁哥们,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很好。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个高傲之人,很少有人能入他法眼。但是,他却唯独非常尊崇孟浩然。为何如此呢?据说孟浩然性格耿直潇洒,崇尚气节、喜欢帮助患难的人,但一生却十分任性,从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潇潇洒洒过着隐居生活。也许如此,让李白为之佩服。

众所周知,孟浩然和王维不仅是要好的朋友,而且志趣相投,连写作风格都有共同之处,均在山水田园诗上有不俗表现,所以被后人称为“王孟”。

再说他和王昌龄,两人真的是过命的交情。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南游襄阳访孟浩然。孟浩然前段时间患了痈疽(一种皮肤和皮组织下的化脓性炎症,严重后可能诱发败血症),经过精心治疗,此时虽已好转但还没痊愈,郎中嘱咐他要忌口,千万不可吃鱼鲜,否则复发了,以前的治疗不仅白费,而且还可能危及生命。但是铁哥们聚会,耿直潇洒重情的孟浩然自然会特别设宴款待。两人桌上觥筹交错,海吃胡喝,相谈甚欢。有一道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汉江查头鳊,肉嫩味鲜。任性忘乎的孟浩然,把郎中的嘱咐丢到了九霄云外,这道菜一上桌,就大吃特吃起来。刚过几天,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时,孟浩然的痈疽复发了,就此永远闭上了眼睛,时年52岁。人们都说孟浩然是任性贪口害了自己,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孟诗是那种为了好朋友,哪怕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之人啊!

一点吟诵方面的小知识

上一节,我们讲了近体诗的读法,了解了格律诗的特点。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特殊的格律,或者叫做格律的特例。

先说说格律的禁忌。上节课我们说了,近体诗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但是,有的时候,一三五也不能不论,这里主要是指三平调和孤平的情况。

何为“三平调”呢?所谓三平调一句诗中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的,这是近体诗的大忌,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当这句有韵字,第四(六)个字又是平声字时,第三(五)个字就必须得是仄声字。

三连平在句尾是被禁止的,但是在句中呢?在句中,格律上是允许的,也就是属于合律的,因为在句中的时候,三个平声字只有一个是拖长的,其余两个字是短音,所以总的时长不长,造成的低平的感觉不强烈,可以忍受。但是古人对于声音美的追求绝非今人所能想象的,古人中有很多人仍然对这种情况不满意,他们对句中三连平也进行了调节,这就是一种特格,仍然算是合律的情况。比如(仄仄)平平平仄仄,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举个例子,今天我们学的《宿建德江》的第一句:移舟泊烟渚。这句就是这种情况。你看,这是一首平起五言绝句,第一句格律应该是“平平平仄仄”,但孟浩然等唐代诗人往往会改变一下平仄位置。第一句的格律就改为“平平仄平仄”,三和四位置的平仄互换,就形成了特格。

一首淡淡客愁的羁旅诗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让我们怀着这种淡淡的羁旅之思,来吟唱一下这首《宿建德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浩然失意苦闷,写下一首小诗,短短20字,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
孟浩然的一首经典名作,以景衬情,写尽客游他乡的羁旅心酸
孟浩然一首绝美古诗,短短4句,风韵天成,惊艳世人
孟浩然,孤独而沧桑的诗人
孟浩然的诗《宿建德江》描绘了最美风景画 抒发了最深思乡情
古典名篇鉴赏朗读:宿建德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